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年战争:欧洲列强竞逐、大国纷争的转折点

七年战争:欧洲列强竞逐、大国纷争的转折点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年战争”发生之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剧烈变动,国家矛盾不断尖锐。七年战争正式爆发。最后,普鲁士军队将法奥联军驱逐出境,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七年战争”是法国大革命前所有欧洲大国先后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英国在七年战争中获利最多,成为了世界殖民霸主,开始走上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俄国在七年战争中在东欧的势力得到巩固,向西扩张的势头更加凶猛,开始积极致力于瓜分波兰。

七年战争:欧洲列强竞逐、大国纷争的转折点

1756—1763 年的“七年战争”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欧洲而进行的大规模战争。一方是强盛的英国,一方是欧陆强国法国。同样是超级帝国,但拥有制海权的英帝国,最后获得了胜利。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即英普同盟与法奥俄国同盟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 这次战争对于18 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以及军事学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战争”发生之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剧烈变动,国家矛盾不断尖锐。

最重要的矛盾是英法矛盾。 从16 世纪末到17 世纪70年代,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先后击败殖民帝国西班牙和“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法国与它能够相互争夺世界霸权,所以英法之间的矛盾迅速上升。

第二个矛盾是普奥矛盾。 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成许多独立的诸侯国以后,普鲁士继奥地利之后崛起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二个强国,两国的战略目标都是在德意志诸侯国中称霸,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的皇室领地西里西亚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的斗争不断激烈。

第三个矛盾就是普俄矛盾。 18 世纪初沙俄在打败瑞典后一举跃升为欧洲强国,将侵略扩张的目标首先指向东普鲁士地区。 而普鲁士王国的不断强大和扩张势头,对俄国的西进计划构成了威胁,两国关系因而迅速恶化。

尖锐的矛盾要求各国积极争取盟国的支持,孤立敌人,通过各种政治策略,展开激烈而复杂的外交斗争。 1756年1月16日,英普最先结盟,双方签定了《白厅条约》,自此两国联手在德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这个联盟的斗争对象直指法、奥、俄三国。 针对这种情况,1756 年3 月25 日,俄国放弃原来由于《俄英条约》带来的两国同盟,转而与奥地利结成攻守同盟。5月1日,法王路易十五同自己的宿敌奥地利签订第一次《凡尔赛条约》,双方保证各自采用军事方式援助另一方打击任何敌人。

两个军事中心的形成,席卷了更多的国家加入。 不伦瑞克、汉诺威(英国王室在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等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葡萄牙先后加入英普同盟;而西班牙、瑞典和萨克森以及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都加入了法、奥、俄同盟。

当欧洲各国将要完成分化组合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敏锐地觉察到战争即将爆发,从本国战略地位出发,选择了主动进攻。 1756 年8 月底,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率军9.5 万人向萨克森发起突然进攻,萨克森很快投降。 七年战争正式爆发。

1757年5月,俄国军队攻入东普鲁士,普鲁士军队被俄国军队击溃。 1757年11月,在罗斯巴赫普地区鲁士军队击败了法奥联军,随后在洛伊滕再次击败奥地利军队,这次战争中奥地利军队损失2.2 万人。 于1759 年,普鲁士军队在库纳斯多夫受到俄奥联军重创,普鲁士军队由战前的4.8万人,变成战后的3000人。 同年英国军队对法国基伯龙湾展开突袭,大量法军被消灭。 1760 年10 月,柏林被俄奥联军占领。 1762年初俄国彼得三世成为沙俄新沙皇,5 月沙俄与普媾和,退出反普联盟。 最后,普鲁士军队将法奥联军驱逐出境,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1763 年2 月15 日普鲁士、奥地利和萨克森三方签订《胡贝图斯堡条约》,欧洲战事宣告结束。

在战争中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统治权得到了确立;英国则将加拿大以及从法国手中夺取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领土囊括进版图,同时还将梅诺卡岛置换了塞内加尔,用古巴换取了佛罗里达的一部分;奥地利放弃了对西里西亚的领土诉求;法国则丧失了南亚以及北美大部分殖民地,但英国归还的贝尔岛、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路西亚、加利,以及北大西洋的密克隆和圣皮埃尔岛又重新被法国人所有;西班牙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古巴和菲律宾才得以归还。(www.xing528.com)

但战争并未结束,在印度、美洲等地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争夺战还在继续。 1757年,发生在印度的普拉西战役,亲法的孟加拉政权被英国军队击败。 到1761 年,英国压倒法国,占据了绝对优势。 法国只剩余几个沿海商业据点。 在美洲,英国军队于1759 年占领魁北克,在次年征服整个加拿大。 在西非,英国军队占领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在西印度群岛,英国军队击溃法西联军,占领马提尼克、格林纳达和圣卢西亚诸岛。 法国被迫走上谈判桌,英法于1763年2月10日签订《巴黎条约》,欧洲以外战事结束。

“七年战争”是法国大革命前所有欧洲大国先后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英国之所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因为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国内手工生产逐步被机器生产代替,经济、军事实力获得长足发展,同时以老威廉·皮特为核心的统治集团的高超战略发挥了巨大作用。

普鲁士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军事上的充分准备,以及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杰出才能,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同当时几乎所有的欧洲大陆强国进行对抗,并在多次会战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七年战争”中,法、奥、俄等国虽然结成联盟,在总兵力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因为各国战略目标不同,导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实力,被敌人所趁,最后只能失败。

英国在七年战争中获利最多,成为了世界殖民霸主,开始走上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但巨大的战争消耗让英国政府难以承受,不得不将军事支出转嫁到北美殖民地上,引起了北美民众的强烈不满。 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

老威廉·皮特

普鲁士经过七年战争崛起为欧洲列强之一,不过普鲁士也在战争中沦为一片废墟。 不过战后经过重建后迅速恢复,而普鲁士国王也被称为腓特烈大帝。

《巴黎和约》则是对法国王权的嘲弄。 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表明了法国外交的巨大失败,国际声望也迅速下降。 这次战争也使路易十五失去了民心。 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让人痛恨的国王之一。

继上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再次被普鲁士击败,丧失了西里西亚。 后来奥地利一直对沙俄和普鲁士怀有敌对情绪,在晚年时积极反对沙俄和普鲁士瓜分波兰。

俄国在七年战争中在东欧的势力得到巩固,向西扩张的势头更加凶猛,开始积极致力于瓜分波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