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夷与爨僰饮食历史述评

西南夷与爨僰饮食历史述评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居住在西南的人们来说,西南的水文地理、气候物产、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滇东北及贵州大部也因“其俗尚鬼”,而被称为鬼方。鸡骨占是鬼方典型的饮食习惯。云南处于祖国的西南部,被中原称为西南夷。饮食风味则以酸辣为特色,喜吃糯米糍粑。其原因有二,西南夷乃楚国后方,此其一;庄蹻开珠江源锁钥而王滇,二也。

西南夷与爨僰饮食历史述评

人类社会,凡服饰、住宅、语言、出行、饮食、节日、红白喜事、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皆具地域特性。

地域的区别千变万化,若南北东西,高山峡谷,丘陵盆地,平原海域,均有气候、物产以及人类各种习俗的显明差别,这种差别反映在饮食文化上尤为突出,如中国的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川黔滇湘的辣,如云南的民族饮食风味,如欧美西餐特点等等。

直白一点说,各地人们的饮食习俗根植于其本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其传承演变追根究底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滇爨饮食文化传承的根基就在于其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这是饮食文化发展的脉络,本书将沿着这条脉络进行一番粗浅的梳理探讨,以弘扬古老的滇爨饮食文化。

元谋一把火,华夏调鼎闲。汉武封味县,滇人早知爨。”这四句诗道尽了云南美食的千古渊源,它千百年来兼容并蓄、独树一帜,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滇人把山林深处的美味端上餐桌,舌尖上飞来的不仅有鲜花的芬芳、菌菇的鲜美,还有翠竹的清香、山泉的甘冽。

人类的饮食文明从用火开始,而170万年前生息在乌蒙山区的元谋人就开始用火烧烤兽肉,这是乌蒙山民最值得骄傲的历史

滇东北群峰耸立,山高谷深,乌蒙山巅云遮雾罩,神秘莫测,山腰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山间天然食材丰富,乌蒙民众赖之以生息,创造了许多大山美食的故事。

明代学者诸葛元声的《滇史》卷一载:“尧分羲叔宅南交,和仲宅西,曰昧谷。”

这个记载说的是什么事情呢?

尧,即唐尧,名放勋,是黄帝第五世孙。尧帝执掌天下,命令羲叔居住在南方掌管南交,南交即交趾(今越南北部);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方执掌昧谷,昧谷即极西日入之所,就是古代的西南夷,今天的云南。

这个记载说明,远在尧帝时,云南就在中华版图之中了。

居住在昧谷的首领和仲与他的子民要穿衣吃饭过日子。那时的人们衣食住行是个什么样子呢?至今没有发现明确的文字记载。

就居住在西南的人们来说,西南的水文地理、气候物产、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

三皇五帝时代,人类虽然已经进入农耕文明,但还处于半农半猎阶段,也就是说,人们的食物靠种植和打猎获得。

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生活在陕西西北的名叫鬼方氏或鬼方蛮的部族十分强大,武丁在位时曾经与其长期作战。滇东北及贵州大部也因“其俗尚鬼”,而被称为鬼方。明状元杨升庵曰:“鬼方,极远国,即劳浸、靡莫之属。”所说的正是珠江源所在的滇东北。及至南中大姓崛起,孟获即“假鬼惑众”而被诸葛武侯所擒。信奉鬼教的南中各部落酋长被称为鬼主(政教合一),故《蛮书》云:“大部落则有大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一切信使巫贵。”

到了明清时期,云贵边境还有罗鬼等大鬼主,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信鬼习俗。时至今日,信鬼的民间习俗还比比皆是,因为鬼方的民众信鬼,并且由大鬼主统领他们,所以这种鬼方的文化被称为“鬼文化”。

鬼方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子呢?

鸡骨占是鬼方典型的饮食习惯。所谓鸡骨占,就是鬼方信鬼的一种巫术,凡出征、远行、“打冤家”、劫财、红白喜事等都要首先宰一只叫得最响亮的公鸡,煮熟拆骨后食用,巫师或酋长或长者边吃鸡肉边拆鸡头鸡骨占吉凶。

一个完整的公鸡头可拆成十几个占吉凶的部件,如对头、过去,明暗,剑、戟,百合、土地等。从这些部件的形状、颜色、明暗就可占出此日行事的吉凶。若吉,则立即行动。若凶,那就按兵不动,第二天再宰杀公鸡占吉凶。鸡卜源于商代西南夷鬼方的土著民,其俗尚鬼,请鬼,信鬼,又怕鬼,延续几千年,至今仍残存于云贵民间(即跳神、跳司娘、鸡卜等)。笔者儿时即受父亲教育学习此道。

《蛮书》云:鬼方“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鬼方民族以牛羊肉主食,穿的是牛羊皮衣裤。

云南处于祖国的西南部,被中原称为西南夷。先秦、秦汉时期西南夷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呢?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汉时期西南的一些土著民“皆辫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西南夷的一些先民,他们编着很细小的头发,披在肩上,赶着牛、马、羊、鸡、猪、狗随畜迁徙。哪里有水草,牛羊马就自然地走向哪里,人也就跟着牛羊走到哪里。

此时的西南夷的一些土著民“毋长处”,也就是没有定居。“毋君长”,也就是没有首领,没有酋长,也就没有部落。换句话说,此时的西南夷的一部分还处于完完全全的原始社会状态。

文献显示,秦汉夜郎地广及贵州大部,云南滇东北、滇东南,故而剖竹而生、以竹为姓、以竹名王、尚竹为图腾的夜郎王以此狂妄自大。时僚、鸠僚、仡僚、百濮族群乃夜郎人。尚竹,信鬼,自大,贡丹砂。当是时,南北盘江皆夜郎地。

夜郎文化是早期爨文化的主要部分。

夜郎文化沿袭两千多年至今,贵州境内的仡佬族(仡僚)即当年夜郎竹王之后裔,他们的饮食习俗即由夜郎饮食习俗演化而来。

仡佬族散居在贵州许多地方,他们的主食是大米玉米,兼面食杂粮、薯类。饮食风味则以酸辣为特色,喜吃糯米糍粑。

仡佬族善酿酒,当然也就嗜酒如命。饮酒用天然吸管芦苇或竹管插入酒缸轮流咂饮。此种饮酒方式存在于乌蒙山区的爨地,明清时期云南民间叫作“咂噜嘛”。

仡佬族居山箐,饮泉水,善品茶。

爨地属夜郎,受夜郎饮食习俗长久影响,如喝茶、饮酒、宴席、酸辣口味等,至今一脉相承

文化传承不是空穴来风的,基于人们的信仰、图腾崇拜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节日庆典,食材的获取选用、制作方法、食用习惯、宴饮模式得以世代相传。

《沾益州志·建置》载:“战国时属楚。”其原因有二,西南夷乃楚国后方,此其一;庄蹻开珠江源锁钥而王滇,二也。

迨后,楚将庄蹻后裔生息在滇东北珠江源一带,他们是与历代滇王“同姓相扶”的劳浸、靡莫部落。铜釜造饭、铜戈作战、铜锄耕地、铜鼓作乐的楚人,是庄蹻带领的万众军旅。他们多是光棍汉,娶了源头一带僚、濮、氐、羌、僰族人家的女儿做老婆而得以繁衍生息。

明诸葛元声的《滇史》说:“滇池在今云南府城西南,一名昆明池,又名滇南泽。《史记》‘滇水源广末狭,有似倒流,故曰滇’。”按,“滇”谐“颠”,即颠倒之意。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而水向东流,唯滇池水入螳螂川向西流汇入金沙江,故古人称昆明湖为“滇池”,因称云南为滇,自庄蹻始。张守节的《正义》引《括地志》云:“滇池泽在昆州晋宁县西南三十里,具水源深广而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滇池。”又,倪蜕的《滇云历年传》说:“此西南称滇之始。”

庄蹻入滇后,本想回楚国报以滇之情况,无奈秦国派兵南下控制了楚巴、黔中而堵塞了他回楚国的道路,他只好变换服装,依照当地民族的习俗而与云南土著居民和平共处,并得到当地民族的信任,被推为首领“以长之”。诸葛元声的《滇史》说:“蹻以中国声教诱服诸夷,夷人皆悦,共推蹻为君长。”于是筑城而居,名“苴兰城”。自此始,庄蹻及其后人世代为滇王。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武帝刘彻征服滇国,滇王归附,乃“赐滇王玉印,复长其民”。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并将治所从滇池县(今晋宁)移到味县(今曲靖),庄氏王滇历时五百多年至此结束。20世纪50年代末,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滇王之印”,与《史记》所载相符。

庄蹻万众军旅被秦国截断归路,只好“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而建立滇国。他们把楚国风俗特别是饮食习惯带进了古滇。粽子起源于楚国,相信是庄蹻他们把这一饮食文化带进了云南。

曲靖为古滇国的劳浸、靡莫地带。先秦时期,曲靖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种植水稻,创造文明,编织故事。

曲靖虽然以工业城市著称,但却是名副其实的“美食之都”。这里的人们在吃上颇具匠心,竟然开创了数十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继而有了“游在云南,吃在曲靖”的美誉。

曲靖与贵州接壤,悠久的民族融合催生了一种滇黔饮食风格:家常菜偏辣,带酸味,重油盐,口味接近川菜的盐帮菜,干辣椒是主要的辣味来源。特色饮食有酸菜猪脚火锅、菜豆花、沾益辣子鸡、会泽羊八碗、宣威小炒、洋芋鸡、宣威火腿、黑皮子酥肉、全羊汤锅、糊辣鱼等。特色小吃如稀豆粉、水叠汤圆、蒸饵丝、烧饵块、丝窝糖、沾益小粑粑、五彩花米饭、会泽炸洋芋、倘塘黄豆腐等。名特产品有曲靖韭菜花、沾益盐酸菜、宣威火腿、杨柳干酸菜、富源大河乌猪、富源魔芋、会泽大洋芋(七彩小洋芋)、火红黑山羊、盐水石榴、乐业辣椒、马龙深沟鸡、陆良板鸭、高良苡仁米、罗平菜油、罗平小黄姜等。

说起来,生息在长江中游的楚人也与“蛮”有关,当年的蚩尤即三苗系统的大首领,获被称为荆州蛮。黄帝大败蚩尤后,三苗部落只好离开长江进入湘西,此时被称为武陵蛮。换句话说,楚人的饮食习俗源自荆州蛮。

楚人的主食以稻米为主,兼食粟、稷、黍、麦、菽(豆)、麻、菰米等,这在典籍中有着丰富的记载。如《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始,始诸饮食。”而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战国策·宋卫策》的记载更为详细:“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据考古发现,江陵包山楚墓出土有鲫鱼、鸡、猪、水牛、山羊、栗、枣、柿、梅、梨、菱、莲、荸荠、姜和花椒等动植物食材。(www.xing528.com)

楚人烹煮食物的方法有蒸、炮、煎、胹、煔、炙、脍等,并且善于调和五味,把苦辣、咸酸、酸甜等进行搭配。《楚辞》“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描述,说的就是烹调过程中甘、酸、苦、辛、咸五味的有机调和。

楚人善饮酒,酒器分为盛酒器、舀酒器、饮酒器。分别有尊、缶、壶、盉、耳杯等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和不同用途的酒器。材质有青铜、竹木漆质、陶质等。

关于“云南”名称的由来,今人多以为因其“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辞海》“云南省”条注为:简称“滇”或“云”,在我国西南部。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云岭,在我省西北部,属于横断山脉,其走向基本上为南北向,又称大雪山,它北接宁静山,南与无量山哀牢山相连,是澜沧江、金沙江的分水岭。金沙江属长江水系,而澜沧江流入老挝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泰国、柬埔寨至越南胡志明市,最后注入南海。从地理位置讲,云南确也恰在云岭之南。然而据史书记载,“云南”之名的出现则是始于汉代。清倪蜕《滇云历年传》卷一说:“五色云见(音现)白崖。”又“古志:武帝元狩间(公元前122—公元前117年)五色云见白崖,遣使迹之,至云南县。”蜕按:“此云南之名之始。”白崖,即今弥渡县之红岩乡。南诏阁罗凤在此筑白崖城(大历七年,772年),唐初属勃弄县地。今仍有古城村、白王山、白崖城遗址、内城墙、旗墩等,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云南”一名,《云南辞典》“云南省”条注为“以原云南县之彩云南现得名”。此注与《滇云历年传》说法一致。西汉于彩云南现的地方置云南县,治云南驿,辖今祥云、弥渡两县地。云南驿,是云南最著名的古驿站,它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东路(五尺道)、西路(建昌路)的交汇点,为交通码头,历来为军事要冲。

最初“云南”一名只用于驿名、县名、郡名。汉置云南驿、云南县,蜀汉置云南郡(治云南驿),至元始(1276年)设云南行省,治鄯阐,建拓东城(今昆明)。后因以与省名同而改云南县为祥云县。

祥云,即瑞云,其意与彩云同。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载:“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粟,祥云入境,行云随轩而已哉。”唐杜牧《樊川集·长安杂题长句诗》云:“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

到了明代,仍沿云南之名,设云南布政使司,在昆明又设云南府。清代称云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郝正治《汉族移民入滇史话》载:“明代以前,要数汉代进入云南的汉民最多。”《史记·平准书》说:“当是时(指汉武帝时),汉通西南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一钟致一石,散币于邛僰以集之。数岁不通,蛮夷因以数攻,吏发兵诛之。”司马迁此载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汉代欲统治云南,首先得开通道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道路不通是无法控制云南各夷酋部落的。所以“筑路者数万人”,而即使修通了道路,又经常被蛮夷堵塞,使运粮入滇困难重重,于是“乃募豪民田西南夷”。这里就已清楚说明汉武帝时就已经移民入滇屯垦,其目的在于解决粮食问题。

汉开西南夷屯垦云南,以开荒种粮为主,同时屯盐,即开发云南井盐。内地商人入滇屯粮屯盐,带进云南的不仅有种子、耕作技术、生产生活用品用具、青铜器货币,饮食习俗也随之而来。这些内地习俗一直影响着云南。

云南青铜文化的辉煌时期是公元前279年楚国将军庄蹻开滇后至东汉末期的五百年间。

人们通常只对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滇国时期的“滇王之印”、牛虎案以及曲靖珠街八塔出土的蛇盘牛青铜器津津乐道,而很少或不知云南还有一件云南乃至全国青铜文化的瑰宝——堂琅洗。

何谓堂琅?古东川今会泽是也。

何谓洗?洗脸盆是也。

云南青铜文化虽然出现得晚了一些,但堂琅洗恰恰是在商、周时代的中原青铜文化达到顶峰又沉沦数百年之后,横空出世于被称为“徼外”的南蛮地方而延续了我国的青铜文明。

东汉之后,三国三分天下,南中大姓崛起,群雄争霸,继续生产堂琅洗的社会环境被破坏而不再有新的铜洗出现。

延至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在一千多年前堂琅洗横空出世的地方,东川矿冶繁荣发达空前绝后,再现了云南青铜文化的辉煌。

堂琅洗或流传于民间,或毁于熔炉,或埋藏于地下,而作为保护文物藏于收藏家、陈列于博物馆的,则继续发出青铜的光芒。

滇人在东汉创造堂琅洗的同时,还创造了铜锅(俗称吊锅)、铜茶壶、铜碗、铜瓢、铜酒壶等,云南厨具、餐具由陶器进入青铜时代。

《蛮书》云,味县即“诸葛亮战处故城”,此乃孔明南征之指挥部也。时马雄山遍生藤条,乌戈国以为藤甲,刀枪不入,曰藤甲军。诸葛亮最后一次追击孟获至桃花江(九龙山南盘江),士卒渴饮中毒,乃鞭书“毒水”。又遇孟获所借藤甲军,蜀军受挫,孔明以火攻之,曰火烧藤甲军(三万藤甲军全没),蜀军又伪蛮兵诱孟获,七擒也。孟获“内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乃改益州郡为建宁郡(治味县),又移都督府至味县,奠曲靖五百年中心之基。

孔明南征,五月渡泸(元谋金沙江),其秋悉平。

蜀军粮草济,川蜀运粮难达,土酋不供。蜀军只好以火棘果充饥,名曰救军粮(百姓称豆军粮)。救军粮分两种。蜀军所食乃六七月成熟者;而冬季成熟者俗名火把果(民间称老冬果),需经霜雪后才可食。

滇东大地漫山遍野丛生的火棘果,往往在灾荒之年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火棘果可以生吃,可以掺和米面蒸饭,做粑粑,也可以晒干炒熟磨成炒面,带酸甜味。它不仅救了蜀军,还救了世世代代滇东北百姓的性命,因此称其为救命粮最贴切。这是爨地最有传奇色彩的独特饮食了。

现在火棘果漫山遍野,惜未得到开发利用。

据说孔明南征回师渡金沙江时,忽然间瘴气腾腾,尸横遍野,将校中瘴。孔明意识到,原来是被火攻烧死的三万藤甲军阴魂不散。于是在江边设坛,用麦面做成蛮子头的模样进行祭奠,然后投入江中,阴魂瘴气烟消云散,蜀军得以渡江而归。往后,南人用麦面做成蛮头样的食品,故曰馒头。

关于明代的饮食构成及习俗,李中溪《云南通志·全省土风》有载云:“樽酒用长筒,视陕蜀为便(以食米酿酒,故米价常贵)。食有米缆(今称米线、米粉,大米制成之细条食品,我国南方多食之。此亦见云南米线明代即有之,今则为民间小食,多作早餐。盛者,云南蒙自过桥米线风靡全省,令外省人赞不绝口)、蓬饵(即以蓬蒿制成的饼,即面蒿粑粑)、蒜脍(或肉或鱼切而啮之,以五色蔬酢、五味椒盐和蒜而食之,以为敬客云)、煎煠(蓼花馓盘之类,与各省同。其饰盘花草煎倸结线缕金簇通,尤为侈靡,近始禁闭裁损,上、下俭约,颇存古风矣)。”

关于明代云南民间饮食,《滇略·俗略》记载较为详细,其云:“饮食,惟公宴、礼会者与中土同。其民间所造多糅杂,而成如缕,切饼饵而爆之,其乱如蓬,曰蓬饵(饵丝也)。磨蒟(jǔ)蒻(蒲草)而滚之,曰鬼药热糯粉和芋为泥而膏沃之,缀以米糁曰饩饧(xīng,一种糖)枝,浓煎乳酪而揭之,曰乳线,揉糯及山药圆而煠之如荔,曰粉荔。至于鱼、肉、牲畜赢蚌之属,率生斫缕丝和诸椒桂而瞰噉(同啖)之,其名曰胜葢(同盖),古人斫脍之遗法,今闽、广亦间为之,但滇以为常食耳。

“宴饮,至进鱼然后撤席,此俗自楚以西皆尔,向在吴兴(江苏)亦然。吴兴鱼至多荐,三四种其末乃一大鲤也,俗戏谓之春牛葢,迎春牛居其最后也,粤西如之。

“饮酒之法杂荞秣面稗于巨瓮,渍令微熟,客至则烧火于下,小竹或藤插瓮中,主客环坐吸而饮之,曰咂鲁麻。程本立诗:‘金盃哈喇吉,银筒砸鲁麻,江楼日日醉,忘却在天涯。’”(程本立谪戍云南,故有醉后“忘却在天涯”句)

明代云南民间饮食,在坝区以大米为主,山区则以荞麦为主。至明末,苞谷、洋芋传入云南,为高产作物,在山区被广泛种植,山民方免饥饿。旧时多战乱、多饥荒,穷苦民众则以树皮、草根甚至观音土充饥。时至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云南饮食文化更加丰富,食品趋于多样化,滇人讲吃爱面子。在吃的方面慷慨大方,非四盘八碗不待客。近年,有花上万元治一桌酒席者,而今山区仍有未解决温饱者,反差是何等之大!云南人饮酒豪放,有资料显示,云南人均消耗白酒量位列全国前茅。盖今日科技发达,粮食作物品种繁多,更有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方法、旱涝保收的水利设施,故粮食产量极高,亩产是明代的五六倍乃至七八倍。至于今日饮食,城市、坝区仍以大米为主,山区则大米、苞谷、洋芋、荞麦等五谷杂粮兼而有之,民间多习两餐,农忙时则一日三餐,城市皆以三餐为常。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昔日荒年用以充饥的野菜反而进了高级宾馆作了佳肴。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十六日,傅友德、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开进入滇锁钥渡交河(南盘江),趁弥漫大雾掩护,抵白石江,一战而平全滇。之后,傅友德命建太平桥,被谪戍的官员、移民的队伍、商屯的马帮、充军的罪犯源源不断地走过太平桥,进而走向全滇。

南盘江、交水城首先接纳了历朝历代入滇的汉民,是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的桥头堡。

洪武十三年(1380年)秋八月,朱元璋首次发出“三分操备七分种”的诏令。其具体办法是七户种田三户操备(执行站岗、放哨、守城、打仗的军事任务),且按年轮流循环,即今年种田,明年操备。一般来说,十年中有七年种田,三年执行军事任务。

军屯户的生活模式则是七户种粮十户吃,即每户种田二十亩,需种谷三石二(120斤/石,合384斤),岁征谷五十石(6000斤,亩产300斤);每月支取二石口粮(240斤,年2880斤,余2816斤),支三石二斗为种谷。余下(2736斤)为公粮(操备户、官俸、屯牛及公用事业开支);所打粮统统上交卫所仓库,口粮则按月支领。军户种田的产量则有专人种样板田来进行考核奖惩。

军屯户垦荒种田,他们把江南一带的牛耕技术带进云南,因而又屯牛(曾从四川调入万头,从湖南调入二万头)。

行军打仗平叛的军队,他们所需的粮油肉蔬菜由专门的作坊制作供给,而军屯户居家生活过日子所必需的鸡、鸭、鱼、肉、油、蔬菜等则由屯户自行生产,因而各屯户就在房前屋后种菜、养猪、养鸡鸭、养鱼,建盖房屋所需的茅草自己上山采割,所需砖瓦、石灰则由专人烧制。

明代以前,云南的粮食作物以荞麦、燕麦、旱稻为主,产量极低,人们经常挨饿。

旱稻的耕作方法叫撒稻(直接撒播在旱地里),产量非常低。

在明代以前,江南水田也是撒稻,产量不高。

传说小时候的朱重八(朱元璋)给地主放牛,有一天不小心牛吃了地主家的秧苗,心想这下非挨皮鞭不可。重八在田边仔细观看,发现有一片秧苗很厚,于是拔了一些补栽在被牛吃光秧苗的那一片秧田。过几天,秧苗由青转黄,重八又着急了,以为秧苗要死,还得挨皮鞭。他耐着性子又过了几天,秧苗由黄转青转黑,重八躲过了地主的皮鞭。稻子成熟时,重八栽的那一片稻穗出奇的好,一穗的稻粒比两穗还多,地主也觉得奇怪。重八却不吱声,他心里想,等到将来我有了田,就照这样种稻子。朱元璋做了吴王,军粮不够,他命康茂才率军屯田,应用移栽秧苗的办法,结果大获丰收。

江南百万汉民入滇后,他们便把这种栽秧的办法带到了云南,由此使得云南的水稻产量大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从此大为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