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1955年,南斯拉夫、希腊和土耳其三国签订了4个条约,成立了一个地区组织,史称“巴尔干联盟”或“巴尔干公约”。该联盟的宗旨是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巴尔干地区合作,以维护地区的和平发展,实现自由、独立和一体化。
20世纪50年代初,在冷战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威胁已经不是来自苏联,而是来自意大利。意大利是1949年4月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北约)军事政治同盟的12个创始国之一。它依靠美国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支持,要求占据的里雅斯特整个自由区。南斯拉夫没有能力在军事上遏制意大利的领土欲望,只好通过外交努力,寻求本地区希腊和土耳其的帮助。希腊、土耳其两国已是北约的成员国。如果南斯拉夫能同这两个巴尔干邻国签订防御条约,将会提高它的政治和军事威望。美国为了削弱苏联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了大量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并竭力拉拢南斯拉夫。
1953年2月28日,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三国在土耳其的安卡拉签订了《安卡拉条约》,规定三国在和平年代和战争时期建立政治与军事合作。条约成员国的总参谋部将定期会晤,每年举行外交部长磋商。三国承诺不参加针对其中任何一国的同盟,不签订与该条约相矛盾的协议,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安卡拉条约》有效期为5年。条约还对三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合作给予高度重视。
在冷战和集团利益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三国取得谅解,缔结了一个主张地区广泛合作的条约,这对当时的巴尔干地区和欧洲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铁托在评价这一条约时说:“这一纯属地区性条约的缔结是旨在维护独立和确保国内能有和平的发展以及巩固欧洲这一地区的和平……它纯属防御性质。因此,它不威胁任何人,而是一个小的集体安全的工具。”
1954年8月9日,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三国又在南斯拉夫的布列德缔结为期20年的政治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侵略被视为对所有缔约国侵略”。三国从政治合作走向军事合作。
1955年3月2日,三国再次在安卡拉签订了成立协商议会条约。议会下设委员会和全体会议。每个国家派出20名议员,议会的决议以简单多数通过。(www.xing528.com)
这三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结成同盟,开展广泛的合作,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为东方与西方和平共处作出了尝试,树立了榜样。然而,《巴尔干公约》从成立到巩固的这3年,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北约成员国围绕塞浦路斯独立问题发生争论;同时,共产党情报局国家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威胁已减弱,苏南关系得到改善;朝鲜战争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中失利,致使国际环境和巴尔干地区的局势出现缓和迹象。
1955年初,苏东8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在筹划组建华沙条约,即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想阻止南斯拉夫与西方接近,哪怕是使它成为东西方之间的“缓冲区”也是外交上的成功。从1951年起,美国和西欧北约国家则利用南斯拉夫与苏联冲突的机会,向南斯拉夫提供援助,以加强北约的南翼,利用联邦德国、巴尔干、南朝鲜和日本等地对苏联形成军事包围圈,并试图使南斯拉夫脱离社会主义道路。
南斯拉夫清楚地知道,它加入有希腊、土耳其参加的巴尔干公约,已经进入东西方的缓冲地带,也间接地进入了北约势力范围,它生存在东西方的夹缝之中。这时,铁托意识到,如果再继续发展《巴尔干公约》,南斯拉夫有可能偏离社会主义道路。于是,南斯拉夫开始探索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近年来的解密档案显示,在1953年4月《巴尔干公约》刚成立不久,莫洛托夫就质问南斯拉夫“为什么要参加《巴尔干公约》”,并拿的里雅斯特问题向南斯拉夫施压,以朝鲜问题和德国问题换取美国在《巴尔干公约》问题上让步。苏联上述外交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南斯拉夫退出《巴尔干公约》,恢复巴尔干原先划分的势力范围。在苏联看来,《巴尔干公约》是在英美的唆使下签订的,是北约的一个分支,其矛头指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随着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正常化和筹建不结盟运动,巴尔干公约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它形式上从来没有宣布解散,却无声无息地停止了活动。到1961年时,因南斯拉夫已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所以它不可能再留在《巴尔干公约》里面。南斯拉夫学者后来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认为,在东方看来,南斯拉夫已从旁门进入北约的军事政治体系;而西方则看到,南斯拉夫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突破北约的南部防线,它的行为有可能削弱北约的凝聚力。对于东方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美欧外交家们绝对没有想到,半个世纪前北约第一个争取的对象南斯拉夫,后来却成了这个组织东扩和南下的最大障碍。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居然对南斯拉夫发动了疯狂的战争。在北约入侵南斯拉夫联盟的时候,一位南斯拉夫国际问题专家不无讥讽地说,如果不是美欧政治家们目光短浅,南斯拉夫早在1951年便最早进入了今日的欧洲联盟,而在1953年便加入了北约。这对欧美地缘战略家们是莫大的历史讽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