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儿渔港,岷江河畔昔日的风景 (高路川 摄)
2020年7月13日,经过前期准备工作,中心城区岷江流域的王浩儿渔港、美港城2号两艘船舶启动内部拆解,标志着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王浩儿码头的整治工作正式进入实质阶段。
这个位于乐山大佛水域上游,因“船上吃鱼”的餐饮亮点而闻名,一度成为市民游客美食“打卡地”的乐山“水上会客厅”,终于走到了“谢幕时刻”。
古嘉州水陆要冲的一颗明珠
王浩儿码头,因位于王浩儿街而得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浩儿”从清代起就已经存在,因为这一带以前是“王姓聚居的小村落”。
据史料记载,到清代时,王浩儿街就已经是乐山通向成都的水陆两路要冲之一。民国时期,乐山更是修建从五通桥至乐山的嘉桥马路,凿开篦子街口,新建马路沿岷江东岸一直延伸,在王浩儿处设横渡。随着交通的逐渐发达,来王浩儿定居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这里渐渐形成街市。而抗战时期本地的丝绸厂来此落户,更是促进了王浩儿的繁荣。
乐山本土作家徐敏在《乐山王浩儿(篇三十)》中记载称,民国版的《乐山县志》,绘制有一幅“乐山县城内外街道图”。在这幅街道图上,最北面只标注到徐家公式止。再往北,是王浩儿,在地图上并未标出。这说明,当时编写县志的办公室,是把王浩儿作为乡村地名对待的。王浩儿形成街道,是后来的事情。
1966年,徐敏在王浩儿修轮渡码头。“当时的感觉,王浩儿就是城乡接合部……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天天在它身边劳作,也天天会在王浩儿街面上走动。当时这地方已经是交通要道。”徐敏在《乐山王浩儿(篇三十)》中回忆,“这汽车轮渡码头,始于何年我不清楚。但据有关资料分析,应该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
《乐山市市中区志》也有记载:市中区境内河流密布,自古以来通航设渡。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专业渡口就有“王浩渡”。这里同时也是客运码头。
此外,于1946年至1947寓居乐山的立言报社编辑黎泽霖在他的作品《萍踪识小》中,也为王浩儿特别记有一笔。黎泽霖是广东南海人,他曾这样描述王浩儿码头:“在白天,我时常到渡头去闲眺,因为那儿的流水可以供人看个饱,而乐山的水随处皆是,渡口更是所在多有。不过名见经传的却以凌云古渡、草鞋渡和王浩儿渡为最著……这渡口位于乐山北门外徐家公式的岷江畔,虽然有点嫌它过于简陋,但却也古色古香得可爱。因此在这儿待渡的小茶馆中,我不知打发过多少个早晨和黄昏。”(www.xing528.com)
1973年1月,随着乐山岷江大桥的建成通车,王浩儿汽车轮渡码头也完成其历史使命,随即裁撤。几十年过去,昔日的轮渡码头也早已面貌一新。
因水而生、因鱼而兴的“会客厅”
如今,说起“王浩儿”,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已经变成“王浩儿河鲜美食街”这一与美食密不可分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随着乐山交通发展,失去轮渡功能的王浩儿码头逐渐成为采砂船、小型运营船、打鱼船的停靠点。20世纪90年代,乐山进行旧城改造,不少在王浩儿码头的生意人经营起采砂船生意,将源源不断采集起来的砂石用于乐山新城建设。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乐山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自我更新对城市景观的要求。1995年,采砂船从王浩儿码头永久消失。
顺势而生,因势利导。
再一次在王浩儿码头上做起“生意文章”的经营者,把重心放到了美食餐饮、休闲娱乐等与旅游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慢业态”上。2003年,乐山对王浩儿码头环境进行整治,包括王浩儿渔港在内的3家经营户取得相关经营权,王浩儿码头的餐饮步入合法化、规范化。10多年来,王浩儿码头的趸船逐年增加,业态逐步丰富。
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代勇刚告诉记者,乐山“三江交汇,三水并流”的地域优势,让乐山拥有了非常丰富的鱼类资源,所以乐山人对河鲜美食有独特的情结。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乐山的河鲜美食流行于乐山的各大餐厅、饭馆,以及公共食堂等场所。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乐山人更是由岸上吃鱼演变成了“江上吃鱼”,“王浩儿这个昔日的淘金之地,成为人们品鱼的绝佳口岸。”
“江上吃鱼”变成了乐山城市旅游名片之一,王浩儿码头被誉为乐山人的“水上会客厅”“河鲜餐饮名片”,有“一锅煮三江,双筷品百味”的豪迈气概。
2017年,伴随乐山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征程,王浩儿码头船只按相关要求进行统一亮化,进一步突出了渔港特色,成为乐山特色美食街区之一——“王浩儿河鲜美食街”,真正成为市民和游客视觉、味觉上的“网红打卡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