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在文化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以人民为中心导向”“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民众获得感”,这些闪耀着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字眼,经常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讲话中提及,清晰地表明了我国文化民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人民才是文化民生建设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文化民生建设的价值主体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否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9]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性质和宗旨就决定了文化民生建设的价值旨归是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新的理论概括,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首要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文化民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要把发展文化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价值依归。
将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价值主体,就是在文化民生建设中遵循人民性原则。对于什么是文化民生建设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有深刻的阐述:“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我国的文艺工作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21]这表明党和国家坚持文化产品创作以人民为中心,在确定文化表达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时,自觉地把人民群众放置其中,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文化民生建设的最高标准。不管是文艺创作还是学术研究,党都要求坚持以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这既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是对新时期坚持文化民生建设人民性的进一步升华。
无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民生建设形势如何变幻,人民的主体地位一直未曾改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文化民生实践探索中确立并坚持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郑重回应了“为谁而发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发展价值取向,这是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一以贯之,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二)人民群众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22]。人民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车轮不断前行。“文化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属性都存在于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繁荣的精神文化,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积极影响。”[23]文化的本质即人化,人民群众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源泉。(www.xing528.com)
人民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始终相信人民,联系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集中民智,珍惜民力”[24]。只有牢固树立发展依靠群众的观点,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善于集中群众智慧,深入研究文化建设中的新情况、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才能不断凝聚发展的新活力,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更加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只有创新社会才会充满活力,才能不断向前迈进。人民群众在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必须结合时代特征赋予文化以新内涵,创造出新型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民生建设工作想要有所突破,就要自觉以人民为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造的源头活水,感悟百姓质朴的话语,获取灵感。习近平强调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人民群众创作的文化才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造的点滴,在汇聚群众的智慧时探寻文化民生建设工作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战略。
(三)人民群众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终审裁判
既然文化民生建设的价值主体与根本动力是人民,最终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文化民生建设得好不好,到位与否不应当由政府评判,而应该将评判权交给人民,以人民的满意程度来检验建设的成效,这也是检验和衡量文化民生发展的最高标准。评判标准体现了文化民生工作的发展导向和价值取向,以什么标准来检验和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反映了文化民生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推进文化民生建设事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文化民生建设事业的成败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评判。文化民生建设事业要始终体现群众的意志,实现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发展成果要经得起人民、实践以及历史的检验。
文化民生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那么这个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5]这一方面是指评价改革发展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的大小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另一方面是指评价改革发展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标准是看改革发展成果是否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了全体人民。所以,在实际的运作中,我们要同时参考群众评判结果、专家评判结果和市场的检验结果。群众的检验和评判表现为认可程度,接受程度,喜爱程度,满意程度,是否愿意消费;专家评判必须尊重群众的认可,不能对群众的评价嗤之以鼻,要将群众的评价纳入参考标准;而市场的检验,则最终体现为作为文化消费主体——群众的优化选择。那些经典之作,如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作品本身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群众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了它们。文化产品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最终应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判。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标,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最高的衡量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