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经历很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可以用“三无”来形容:“无跳槽经历”“无特殊光环”“无显著成绩”。
这么普通的一个历史老师要出一本书,似乎有点不自量力!
但是,作为一名从教三十余年、从未离开过讲台、对课堂情有独钟的历史老师,如果不把自己的那一点教学感悟写出来,似乎愧对这几十年课堂的执着追寻,又有些不甘心。
大约是从2018年暑假开始,在一些同行和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思考写什么?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写我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一名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发现自我价值,实现教育的梦想;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职责。尤其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最精彩的时光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几乎就是他(她)生命的全部,离开了课堂,生命的意义似乎有所缺失。
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后,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整理,最终完成了这本书的撰写,并将这本书的名字定为《温度·厚度·向度——追寻有意义的历史教育》。
几十年躬耕课堂,体会还是有一些的,也有一些令人难忘的记忆。
2006年新年来临之际,一个叫姚又铭的学生在送我的一张贺卡上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您是最有风格、风度、风采、风情的老师。作为学生,我崇拜您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更喜欢听您那多元、精彩、创新的历史课,其间体现着您无限的智慧和高超的水平。”
这张新年贺卡,曾让我陷入久久的沉思——思考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思考教师的职业价值,尤其思考: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优秀”?
刚工作的时候,我认为能让学生爱听自己的课,就是一名好老师。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历经十几年的磨砺,我做到了让学生喜欢我的历史课。1998年教师节,一名叫刘珍的学生在贺卡上写道:“李老师,最佩服的莫过于您的一张嘴了,即使再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到了您的嘴中,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生动、有趣味的历史典故。所以当开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历史老师又换回来时,可以说是全班雀跃,这足以看出老师您在我们班的强大影响力……”
当时看到这样一段话的兴奋和得意之状,至今还历历在目。这张贺卡我也保留着,时不时看一看,也算作是对自己教师职业的一种慰藉吧!
但现在想一想,我会问自己:“生动、有趣”是历史课的最终目的吗?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
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历史教育是“人”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见过任何人都不该看到的情景:有学问的工程师建造了屠杀活人的毒气室,受过教育的医生给儿童下毒药,受过正规训练的护士杀害婴儿,中学生和大学生枪杀成群的妇孺。所以我对教育产生了怀疑。我的要求是:帮助你们的学生做人。你们的努力决不会制造有学问的恶魔、有技术的精神变态者以及受过教育的艾希曼式战犯。读、写、算等知识只有在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做人时,才是重要的。”
“读、写、算等知识只有在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做人时,才是重要的。”同样,历史知识也只有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
历史教育是“善”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和价值判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好奇心、求知欲是他们的天性。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忘记历史教学的根本使命——育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将“有意思”的历史与“有意义”的历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育人”目标。没有方向引领的历史教学,是危险的。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教师职业是一个关乎孩子成长的职业,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社会未来的职业。吴非老师在《不跪着教书》中说:“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仅应该上好每一节课,不仅要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更要关注学生灵魂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职责。
课堂是教师的,但从根本上说,更是学生的。无论任何时候,教师对课堂都要存敬畏之心。心存敬畏,才会把学生放在心上,才会把沉甸甸的责任担在肩上。
做教师很平凡,但这需要一生的实践、思考和努力,正如于漪老师所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次教学示范
2007年9月,陕西省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为推进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西安市教育局“课改办”决定举行一次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优质课展示。“课改办”经过调研,决定让我承担一节示范课。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选择这样一节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什么要选这样一节课?因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更关心课堂教学形式,关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没有考虑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在这种情形下,各种所谓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各类所谓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光怪陆离的课堂活动“争奇斗艳”。一时间,课堂热闹起来了。但冷静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课堂热闹背后是教学内容的贫乏与苍白,是“精彩”的教学形式和“空洞”的教学内容。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所形容的那样:“一段时间来,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愿景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政治天条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显。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常常忽视了学科教学中一个最本真和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学科领域本身的研究、学科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修炼和积累。”
历史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新颖,更要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名师带给我们的启示》中说:“真正的好课是不太有观赏性的,因为,对于教学而言,学生实质性地参与需要沉静的心智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教学示范中,我讲了马克思成长的故事。
通过马克思的故事,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况,把一个平凡、真实的马克思展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深深打动了学生,促使学生认识和思考:伟大的人物也都是凡人,都是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学生可能会从马克思的成长足迹中汲取一些营养,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讲授,更应该给学生一些成长的思考。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如果不能唤醒学生的思考,教学如果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考,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次教学示范,坚定了我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历史教学必须要在价值引领下,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最近十余年,几乎每年都会承担很多次规模较大的公开课,如2016年在河北衡水中学、2017年在江苏天一中学、2018年在山西、2019年在深圳和海南……我也从来不拒绝公开课,因为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很好的专业阅读、思考的机会,也是和同行深入交流的机会。
我始终认为,公开课应该是研究课,是探索课,是平常课的再现。公开课要体现教师对课堂严肃、认真、求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伪装,来不得半点矫揉造作。每一次公开课,我都会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和准备,并力求展现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和真实性。有老师说:“李老师的公开课很朴素、很实在,但总会对老师有启发。”
执着于课堂教学,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即历史教学“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作为教师,一定要“让课堂多元一些、让课堂丰富一些、让课堂生动一些、让课堂理性一些”,让历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触摸历史的脉搏、让学生感悟历史的深刻。
常啸老师说:“课堂是有生命的,既是生命活力彰显的地方,也是哺育生命、激发生命内在潜力的所在。天地之间生命最宝贵,而课堂是润泽生命、成全生命的苗圃。当你心中有生命的存在,你就会把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课堂;当你尊重年轻的生命,你就会无比珍惜属于你、属于孩子们的每一堂课。”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教师不仅要丢掉一些迂腐、落后的观念,更要有凤凰涅槃、雄鹰重生的决心。任何时候,都要敬畏课堂。
一次教学比赛(www.xing528.com)
2009年2月,参加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优质课比赛,我代表西安市参加比赛,参赛课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这节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理论、概念和知识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
在教学中,我围绕一条主线,努力以细节构建历史现场,展现历史的多元。以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本课教学获得评委和听课老师的肯定。有一位老师听完课后这样对我说:“李老师,又看到了你去年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那一课的风采了。”
后来,应中国教育学会绿色教育研究院的邀请,在宁夏银川举办的全国新课程研讨会上,展示交流这节课,获得广泛好评。
这节课获得一等奖在我预料之中,因为我没有“教教材”。通过课堂教学,我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又深刻的历史画面,把学生的思维带到那段历史。
历史教学提倡“用教材教”。“用教材教”不是简单的教材重组,而是在对教材和标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必要的补充和拓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厚实的专业知识。
2007年新课程实施以来,面对扑面而来的新课程改革,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和缺憾,我开始“恶补”。
从读书开始。一大批专业书籍和新课程改革书籍进入我的视野,其中包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张恒主编的《失落的文明:古希腊》、金重远主编的《20世纪的世界》、王希主编的《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陈旭麓的《中国近代史十五讲》、陈乐民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还有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的《世界史》(全6卷)、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等。还阅读了一些历史学理论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杨宁一教授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等。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说:“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阅读的边界决定教学的高度。只有通过阅读,教师才可能走出教材,摆脱教材的桎梏;只有通过阅读,教学才可能有新的突破,课堂才可能会有新意。只有专业的阅读,教师才能更加迅速地成长。
肖川教授还说:“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的成长,必须从阅读开始;敬畏课堂,更要从读书开始。
一次教学交流
2011年底,应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的邀请进行教学交流,上了一节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如何上好这样一节比较枯燥的思想史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我在思考。
“从细节入手,用细节抓住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想的空间。”我给这节课定了这样的思路。
我将本课设计为这样三个环节:一本“新书”、一条“马路”、一场“辩论”。
通过对“一本‘新书’”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及其特点。
通过讲授“一条‘马路’”的修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思想的艰难发展。
通过对“一场‘辩论’”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思想的特点。
这样由表及里,使学生走进历史,深刻理解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历程,化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屏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历史思考。
本课得到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被广东听课的老师称为“西北吹来的一股风,一股暖暖的春风”。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对一百年前那场思想发展历程是模糊的,认识上可能存在偏差。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拉近历史和学生的距离,能让学生深入到这段历史,更好地感悟和思考历史。
本课进一步坚定了我对历史教学的理解:历史教学,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
2016年2月,赴衡水中学进行教学交流。根据衡水中学的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以丰富的材料建立教学框架,以开放的思维激发学生思考,以中外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2016年11月,赴深圳进行教学交流,上了一节非常难以驾驭的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本课属于欧洲史内容,又是思想史,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太遥远了,学生对这一段知识很“陌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宗教改革家的思想主张及其意义?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出“挑战”者的风采和勇气?
在本课教学中,我聚焦马丁·路德这个人,用这个人将课堂教学串联起来,使本课教学“活”起来,让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
通过讲马丁·路德的心路历程——从一个虔诚的修士转变为叛逆者,使学生理解其思想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发生的时代背景。
通过讲马丁·路德的斗争历程——马丁·路德与教皇、与皇帝的斗争,展现一个伟大宗教改革家的勇气和胆略,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能凸显欧洲思想解放历程的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宗教改革的意义。
通过讲马丁·路德的晚年生活,将一个有血有肉的马丁·路德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一个伟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围绕马丁·路德这个人,实现了历史与历史人物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充实、生动、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体验了历史,也体验了人的精神,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
2017年赴江苏天一中学进行教学交流,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在教学中,通过一个个的故事讲述,生动地解读了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化解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2019年赴海南进行教学交流,讲《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课。我依然坚持从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历史与现实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堂是教师的,但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心中有学生,课堂才会有魅力,学生才会有收获,学生才会有发展。十余年来,在全国很多地方上过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每一次教学交流,都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每一次的交流,也使自己深深地认识到,只有真正“走出去”后,才真正感觉到历史教育的天空很大,也顿感自己真的还需要加倍努力。
我们经常追问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历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有温度——关爱生命;应该有厚度——培育理性;应该有向度——呈现多元。
躬耕课堂三十余年,对课堂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努力让历史课有温度,有厚度,有向度。躬耕课堂三十余年,因为我明白,敬畏课堂,才能让教学有意义,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有意义。
希望这本书,能唤起更多历史教师对课堂的敬畏。这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己的教育人生的敬畏。
李树全
2020年6月于西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