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教材篇幅的限制,历史教科书选择的大都是一些重大、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是用简洁、高度概括的语言叙述历史事件,对历史进行主观的、有意的排列组合。这固然有利于彰显历史主题和主线,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接纳”必要的历史知识,但却不能充分展现历史的丰富性,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也说,学校历史教育所选择的历史不是一部完整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充其量只是依据历史学家的兴趣和情感,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做了排序和解释。尽管这是必要的,然而“重大”背后并未牵连人民大众的情感和观点,过于抢眼的事件和人物往往出于教化的目的被装饰失真。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关注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历史的“另一面”,即一些所谓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一些“历史”,尤其是反映普通人所思、所想、所行和所为的那一面,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那一面,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面貌,呈现历史的丰富性,帮助学生形成真切的历史感受,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这也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一书对这个时期美国人的生活是这样描述的:“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非常形象。但教材在论及这一内容时,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陈述的方式,缺乏具体、细节性的史实,没有充分展现这一时期美国民众生活的实际状况。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也仅仅是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疏远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如何把一个原汁原味、丰富多样的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故事诉说历史。
历史本来就是故事。通过适当的故事讲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的思考,对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有重要价值。
在美国经济危机期间,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煤太多了”和“爸爸失业了”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这比单纯的讲述和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2.以图片展现历史。
为了形象地反映经济危机期间工人失业、人民生活窘迫、社会矛盾突出等现象,选取适当的图片,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深化历史理解和认识。
如下列一组图片,比较直观地再现了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的社会状况。感官上的刺激,对学生形成真切的历史认识非常有效。(www.xing528.com)
职业介绍所外的失业者
纽约街头领取救济食品的长队
无家可归者
3.用数据再塑历史。
为了更加具体、形象地说明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采用一些具体的数据。通过经济危机期间的数据统计,昭示经济危机的影响。如股票市值变化、经济增长率变化、失业工人数量、工厂关门数量、银行倒闭数量、农田面积减少等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
如在教学中,采用下面的两组数字,反映这一时期美国严峻的失业状况和严峻经济形势。
第一组:1929年,失业率为2.5%;1933年达到创记录的25%,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失业。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但是有5000人来应聘。
第二组: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
GNP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亿美元。工业生产下降40.6%,生产水平倒退30年。
资本主义世界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600亿美元,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
与苍白的语言叙述相比,数据更有说服力,对学生认知刺激也更强,更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采取这种方式处理这一教学内容,更能展现历史的丰富性,对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有重要帮助。
无论何种方式与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展现历史教科书外不为人所关注的“另一面”,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呈现历史的多元性,促进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