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叔误责庞统,主动道歉之思考,防微杜渐

皇叔误责庞统,主动道歉之思考,防微杜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往今来,有许多明智之土都认识到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并把它奉为口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从刘备的临终遗诏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对防微杜渐的重视程度。说明必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不防微杜渐者,小则害己,大则误国。纵观历史,由于不能防微杜渐而走上穷途末路的人物委实不少。正当他统率马其顿大军,挥戈远征之际,却因不善于防微杜渐,死于他的一个亲近贴身侍卫之手。

皇叔误责庞统,主动道歉之思考,防微杜渐

古往今来,有许多明智之土都认识到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并把它奉为口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三国时期蜀国先主刘备,就是一个“以细行律身”的典范人物。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绰号“风雏”的庞统,是一位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谋的名士,当时有“卧龙(诸葛亮)、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赤壁之战后,庞统因在东吴不堪冷遇,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在发现其旷世才智之后,便封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干起平座、共谋方略。在该书第六十二回中,写了庞统辅佐刘备进军西川时出现的一段小插曲——

刘备采用庞统妙计,兵不血刃便得了涪关之后,不禁有些得意忘形。次日,刘备就在公堂上设宴劳军。酒过三巡,刘备在酒酣耳热之际,兴高采烈地问庞统:今日之会,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吗?庞统回答说:把伐人之国当作乐事,这不能算作是仁者之兵。刘备听后怫然不悦,说:我听说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赏功,这难道不是仁者之兵吗?你的话为何如此不合道理,快快与我退下!庞统大笑而起,转身走了。

酒宴敌后,左右的人将醉酒的刘备扶人后堂休息。睡到半夜,刘备的酒醒了,服侍他的人便把他驱逐庞统的事,一一告诉刘备,刘备听了愧悔不已。

第二天一早,刘备急忙穿衣升堂,看见庞统,就向他谢罪说:昨天酒醉,言语不敬,冒犯了先生,请不要放在心上。见庞统谈笑自若,刘备就又自我责备说:昨天只有我言语有失啊!庞统安慰他说:君臣俱失,岂止是主公一人呢!刘备听了也不由得朗声大笑,君臣其乐如初。

本来,酒醉失言,虽然不好,也不过是一桩小事而已,但是刘备事后却一再自责,赔礼道歉,唯恐这件小事影响了君臣之间的感情,失去了人心。正因为刘备将礼贤下士的精神具体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上,他才能网罗到像卧龙、凤雏、五虎上将这样的当世精英,得以雄踞一方,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

刘备正是因为认识并感到防微杜渐给为人处世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在他弥留之际,曾再三告诫他的子孙亦要防微杜渐。《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于五路”中,就讲述了这一情节:刘备被陆逊一把火烧掉了八百里连营,元气大伤,他本人也惊惧、愧悔交加,自此一病不起。不久,刘备感到自己离大限之期已为时不远了,就连夜派人到成都把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刘禅叫到白帝城来。两人赶来后,当着诸葛亮的面,刘备交待了身后之事,并当即给太子刘禅写了一道遗诏,其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意即:凡坏事不要以为它小就可以去做,凡好事也不要以为它小就不去做。

从刘备的临终遗诏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对防微杜渐的重视程度。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刘备不但要求儿子把防微杜渐当作处世的金科玉律来严格奉行,而且告诉了他防微杜渐和积善成德都要注意从微小的事做起的具体方法。

于百年来,不独刘备,有许多明智之士都认识到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人们曾用种种比喻来阐明这一真知灼见。

韩非子·喻老》篇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空隙之烟焚。”意思是说,千丈的堤坝,因为蝼蚁的洞穴而决口;百尺高的房屋,因为烟囱缝隙冒出来的烟火而被烧毁。后以“千璺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若不认真处理,就会酿成大灾祸。

北齐刘昼《刘子·慎隙》中说:“尺蚓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泄突,致灰千室。”就是说,短小的蚯蚓钻堤,河水就会冲决而淹没一邑;丝丝烟尘从烟囱里散发出来,久而久之就会把成百上千洁净的房子污染。喻指隐患不除,必成大灾。说明必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历史上有不少志士仁人都能慎重对待周围小事,不让小错误在自己身上留下祸根,他们的所作所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春秋时期,鲁国丞相公孙仪爱吃鱼,许多人前来送鱼,但他却一概拒收。唐朝白居易杭州任刺史三年间,不取民间一钱一物,政绩颇好。当他离任回家,回首往事时,发现自己在杭州做了一件错事:在游天竺山时带回了两片自己喜爱的山石。他想,如果游客都这么做,长此下去,那天竺山不就“山将不山”了么!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便写了一首《韵语秋阳》自省诗,诗云:

三年为刺史,

饮水复食叶。

唯向天竺山,

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

无乃伤清白。(www.xing528.com)

他感到,取这“两片石”,犹如侵吞了不义“千金”,伤了自己的“清白”。

清代汤文正任江宁巡抚,地方官按惯例要设宴相请,汤文正严辞拒绝,并批评说:“惯例都是人为的,在这上面多花一分钱,百姓就多受一份苦。”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针对当时朝廷大员出京后铺张奢侈,随从之人乘机勒索,地方官员借机行贿等弊病,他出京后便事先发出牌子,通知沿途各州、县驿站官吏:“此行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

公孙仪、白居易、汤文正、林则徐都身居要职,位高权重,但他们都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有效地抵御和防御了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侵袭。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病不治,大病难医”;“一趾之疾,可丧数尺之躯”。不防微杜渐者,小则害己,大则误国。纵观历史,由于不能防微杜渐而走上穷途末路的人物委实不少。

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决心征服欧亚非三大洲,重建希腊帝国。正当他统率马其顿大军,挥戈远征之际,却因不善于防微杜渐,死于他的一个亲近贴身侍卫之手。

原来,这个侍卫和腓力二世的一个爱妃发生口角,那个妃子恃宠而骄,对这个侍卫破口大骂,极尽污辱之能事。这个侍卫蒙受屈辱后,自然不免向腓力二世发了几句牢骚。可是腓力二世却未将这小小侍卫放在眼里,不问青红皂白,就厉声斥责了侍卫。侍卫一口怨气难平,竟抽出佩剑一剑刺去,腓力二世当即中剑身亡,一切雄心壮志都化为泡影。

无独有偶,叱咤风云、横扫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家庭小事,而使自己的事业毁于一旦。

1812 年,俄国远征土耳其,拿破仑乘虚而人,于5 月份策马扬鞭,进攻莫斯科。当法军千辛万苦地抵达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山丘时,传令兵却来报告拿破仑:原先在土耳其作战的俄国士兵,已与对方签订了停战协定,现在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莫斯科西面六百四十公里处,并切断了法军的补给线,俄军已在别列金纳河西岸筑起了阵地,准备与法军决一死战。

如此一来,拿破仑的前途等于被判处了死刑。他未曾料到,正因为他喜新厌旧,抛弃了皇后约瑟芬,土耳其皇帝的母亲、约瑟芬的堂姐艾依曼才背弃与法国的联盟,反戈一击,与俄军合作,借机惩罚了拿破仑,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由此可见,造成自己和事业覆亡的大错误,往往就是从当初不被重视的小错误开始的。因此有名的为人处世专家代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一个人在立身处世中,总会碰到许多小事情,正是这些小事情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一个明智的人应该把“大行不拘细节”和“防微杜渐”有效地结合起来,牢记“小善渐而大德生,而小恶滋而大怼(怼,怨恨)作”的古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厄运。

要想做到防微杜渐,就必须善于自省。齐桓公有一次午夜食用美味佳肴,暴饮暴食,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还不愿起床。这使他警觉起来,在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后,他从此不再吃宵夜了,并预言:后世必有因贪吃而亡国的。

晋文公得到一个叫南之威的美女,她生得姿容绝世,且千伶百俐。晋文公很喜欢她,与她在一起嬉戏玩乐,如漆似胶,竟三天没有上朝。幸亏他及时反省了自己的行为,感到这样下去定会使自己意志消磨,疏于国事。于是,晋文公立刻疏远了南之威,并预言:后世必有因贪色而亡国的。

楚庄王曾有一次登上左濒江、右临湖的章华台,极目四顾,周围景色如画,恍似仙境,令楚庄王心旷神怡,不忍离去。但他冷静下来后反省自己,醒悟到不能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玩物丧志。于是,他决定从今以后再也不登台赏景了,并预言说:“后世必有因登台贪玩而亡国的。”

身为一国之主,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吃美食、好美色、赏美景不过是寻常小事,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经常自省,却意识到这些小的过失如不及时纠正制止,发展下去危害就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因此遭受到火顶之灾。正因为他们善于通过自省防微杜渐,所以在位期间才能兴利除弊、大展宏图,使国家逐步兴旺发达,最终都跻身于赫赫的“春秋五霸”之列。

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规劝,知错能改,亦不失为防微杜渐的一个重要方法。

历史上的唐太宗就是一个纳谏如流、择善而从的英名君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最为喜爱人臣魏征,魏征是个以犯颜进谏而著称的名臣。据统计,李世民一生中纳谏无数,仪魏征的劝谏就采纳了二百多次。臣下的劝谏中,有不少内容对皇帝来说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反对修建某个宫殿,反对出去狩猎,反对皇帝的某种生活习惯,批评处理某事不依律条等等。由于唐太宗采纳了这些劝谏,使得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一萌芽使得到控制。因此,唐太宗才得以防微杜渐,较少出现重大失误,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