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细节的课堂魅力研究与优化

历史细节的课堂魅力研究与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老师认为这样的历史课讲授,就是历史教学。乃未能即时制止,以致酿成纵火伤人情事。倘再有借名纠众,扰乱秩序,不服弹压者,著即依法逮捕惩办,勿稍疏弛。蔡元培参加了北大的学生大会,对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深表同情,保证设法营救被捕学生,但劝阻学生不要罢课。虽然学生拒绝了蔡元培的要求,但蔡元培依然积极营救被捕学生。在蔡元培等各校校长的保释下,5月9日,被捕学生获释。北京政府抓捕学生,激起全国各界愤慨。

历史细节的课堂魅力研究与优化

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人和事,是人类活动的记载。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说,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基础。离开历史知识,历史认识、历史素养,乃至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历史教学必须以基本史实为主,学生通过基本史实的学习,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生成历史智慧。

但在历史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教学过程中容易从一个结论推导到另一个结论,教学缺少必要的史实,尤其缺少细节性的史实,教学内容空洞,大话、空话、套话泛滥。我们可以将此称为教学的“空洞化”现象。

如有的老师在执教《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工业革命》中,此课对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兴起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热,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衷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很多老师在讲五四运动的影响时,往往习惯性的按照教材叙述——“五四运动得到全国各个阶层的响应,发展成为一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而没有考虑这样的历史叙述是怎么形成的?在教学中,这样的历史叙述往往给学生造成一种空洞感,不可能对学生的历史认知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上述情形,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比较普遍的,也被很多教师认同。一些老师认为这样的历史课讲授,就是历史教学。其实不然,这种情形,实际上是把历史结论、历史认识当成了历史史实,这不是真正的历史教育。这样的历史教学,缺乏历史史实的支撑,教学内容空洞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势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历史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如果在教学中从关注史实出发,教学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以《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影响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政府反应。

大总统令:本月四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纠众集会,纵火伤人一案。方事之始,曾传令京师警察厅,调派警队,妥为防护。乃未能即时制止,以致酿成纵火伤人情事。迨经警察总监吴炳湘亲往指挥,始行逮捕解散。该总监事前调度失宜,殊属疏误。所派出之警察人员,防范无方,有负职守。著即由该总监查取职名,呈候惩戒。首都重地,中外具瞻,秩序安宁,至关重要。该总监职责所在,务当督率所属,切实防弭,以保公安。倘再有借名纠众,扰乱秩序,不服弹压者,著即依法逮捕惩办,勿稍疏弛。此令。

——北洋政府公报1919年5月7日第1169号

2.军阀反应。

五四运动爆发后,吴佩孚致电北京政府:“大好河山,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并要求释放学生,收回青岛。吴佩孚还联络当时中国南北61名将领发表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吴佩孚在通电中说:“顷接京电,惊悉青岛问题有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

3.学界反应。

(1)蔡元培与五四运动

蔡元培是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当晚,北京各校学生召开会议,讨论营救被捕同学和继续斗争问题。蔡元培参加了北大的学生大会,对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深表同情,保证设法营救被捕学生,但劝阻学生不要罢课。学生未接纳蔡的意见,决定联络各校实行罢课。虽然学生拒绝了蔡元培的要求,但蔡元培依然积极营救被捕学生。在蔡元培等各校校长的保释下,5月9日,被捕学生获释。

(2)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陈独秀是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一直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支持并直接参与到这场运动中。

5月11日,针对北洋政府镇压学生和学生运动只注重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情况,陈独秀发表文章,列数北洋政府一系列卖国行为,指出斗争矛头不能仅仅指向三个卖国贼,更应指向北京政府。

5月18日,陈独秀发表《敬告中国国民》一文,提出应该全民起来奋斗。5月26日和6月8日,陈独秀又发出战斗檄文,指出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一是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二是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

特别是6月11日,陈独秀亲自到闹市区,散发由他亲自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强烈要求收复山东主权,结果被当局逮捕。

4.工人反应。

北京政府抓捕学生,激起全国各界愤慨。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六七万工人相继罢工。接着,各地工人也开始罢工,抗议政府抓捕学生,声援学生运动。

5.商人反应。

在五四运动中,商人也积极响应。随着工人罢工,商人开始罢市。一些罢市的商店,在关着的店门上,贴有这样的对联: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齐心救国,岂贪区区之微利?挽救学生,不释万万不开门!

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

6.乞丐反应。

在五四运动中,甚至连乞丐、小偷也不甘落后,“自罢市以来,路上乞丐,几不见其踪迹。闻天后宫中人云,乞丐之首领,六日曾有通告,不准在路行丐,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其业扒手掏摸者,亦各有首领,与丐首下同一之通告,戒令罢市期内,不许行偷。故六日以来,市上绝无失窃之事。”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爱国运动》(www.xing528.com)

全国各界对学生运动的支持,对北京政府造成强大压力。上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沪海道尹沈宝昌等致电北京政府:“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并闻内地如南京、宁波等处亦有罢市之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希望政府尽快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

在全国各界的压力下,北京政府不得不在7日释放了北京被捕的学生,10日公布了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命令。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问题:全国各界对五四运动持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全国各界对五四运动的反应,从而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唤起了民族觉醒。与单纯的说教相比,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历史教学应该尽可能以历史史实为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粗放化,即教师在教学中依赖于历史教科书,照搬教材,缺少细节性知识,教学粗放。

受教学时间和教材篇幅、章节的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比较简练,是粗放式的“大手笔”,不可能有太多的历史细节。这固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容量,但这样做,抽取了历史中最丰富、最鲜活的东西——历史的“血”与“肉”,只剩下一堆干枯的历史“骨架”,嚼之无味,啃之难咽。

教堂中,很多老师普遍呈现这样一种模式:背景—过程—结果—影响。一节课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认识,缺少了丰富的历史史实、鲜活的历史人物。教学的这种“粗放”,势必使历史课缺少活力。

如《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对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和理解,关系到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通常情况下,很多教师大都会政治、经济、思想等三个方面,粗线条的说明、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中英国两国的不同之处,从而使学生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有大致的认识。

思路没有错,也能使学生对这一时期中外历史有大致的了解。但这种概括、笼统的说明、分析、比较,由于缺少具体史实支撑,尤其是缺少细节性史实,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缺少强烈的感知,不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产生强烈的冲击。

如果从历史的细节入手,细致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后中外差异,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

下面的教学设计,坚持从细节出发,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进行了横向的联系和比较。

1.从“两封国书”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受命出使中国,向乾隆皇帝递交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一封信;乾隆皇帝也给英王乔治三世回了信。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两封信,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英国发展、扩大对华贸易的迫切愿望和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思想观念。

2.从“两张礼单”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带来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单;乾隆皇帝同样也给英国国王回赠了大量的礼品。

观察两张礼品单内容,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工业文明国家和农业文明国家。

3.从“两个现象”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在康熙皇帝“撤藩”问题上,兵部侍郎明珠一段精彩的道白,深刻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的本质。1760年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三世力图扩大王权的失败,则反映了英国政治发展趋势。

这两个现象,反映了中英两个国家不同的政治模式,也足以看出中英两个国家的不同。

4.从“两种认识”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向着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发展。马戛尔尼关于中国的一段评论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官员对英国的认知,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愿意去了解世界。反倒是英国人,对中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一个个细节,层层推进教学,让学生“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历史,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一点点的清晰起来,深化了对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认识,当然也就能更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的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教学的目标自然达成。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一切重大的历史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具体史实构成的,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关注历史的史实,讲述历史的细节,才能使学生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而历史教学的魅力恐怕就在于此。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在《细节的重要》中指出的那样:“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细节往往又是典型的、有特色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通过细节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陈年冬、刘玉广在《中学历史课堂应致力于灵魂教育》一文中也说:“无论多么伟大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微小的细节,对细节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历史研究、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也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必备的心态和素养。”“历史的发展并非简单直线前行而是充满了变数和曲折,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有时能够决定重大历史事件的航线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历史的细节,弥补教材内容的某些缺憾或不足,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增强课堂实效,让学生感受历史课的魅力。

与其抱怨学生不喜欢听我们的历史课,还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的教学是否“有血有肉”,是否有感人的历史细节。广东特级教师经文师说:“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能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生动快乐美、和谐韵律美、整体纵横美、真实本真美的是感性的历史细节。当我们在尽力打造宽松、自然、愉悦、民主、和谐、活色生香的灵动课堂时,历史的细节的巧妙输入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历史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充满鲜活历史细节的课堂是师生们共同成长、共同释放个性、共同展现活力、交融共生灵感与智慧的‘快乐园’。”

历史不仅仅是指那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历史更多的时候还表现为许多具体的、细小的人和事。从根本上讲,历史的变化,最重要表现为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想的变化。关注历史的细节,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与变化,理解历史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