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重视文化民生建设,关乎民生建设的完整性,更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面性,而要进行文化民生建设,必须首先厘清其基本内涵。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中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多种解释和阐述的理论成果。国外学者中,泰勒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认为:“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如果说泰勒是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定义文化,那么马林诺夫斯基则站在人类学的角度赋予文化另一种含义:“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2]塞缪尔·亨廷顿等则认为:“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3]
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一词的内涵也有颇多研究,普遍认为可以分成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种。广义的文化是将其看成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文明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和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两个部分。二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三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4]著名学者张岱年也认同从广义的角度定义文化:“文化有着复杂的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的体系。”[5]狭义的文化“包括着种种知识,包括着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包括着语言,这些我们可以总称作精神方面的文化”。[6]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尽管包含着深邃丰富的文化思想,但他们并未给文化一个清晰而又明确的界定。他们在论述中没有大量提及“文化”一词,而是频频使用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文明、思想等与文化相关的词语。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关于文化的论述,可发现他们主要在三种情况下使用文化概念:第一,在表达相对于经济和政治两种形式之时。“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7]在这一概念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产生离不开物质活动,确认了文化的非物质性。第二,在表达文明之意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将文化泛指为人类的文明,在这种意义上文化与文明属同一范畴,文化即广义的文化。第三,在阐述人们掌握知识的程度、文化修养之时。马克思、恩格斯经常将“文化”一词与“水平”“教养”等连在一起使用,如“因为进行这些革命的个人都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抱有种种幻想”[9]。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一词在多种情况下的使用,必然需要我们也从多维角度理解其著作中的文化含义。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之中,不断深化“文化”一词的内涵,大致形成了三种理解:“一是大文化,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中文化,把它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对应起来,这种理解在党的文献中使用较多,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三是小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属于此类,主要指语言、文学、艺术等,这个层面上的文化理解相对狭窄。”[10]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中的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文化,比较接近于中文化的概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中的文化。本书主要基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的含义,并据此探讨文化民生建设。
(二)民生的基本内涵(www.xing528.com)
研究文化民生,就要对民生概念进行比较准确、恰当的界定。中国“民生”概念滥觞于先秦时代。《尚书·大禹谟》中提及“正德、利用、厚生”,这里的“厚生”正是“厚民生”的略语,说明“厚生”一词包含了“民生”的观念。《左传》中提及“民生之不易”与“民生在勤”,是已知最早的“民生”概念的出处。虽然“民生”概念在现存的先秦古籍中出现不多,也没有确切的界定,却蕴含了朴素的民生思想,体现了对民生价值的追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赋予“民生”以新的内涵。他不仅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1],还指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12]孙中山把民生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并列为三大“革命纲领”,将民生提升至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他“把民生问题当作了人类生存的基础、社会结构的中心和历史发展的动力,进而把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民生主义提升为哲学层面的民生史观”。[13]孙中山认为国家建设的首要之事即为民生,实行民生主义能够保证经济生活上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当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就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同民众有关的事情,可以延伸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认为民生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充分强调民生的重要性。而狭义的民生是基于社会层面定义的,“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14]一般我们论及“社会民生”时,就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民生。
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相关民生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其民生概念是基于广义的内涵来定义的,是在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综合考量的前提下界定的。经济民生改善人民的物质水平;政治民生保障人民群众正当的政治权利;文化民生落实人民群众合法的文化权益;社会民生确保人民群众享受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生态文明民生使人民享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党的领导是实现上述民生目标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逐渐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
(三)文化民生的基本内涵
“文化民生”概念脱胎于“民生”概念,既指文化层面上的人民生计,也指人民生计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民生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民生,自然也包含精神文化方面的民生。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就会产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化需求变得日益突出,文化生活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中国最主要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囿于广大人民群众能不能吃饱穿暖,而是如何进一步解决人民的精神文化的丰富性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文化民生在形成的过程中,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者依据结构层次,从形而上层面、心理禀赋层面和现实层面来界定文化民生;也有学者定义文化民生为民众应该拥有的各项文化权利。无论何种定义都明确了文化民生不完全等同于物质类民生,而是对物质类民生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发展,是全面性民生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是民生发展阶段更高级的一种形式。文化民生既关注承载民众知识获取、技能培育、智力开发、文化权利保障的物质载体建设,以保证有形之支撑,也重视精神价值层面上的生存意义、意识形态、信仰追求、人生价值以及生命终极关怀,等等。所以,我们可以从较为广义的概念去定义文化民生,认为文化民生是国家或社会组织通过供给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使民众树立合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