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是人存在的本质,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客观现实性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通过实践活动,人“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3]。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的实践。
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社会公平问题时,不是研究抽象的虚幻的社会公平,而是立足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出发,探索社会公平的根源、属性、标准等。在社会公平的根源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从主观想象中寻找公平正义的根源的错误思路,批判了杜林认为公平根源于“抽象的人”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人类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中寻找社会公平的根源。在社会公平的属性方面,正因为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目的性,具有不同观念、目的、阶级立场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公平认识,因此社会公平具有阶级性。正因为实践具有历史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变化,实践中人、群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发生一定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社会公平的标准方面,正是因为实践具有的历史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社会公平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社会公平标准不是抽象的、固定的,而是是否符合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www.xing528.com)
2.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4],这一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公平问题时,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西欧主要国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从这一实践活动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不公问题,透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不公根源并不在于任何主观虚幻的东西,任何把社会不公的原因归根于主观的假象的东西的观点都犯了历史唯心主义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其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