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13年,重庆大部分主城区已建成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文化站并投入运行;城区街道和社区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服务点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重庆市各区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地方文化服务项目。
这一时期,重庆的重大文化设施大量建设,许多设施在西部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相关部门开始把重心向基层转移,以文化共享工程等四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工程为抓手,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镇街。通过几年的建设,重庆已基本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截至2013年,重庆大部分主城区已建成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文化站并投入运行;城区街道和社区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服务点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群众得以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快捷的社区文化服务,之前提出的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目标已初步实现。
重庆市各区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地方文化服务项目。如:渝中区区财政每年投入600 万元运行经费,区属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协调25 处市级特色文博场所和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通过引进8 家市级文艺院团、举办CBD 周末音乐会等形式开展电影、戏剧、非遗文化等进社区活动;北碚区将镇街图书阅览室藏书纳入“一卡通”流通范畴,率先实现图书通借通还。(www.xing528.com)
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庆市在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鼓励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向多元化发展,鼓励、培育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组织。将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交给社会组织,为其发展拓展空间;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法规,为其提供发展的支撑;加强资金支持。二是发挥企业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市场具有高度的公开性与竞争性,企业可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