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人物教学中,可以把古今中外、教材内外、不同时期等各方面的人物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1.教材内外结合策略。
历史教科书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材上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依托,开展人物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补充教材以外的历史人物,将教材内外的历史人物有效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大大提升了教学品质,对实现教学目标也有重要意义。
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为例,在学习、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时,应该关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同时,也可以适度介绍西方古代科学家。如教授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对阿基米德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欧洲古代科学及其特点,激发学生深刻思考东西方科学的差异,并进一步思考这种不同对东西方科学发展的影响,对学生思想触动比较大。
2.大、小人物结合策略。
因为重大历史人物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比较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有重要意义。
但历史的发展又往往体现在芸芸众生的变化上,体现在普通大众的变化上。所以,在关注重大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关注普通人物,即所谓的“小人物”。通过大、小人物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管窥历史的发展的脉络和影响。
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中,可以讲述瓦特的故事,也可以讲述一个普通织工的故事,从而深化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3.中外人物结合策略。
历史教学需要拓展视野。拓展视野,对学生认清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才能拓展视野?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开展人物教学中,将中外人物结合起来,通过中外人物的联系、比较,进一步认识中外历史不同的发展脉络。(www.xing528.com)
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为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将苏格拉底和孔子(两个基本上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横向联系,引导学生探寻东西方这两个伟大的思想家的人生经历。在探寻中,品味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不同,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非常重要。
4.古今人物结合策略。
人类文化是各个时期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其持久性、影响力非常久远和深刻。今天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必然不能与其古代历史完全割裂,正如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无法割裂一样。
因此,在开展人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今人物结合起来。如《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课,教师可以把李贽这个人物与近代一些思想家如陈独秀进行联系。他们都对传统进行了批判,都有叛逆的一面,但二人的思想实质、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的联系,深化学生的历史思考。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人物教学中,把古代历史与当代历史有机联系起来,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5.正反人物结合策略。
在人物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对人类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即正面人物,还可以关注另一类的“重要”人物,即“反面”人物,将正、反两面人物结合起来,这对学生触动更深,学生的思考也更深刻,对学生发展更深远、更持久。
以“新文化运动”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中,通过呈现对新文化运动态度截然相反的两类人的主张,再现当时新文化运动激烈的思想交锋。如陈独秀、胡适等人对民主和科学的大力宣扬,对传统儒学的猛烈批判。但另一方面,林纾坚持“孔孟之道”,他说:“孔子为圣之时,时乎井田封建,则孔子必能使井田封建一无流弊;时乎潜艇飞机,则孔子必能使潜艇飞机不妄杀人。所以名为时中之圣,时者,与时不悖也。”严复抨击白话文运动:“设用白话,则高者不过《水浒》《红楼》,下者将同戏曲中簧皮之脚本。就令以此教育,易于普及,而遗弃周鼎,宝此康瓠,正无如退化何耳!”而梁漱溟则说:“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孔家生活的缘故。”
在教学中,通过呈现正、反两派人物的激烈交锋,更能激发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思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鉴于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在历史教学中,探询人物行思,对实现教学意义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