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下的探索

洪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下的探索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功能。课程改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使课程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关注过程获得方法”,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个方面,均衡地发展。理念的提升使实小人的研究视野豁然开朗,他们以奔腾的姿态,融入到课改的洪流之中,去发现、体验、燎原那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洪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下的探索

辽阔的世界,宏伟的人生,

常年累月,真诚勤奋。

周而复始,却从不停顿,

继承传统,又乐于创新。

啊,这样又能前进一程。

——歌德(www.xing528.com)

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标志着新中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进入实验推进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了,这次课程改革,既得到国务院及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也得到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得到广大教师的热情支持,得到身处其中的学生们的欢迎,甚至还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仿佛是一股洪流,吸纳各种力量,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裹挟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前进、思考。

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功能。课程改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使课程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关注过程获得方法”,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个方面,均衡地发展。简言之,过去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新课程的功能在于“培养人”。2.调整课程结构。新课程明确指出,要“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精选教学内容。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儿童的兴趣,教材编写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终身发展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的知识技能。4.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5.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实施以及区域性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6.重建课程管理体系。新课程提出要“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使国家、地方和学校同时成为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的主体。

实小人又一次走在了前列。2001年4月,在《纲要》颁布之前,学校一行人带着自己的思考,先后上南京、访上海,在省教科所成尚荣先生、彭钢先生、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崔允漷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吴永军教授的不断指导与斧正下,消解了课程与教学的二元对立;进一步廓清了课程的本质;研究的视角由微型课程拓展为学校课程,即发生在学校的所有课程,包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以前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国家课程,还包括学校泛课程(发生在校园的所有事件都可视作课程);行动的触角伸向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等更多领域。学校的十五课题研究方案《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正是全面体现了上述思想,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全省近2000项课题中脱颖而出,被评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规划课题。

理念的提升使实小人的研究视野豁然开朗,他们以奔腾的姿态,融入到课改的洪流之中,去发现、体验、燎原那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