◎王 珣
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我常常问自己:我应该怎样去爱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爱,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呢?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更何况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他们需要温暖、关怀、尊重、信任和理解——需要爱。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一旦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的尊重和接受教师的教育上。“亲其师,信其道”,爱生之师受人爱,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些都是师德。在我看来,师德就是“师爱”,“师爱”就是“施爱”。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准则。(www.xing528.com)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很好地对学生施爱呢?其一,要准确定位,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去培养、去爱抚。这是施爱的前提,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其二,要有魅力,要通过展现自身的魅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你,乐意接近你。这是施爱的基础。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要重视修品性、练真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其三,要尊重学生,这是施爱的关键。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有礼貌地对待学生。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招致教育的失败,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学生的自尊心强,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其四,要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施爱的具体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教师用心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适时地进行鼓励,这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爱,是启动教师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保障。只有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