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爨僰到僰爨:两个民族称谓的合并与变化

从爨僰到僰爨:两个民族称谓的合并与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爨龙颜称其为班固之后据此。在此过程中,他们与百濮、爨等其他民族融合,此时的民族称谓出现了变化,叫作僰爨。僰爨的民族称呼,从民族学的观点来说,两个民族称谓合并为一个民族称呼,似乎不能成立。由僰到僰爨,僰占主导地位而加上了爨的因素。僰爨,爨僰,看似简单的二字颠倒,但是概念却变了。僰爨,乃以僰为主。而爨僰,则以爨为主。

从爨僰到僰爨:两个民族称谓的合并与变化

大凡到过曲靖的人,大多会被一个不知读音、不知字义的汉字深深吸引,于是就要刨根问底。

是个什么字竟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

一个“爨”字了得。

爨,cuàn(音窜),古音chuàn(串)。《说文解字》释曰:“齐谓之炊爨。臼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凡爨之属皆从爨。”“爨”是个象形文字,极像一幅古人生活图画,上部以双手持甑置于灶口,下部为双手将木柴推入灶火中,是一个最生动、最惟妙惟肖的汉字。

孟子》赵注曰:爨,炊也。即烧火煮饭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康熙字典》等皆有训释。

在古代,有星名叫爨星,即今之木星也。

“興字头,宝盖腰,森林底下大火烧。”爨字笔画繁杂,难写难记难读,记住这个口诀就易如反掌了。

作为地名,爨地在今山西忻县、定襄一带。

作为官职,爨最早见于《周礼·天官·亨人》,其云:“爨官,职外内饔之爨亨煑。”爨官,乃西周时期为王室制膳的灶官,俗称火头倌,执掌后厨。

作为姓氏,以先祖爨官之爨为姓氏者,即爨氏。

战国策·魏策》载,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公叔痤为魏将,与韩、赵战于浍北,擒获韩国大将乐祚。魏王大悦,要以百万良田赏赐公叔痤。公叔辞谢说:这是大将巴宁、爨襄的功劳。于是魏王赏巴宁、爨襄良田各十万。这位爨襄被后世认作“古籍中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

东汉章帝封班彪、班固其家族食邑于爨地(今山西忻县、定襄一带),其后即以爨为姓,世代相传。爨龙颜称其为班固之后据此。

爨,炊也。因此有了掌管炊厨的火头军——爨官。

又因爨官而得爨姓,爨姓应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炊饮得姓的民族。

爨姓一定是个善炊会吃的民族。

文献显示,早先中原的爨氏有迁徙到蜀地(四川)者。

到了西汉武帝“募豪民田西南夷”时,就有爨氏从内地进入云南。

至于爨氏崛起于曲靖,雄冠南中五百年直到被南诏所灭,则《华阳国志》《蜀志》《蜀录》等典籍均有记载。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之时,称霸南中的大姓是益州的雍闿、越嶲的高定、牂牁的朱褒,而不是爨氏。此时,建宁的爨氏刚刚兴起,其代表人物是建伶令爨翫[爨翫乃庲降都督李恢(建宁俞元人,即今澄江县人)的姑父]。袁嘉谷《滇绎·爨世家》曰:“亮收其俊杰建宁爨翫,翫官至领军。”

到了晋代至唐天宝年间,爨氏崛起为南中大姓,其代表人物早期官宦显赫者有爨谷、爨熊、爨琛、爨宝子、爨龙颜、爨道庆等数十人,继而有爨道文、爨德泯、爨敬祖等二十多人,再继者有爨松子、爨瓒、爨震、爨归王、爨崇道等二十人,这些爨氏显赫人物都是爨部族的首领(酋长),也有的是朝廷所封官吏。由众多中小爨部落组成更加强大的大爨部族,他们整整称霸南中政治经济军事达五百年之久,即唐初之东爨乌蛮、西爨白蛮之格局是也。

爨氏雄居南中五百年(以今曲靖为中心),这一时期的爨文化表现在中原文化与民族文化交融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鬼教,爨氏多大鬼主)等方面。

先秦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游牧民族氐、羌,因“畏秦之威”而迁徙。他们从青藏高原南下进入川西的松潘、阿坝一带,在这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尚有松潘、阿坝、汶川羌族自治州县,羌族是五千年不改族称的古老的民族。之后,一部分氐羌族群发生了再次迁徙,他们沿大渡河两岸南下到了金沙江北岸,此时被称为僰人。

僰人勤劳善良,但少男少女往往被当作商品贩卖到内地做奴仆。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南御滇僰,僰童”。因僰人勤劳善良,故“从人”(“棘”字下加“人”字),因此被当作商品贩卖到内地做奴仆。

后来,僰人越过金沙江,进入古滇,史学家称其为滇僰。云南盐津豆沙关、四川珙县遗存大量的僰人悬棺就是鲜活的文化遗存。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集解》载:“僰,羌之别种也。”

僰人还是游牧民,仍然是“毋常处,毋邑聚,毋君长,辫发,随畜迁徙”。也就是说,僰人的食物是以牛羊肉为主,其加工方式是烧、烤、炖、煮,而且是大锅煮大块肉,人们则是大碗、大坨吃肉,这就是当今乌蒙山区牛羊汤锅的来历。

僰人越过金沙江后,逐渐由今昭通向曲靖、昆明红河楚雄方向迁徙。在此过程中,他们与百濮、爨等其他民族融合,此时的民族称谓出现了变化,叫作僰爨。

僰爨的民族称呼,从民族学的观点来说,两个民族称谓合并为一个民族称呼,似乎不能成立。但是,这反映了一种民族通婚交融的现象。云南民间有“彝母汉老公”的说法,说的是汉族父亲娶了彝族母亲,出现了蛮汉不分(彝汉不分)的家庭状况,这在整个云南民间比比皆是。(www.xing528.com)

由僰到僰爨,僰占主导地位而加上了爨的因素。换句话说,僰人越过金沙江之后,僰人是主体民族。由于发生了僰人与爨人通婚的现象,他们所生后代就僰爨不分了,形成僰人众多而爨人稀少的民族格局,因而出现了以僰人为主的僰爨称谓。

僰爨的形成在秦汉时期,当时的社会形态,除了僰爨(氐羌系统)以外,还有百越和百濮两个系统。众多的民族处于民族大融合时代,其生产生活状况处在多民族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之中。

秦汉时期,中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步入全面的农业经济。但落后于内地的云南还处在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阶段。也就是说,此时的僰爨区域虽然也有了农耕,但仍以放牧为主业,一些部族甚至靠半农半猎才能维持生计,这就形成了僰爨族群的食物是以牛羊肉为主,粮食为辅,再加上狩猎来的野生动物和采摘到的野果野菜。这就是乌蒙山区的爨地至今喜欢吃牛羊肉的历史渊源,而且是大锅炖煮、大块烧烤,这就是饮食传承,当然也是一种饮食文化传承。

僰爨,爨僰,看似简单的二字颠倒,但是概念却变了。僰爨,乃以僰为主。而爨僰,则以爨为主。

是何原因呢?

僰爨交融到一定程度,爨人渐渐强大起来,由从属地位变为主导地位,而僰人却从主导地位变为从属地位。并且,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僰人称呼渐次消失。

非常遗憾的是,雄镇南中五百年的爨氏,除了曲靖的爨宝子碑和陆良的爨龙颜碑这两个文化遗存之外,就再也没有发现譬如爨氏后裔、爨氏村落、爨氏文物或者别的什么文化遗存了,让人们觉得爨氏消失得无影无踪,让研究爨文化的人们一片茫然,让爨乡故地民众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一种断代现象,也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爨僰、僰爨的称谓是存在的,爨改寸也是史实。李京《云南志略·氏族志》记载:“爨人之名,復化为寸。”则元军灭大理国占领云南后,以爨人和僰人补充为兵员,称为“爨僰军”,也叫“寸白军”。盖元军构成以蒙古军为主,色目军(回回军)次之,汉军佐之,爨僰军补之。

元蒙统治云南128年,蒙古族饮食习惯也给云南加上了一个草原饮食文化元素,今通海还有蒙古族村落。

除了两爨碑以外,真的就没有与爨有关文化传承的蛛丝马迹了吗?

爨氏为起源于中原的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在以曲靖为核心的南中兴盛五百年,后来随着南诏国的建立,爨氏逐渐衰落而不见了“爨”姓。事实上,爨氏早已融合到彝族、白族之中,其中部分远去海外,部分留在内地,至今还保留“爨”的姓氏。

唐樊绰《蛮书·名类第四》曰:“东爨,乌蛮也。”

这里有几个概念:东,方位也。爨,即姓氏部落。乌蛮,民族也。这里的爨,早先是个南中大姓,由于民族融合,渐次由爨演变为乌蛮。也就是说,爨氏在走向衰落的过程中,与其交融的乌蛮逐步强大起来,并且占了主导地位。

乌蛮部族的领地并非爨的领地。爨的领地包含了东爨西爨两大领地,而东爨乌蛮领地只是云南东部。故《蛮书》曰:

“在曲靖州(今昭通)、弥鹿川、升麻川(寻甸),南至步头(开远),谓之东爨,风俗名爨也(部族内战)。”“东北自曲靖州(今昭通),西南至宣城(即今元江),邑落相望,牛马被野。”邑落相望,即村寨相隔不远,可以这村望那村。牛马被野,说明乌蛮民族以放牧为主,此与秦汉时的西南夷比有了进步。秦汉时期的西南夷毋郡长、毋长处地,“随畜迁徙”,而唐代的东爨乌蛮已经是“邑落相望,牛马被野”了。也就是说,东爨乌蛮有部落,有酋长,有定居村落住房,但还是“牛马被野”的生活。

乌蛮人的生产在坝区进行。《蛮书》云:“从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土俗唯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便于种大麦……小麦即于冈陵种之。”在高寒山区,则是刀耕火种,粮食作物品种是苦荞、燕麦、大麦等,产量极低,还满足不了需求。故而人们始终操持着老本行,即放牧牛马羊(《蛮书》“牛马被野”),饲养鸡猪狗,还须狩猎并采摘野果野菜才能维持起码的温饱。

从以上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东爨乌蛮、西爨白蛮时期爨地民众食材既有粮食作物,又有牛羊鸡猪,即农耕加放牧的生活。

《蛮书》云:“阿姹(女)自为乌蛮部落王,从京师朝参,大蒙恩赏。阁罗凤遣昆川城使杨牟利以兵围胁西爨,徙二十万户于永昌城。乌蛮以言语不通,多散林谷,故得不徙。是后自曲靖州、石城(曲靖)、升麻川、昆川南至龙和以来,荡然兵荒矣。界内乌蛮种类稍稍复振,后徙居西爨故地。今与南诏为姻缘之家。”《蛮书》这段记载是说,二十万户西爨白蛮被南诏强迫迁到永昌去了。而东爨乌蛮由于语言不通,纷纷躲到深山老林里,因此避免了一场西迁的灾难,之后慢慢得到了恢复而徙居到了西爨白蛮的故地,即今曲靖、昆明至楚雄广大区域,这就是今天楚雄为彝族聚居区的缘故。

唐樊绰《蛮书·名类第四》曰:“西爨,白蛮也。”白蛮的领地,《蛮书》云:“在石城(今曲靖)、昆川、曲轭(马龙)、晋宁、喻献、安宁至龙和城(安宁西),谓之西爨。”到了唐代天宝年间,《蛮书》记载:“阁罗凤遣昆川城使杨牟利以兵围胁西爨,徙二十万户于永昌城。”

这段记载指的就是滇中区域,原本是西爨白蛮(后演变为白族)的领地。但是,南诏阁罗凤派大兵围困西爨各个部落,强迫他们迁徙到滇西的永昌,数量达到了二十万户之多。

盖南诏蒙氏领主本彝族(黑彝),大理国段氏仍是彝族。但奇怪的是,今大理却是白族聚居区。而当年的二十万户西爨白蛮被迫迁徙永昌,永昌(保山)反而不是白族集聚区,难道是大理国灭亡之后,永昌的西爨白蛮返迁徙大理?

白族,由于流离迁徙的年代久远,居住的自然环境及特产的不同,饮食遵循一日三餐,坝区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则以苞谷、洋芋和荞麦为主。主食一般为干饭,便于下地时携带。此外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成)等。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制成咸菜腌菜豆瓣酱

称雄南中五百年的爨部族没落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爨姓也渐次消失,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首领没了,部落散了,政权垮了,但民众应该还在。战争可以消灭一个政权,消灭一个国家,但消灭不了一个民族。

有资料显示,爨部落消亡之后,部分爨姓更名改姓后迁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迁徙到了保山、景谷、泸水、通海、德宏、大理、丽江、楚雄,陕西凤翔,贵州遵义,台湾新竹、桃园,天津武清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长寿,以及缅甸等地。

腾冲和顺古镇就有寸姓,明代还出了个腾越卫指挥使寸庆。

寸姓香火一直传承至今,出了不少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名人

还有资料显示,有爨改勸(劝,同韵母)姓者,还有爨改窜者(窜谐爨),亦有用存为姓者(存谐寸)。

曲靖乃为爨氏故地,但就至今从未发现爨姓、寸姓来说,却是一种遗憾的断代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