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点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模式,其核心是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实践的不断推进,教育管理界对校本管理的理解已不再满足于停留在“权力下放”、“自主决策”、“家长、社区参与管理”等浅层,而希望获得对校本管理的深层原理、框架模式、操作策略、绩效评估等全方位的认识。
对学校来说,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外控管理,学校管理工作或者是根据外界的学术权威,或者是根据上级的行政指令开展的,很少考虑学校自身的特性与需要,学校只是执行部门,既没有自主权,也不承担责任。通过传统外控管理与校本管理的比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对校本管理的深层理解。如下表2-1所示:
表2-1 传统外控管理与校本管理的比较表
周稽裘同志在《为了每一所学校主动、创新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校本管理是开发校本资源及校本课程、进行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纽带。离开了校本管理机制,其他一切便如“散落的珍珠”,失去价值与光彩,甚至是“空中的楼阁”无从构建。在这里,我们重点考察“校本管理”机制对于“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重要性。(www.xing528.com)
首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已不遗余力地推行课程及教学法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直至80年代,当现代管理已在工商机构成功发展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要改进教育素质,须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需要改革学校的结构系统及管理方式。于是,各种校本活动如“校本课程发展”、“校本教职员发展”、“校本学生辅导”等应运而生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这从历史的角度印证了校本管理机制对于课程改革、对于“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其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行动主体,应该说是“师生共同体”,即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他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及自身的特点而设计个性化的课程。而传统的外控管理追求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根本无法关照每所学校的特点,更不用奢望关照学校中每位教师、每位学生的特点。校本管理机制由于强调弹性与灵活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可能考虑学校、师生、具体情境的特点,才使“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成为可能。
再次,所有形式的学校课程改革(包括“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都会在一个包括教师个人因素、小组规范、组织结构、学校文化、校长领导等复杂组织情境中发生并且发展。校本管理机制重视人本管理、重视人的积极性、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还重视学校文化与组织规范的建设与调适,而学校教育素质的提升主要是由学校上述内部因素促进,尤其是通过人方面的改进而达到的,因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多元的,无法精确量化,只有作为主体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才能有效提高素质。由此可见,校本管理可以激活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也将促进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促进“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行动的不断发展,“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不是一种突击行动,也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宏观历史的借鉴,需要本校实际的关照,更需要机制的保障并持续为之努力,从而获得长期的发展,校本管理便为这种发展提供了保障。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校本管理”机制并非十全十美,传统管理也非一无是处,如传统管理在制度的建设与可操作性上仍有明显的实际价值;同时,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公办教育为主体,政府投资为主体,国家意志与政府权利应充分体现,完全的校本管理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提出了“校本化管理”,这正是基于一种“折衷与妥协”的策略,在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前提下,寻求一种理想而又可行的方案,寻找一条由“外控管理”向“校本管理”不断靠近的“校本化”道路,这便是“校本化管理”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