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袁绍的任人唯亲致长城自毁:人才选拔及其后果分析

袁绍的任人唯亲致长城自毁:人才选拔及其后果分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地剖析袁绍由强变弱、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他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对自己手下的贤士,袁绍却容不得他们比自己强。袁绍大怒,就要处斩田丰,虽经劝阻,仍将其囚于狱中。刚说完,袁绍果然命使者来到狱中,逼田丰自刎身亡。从此,曹军势如破竹,官渡之战最终以袁绍的惨败而告终。

袁绍的任人唯亲致长城自毁:人才选拔及其后果分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演义》的诸路豪杰中,袁绍是一位很早就功败垂成的人物。

袁绍最初是河北最大的诸侯,实力最为雄厚。讨伐董卓时,他作为联军的首领,真可谓是志得意满,睥睨群雄。可惜袁绍的威风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不久后他与曹操在官渡决战,被曹操设计以少胜多,杀得全军覆没。从此后,袁绍日薄西山,在曹操的乘胜追击下,节节失利。终于忧愤成疾,吐血而死。在他死后,曹操很快灭掉袁氏政权,平定了北方。

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亡。深入地剖析袁绍由强变弱、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他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较之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可以说是一位最不懂得作为领导该怎样为人处世的首脑。

怎样用人?可以说是一项最为博大精深的学问。现在,我们不妨来看看袁绍在用人方面所存在的弊病,以供我们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引以为戒。

一、袁绍外宽内嫉,不念忠诚,使部属离心离德。

袁绍当初成为众望所归的首脑,除了势力较大以外,还因为他拥有招才纳贤之名。例如,当刘备兵败投靠他时,他以不失大义为名,不但收留了刘备,而且对刘备单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意见也不予驳斥。可惜,袁绍待人以“宽”纯粹是做给外人看的,不过是为图些虚名而已。对自己手下的贤士,袁绍却容不得他们比自己强。他一向嫉贤妒能,待人刻薄寡恩。

袁绍对待谋士田丰的态度,最能体现他的这一缺点。

田丰是河北的知名谋士,任袁绍军中的别驾,颇有学识。当刘备劝袁绍伐曹时,田丰谏袁:“操兵方锐,未可轻敌……若不听臣良言,出师不利。”袁绍大怒,就要处斩田丰,虽经劝阻,仍将其囚于狱中。

后来,袁绍果然大败而回,众人都认为这下子田丰定会受到重用了,狱吏还专门来向田丰贺喜,不料田丰却说:“吾今死矣!”狱吏问:“大家都为您高兴,您为何说要死啊?”田丰回答说:“袁绍外宽而内嫉,不念忠诚。若胜而喜,说不定会赦免我;如今他战败则羞,我没活下去的指望丁。”刚说完,袁绍果然命使者来到狱中,逼田丰自刎身亡。

像袁绍这样嫉贤妒能、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做法,又怎能得到人心呢?所以他手下的人在看清其刻薄寡恩的真面目后,都纷纷弃他而去。没有忠臣良将的辅助,他的事业走向灭亡,也就成为必然的结局。

美国西北国家银行总裁戴克,说到人的成败原因时,作过这样精辟的论断:

“我们得明确这一点,作为工商界的领导人士,他的周围必须是一些意志坚强、能力优秀的人。假如他不敢用这些人,怕他们会取代自己的地位,那么就永不会有得力的助手,也就算不上是个领袖人物,而且他是绝不会有任何前途的……”

戴克的这番论述,并不仅仅是针对工商界的领导人士而说的,事实上它对各行各界的领导都是适用的。一个领导如果不能容忍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必然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危害。

与嫉贤妒能的袁绍相反,现代的印尼大实业家林绍良却敢于重金聘用比自己能干的银行家李文正,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2 年,林绍良因事飞往香港,在飞机上与刚辞去泛印银行总裁职务的李文正邂逅相遇。泛印银行是一家国际闻名的大银行,李文正为其效力多年,颇有建树。林绍良早闻李文正大名,一番恳谈之后,他发现李文正在金融方面的才能尚在自己之上。于是,林绍良当即邀请这位誉满东南亚的银行家加入他的“中央亚细亚银行”,并给他17.5%的股份,李文正欣然接受了。

李文正加入“中央亚细亚银行”后,林绍良让他全权负责银行的一切事务,从不心存疑忌。只几年功夫,李文正不仅使中央亚细亚银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还发展了一系列其他的金融事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林绍良当初选用能人加盟自己事业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能力高干部下,这是正常心理。然而,人各有所长,领导者决不可能时时处处比部下高明,有的部下可能才华过人,甚至超过领导。对此,领导者应表示欢迎,放手使用,举贤任能,因为这是事业的需要。有的领导者却把部下的才能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千方百计地“削尖”。这种“武大郎开店”式的领导定会造成“楚材晋用”,“墙内开花墙外香”,甚至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望领导者引以为戒。

二、袁绍刚愎白用,谋士多有良策而不用,从而使贤才寒心而去。

在决定袁绍最终命运的官渡之战中,他手下的谋上许攸捉到了曹操派往许昌催办粮草的使者,在搜到使者所携带的曹操催粮书信后,他立即来见袁绍,并建议乘曹操粮草已尽之机,火速派出两路人马,一路星夜掩袭许昌,一路偷袭在官渡屯兵的曹操。袁绍听了却不以为然,说:曹操诡计多端,此书乃诱敌之计。许攸又苦口婆心地劝了几句,袁绍非但不听,还怀疑许攸有通敌的嫌疑,竟将他喝骂一番,赶出帐外。(www.xing528.com)

许攸出帐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就决定弃暗投明,乘夜跑到曹操营中。曹操听说奇土许攸私奔到寨,喜得跣足出迎。后来,曹操采纳许攸之计,亲自前往袁绍的乌巢劫粮,极大地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从此,曹军势如破竹,官渡之战最终以袁绍的惨败而告终。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有70 万大军,而曹军仅有7 万,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袁绍却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原因何在呢?后人有诗指出: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

正是因为刚愎自用,不善于听取反面意见,把忠臣当仇人,才使袁绍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克敌致胜的机会,把人才推向对手,在客观上帮了对于的大忙,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成功的人都善用能者,善于采纳别人的计谋,借用别人的智慧,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来为其目标服务。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英明的领导人都善于虚心采纳部属的建议,从而避免失误,有力地推动了自己事业的发展。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一生广开言路,鼓励群臣献计献策,对于其中好的治国之策,他总是言听计从,贞观初年,魏征曾提出了轻徭薄税、获取民心的种种举措,李世民都一一采纳,并带头戒奢安民、思危反满、拒邪黜奸。正因为他善用文武良谋,慎始善终,才迎来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得出,作为领导切不可刚愎自用,对部属的建议充耳不闻,而是应该群策群力,御智力以成大业。

三、袁绍重用小人,养就一批专工阿谀、陷害忠良的家伙,使一些可以帮助自己发展事业的人都和自己绝了缘。

袁绍因为无法容忍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所以他的心腹都是些百依百顺、巧言令色的小人。其中,郭图和逢纪就是这样两名“贤臣”。

郭图在官渡之战中献错计谋后,怕事败被罚,就诬蔑知道内情的张邰、高览有降曹之意,袁绍竞听信了这种谗言,派人追杀二将,将二人逼得果真投降了曹操。

逢纪曾与田丰有仇,在袁绍兵败后就谮曰:“田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说:‘果不出我所料!’”袁绍闻言大怒,就派人持宝剑至狱中杀死了田丰。

白古以来,凡是亲小人、远贤臣的领导,没有几个能避免身败名裂的命运。

秦二世宠信奸臣赵高,致使天下大乱,民怨沸腾,从而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楚怀正放逐了忠臣屈原,对向后等一批小人言听计从,结果导致了亡国破家的悲剧。

宋高宗信赖民贼秦桧,以12 道金牌招回抗金英雄岳飞,并将具在风波亭杀死。从此,金兵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大宋王朝再也无法找出一位堪承重任的元帅。

由此可见,亲小人、远贤臣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人心背离,使自己的事业毁于一旦。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了袁绍在用人上的三大弊病:嫉贤妒能,刚愎自用和亲小人、远贤臣,并一一指出了其危害性。作为一个成功的首脑,不外乎是在与人、事、物打交道中,能处理的得当、稳妥,减小失误。愿所有为官者都能以袁绍为戒,避免重蹈覆辙,并力求在用人、处事、待物上更为科学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