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国与德国:错综复杂的关系

王国与德国:错综复杂的关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大利及其盟友对南斯拉夫王国西部和北部边界的侵略意图迫使王国做出不情愿的选择。这时,南斯拉夫王国是欧洲少有的几个未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南斯拉夫王国对德国的接近还表现在德国资本渗入其各个经济领域,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巴尔干国家则变成了德国工业品的倾销基地。1934年5月1日,南斯拉夫王国与德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

王国与德国:错综复杂的关系

1934年3月,意大利、匈牙利和奥地利在罗马签订协定,结为“罗马三角”。墨索里尼抢先德国,加强了自己在中欧的阵脚,收紧了对南斯拉夫王国的包围圈。意大利试图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孤立南斯拉夫王国。该协议出笼后,王国与匈牙利和奥地利的关系越发紧张。意大利及其盟友对南斯拉夫王国西部和北部边界的侵略意图迫使王国做出不情愿的选择。1934年5月1日,南德签订了贸易条约,加强经济联系。

紧接着,1934年5月中旬,德国法西斯头目之一戈林马上访问贝尔格莱德,其中一项重要使命是瓦解小协约国,其借口是小协约的成员捷克斯洛伐克已同苏联缔结了互助条约。随之,纳粹的宣传品和伪装成旅游者的法西斯分子和团体接踵而来,在南斯拉夫畅通无阻。相比之下,法国的威望和影响不断下降,集体安全的思想已置之脑后。

希特勒德国对南斯拉夫王国的对外政策十分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南斯拉夫王国在纳粹的侵略扩张计划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即它位于从中欧通往巴尔干地区的关键地理位置上。当德国还没有沿多瑙河而下吞并奥地利、控制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时候,南斯拉夫王国的重要作用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选中了南斯拉夫王国作为法国在巴尔干势力圈里的突破口和“薄弱点”。

德国开展了有计划拉拢南斯拉夫王国的活动。在政治方面,纳粹德国声称,它支持建立一个统一而又强大的南斯拉夫王国,并且宣传它来到巴尔干半岛不但不做任何破坏“现状”的事,而且支持南斯拉夫王国修改同邻国的边界。这使贝尔格莱德的君主集团没有把德国看作主要危险,相反却认为意大利是宿敌。

1934年秋,戈林率领德国代表团借参加亚历山大一世国王葬礼的机会,再次造访贝尔格莱德,与帕夫莱亲王举行会谈。

当然,这时南斯拉夫王国的外交政策还没有出现“一边倒”,它仍然希望采取“平衡政策”,脚踏两条船:一方面与法国保持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又与德国友好。

王国的这种目光短浅的政策在米兰·斯托扬季诺维奇政府执政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表面上,该政府在大国的集团政策中保持中立,实际上却一步步把南斯拉夫引向纳粹德国的轨道。斯托扬季诺维奇是德国培养的外交官,他的夫人又是德国人,自然持亲德立场。

1937年10月起,斯托扬季诺维奇遍访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他回国后强调,对南斯拉夫王国来说,最好的政治制度就是德国和意大利实施的制度。帕夫莱亲王也对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恨之入骨,最担心跟苏联接近。所以,当小协约的另外两个成员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支持苏联加入国联,并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时,南斯拉夫王国态度暧昧,拒绝同苏联建交。这时,南斯拉夫王国是欧洲少有的几个未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王国政府还在这一年同保加利亚和意大利签订了“永久友好”条约。这一政策违背了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公约》的原则,被认为是疏远和削弱这两个组织的行为和步骤。(www.xing528.com)

值得指出的是,在德国“合并”奥地利之后,南斯拉夫王国资产阶级执政集团还错误地认为它的旧敌得到了报应,仍然没有看到德国带来的危险已迫在眉睫。所以,当慕尼黑阴谋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没有向受害国提供任何援助,或采取公约规定的任何“共同行动”。这意味着小协约国的自动解散,严重动摇了《巴尔干公约》,使它名存实亡。

南斯拉夫王国对德国的接近还表现在德国资本渗入其各个经济领域,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南斯拉夫王国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这是德国军火工业所竭力追求的。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随着政治上巴尔干国家逐步倾向德国,经济上必然跟它紧紧拴在一起。30年代中期起,德国后来居上,取代法国和英国,在巴尔干国家的对外贸易中独占鳌头。

据南斯拉夫学者的资料,“二战”前夕,德国资本在巴尔干的影响越来越大,已超过了英法资本。同样,德国在南斯拉夫王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也各占一半,使王国成为仅次于亲德的保加利亚,在巴尔干是德国的二号贸易伙伴国。南斯拉夫王国向德国出口牛、猪、小麦矿产以换回铁路客货车辆、机器和桥梁建筑材料。在贸易战的背后,掩盖着大国争夺巴尔干国家加入各自政治军事集团的实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在巴尔干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如:[11]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在巴尔干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当然,表中反映的只是总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至于某些重要的战略原料,德国人更是拼命抢购和掠夺。有资料说,仅1938年,德国一国就收购了南斯拉夫王国出口的全部铝土,占王国铝总产量的92.6%。还有,像南斯拉夫王国的铜,南斯拉夫王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铬,罗马尼亚的石油,都是德国搜刮的必需品。与此同时,巴尔干国家则变成了德国工业品的倾销基地

1934年5月1日,南斯拉夫王国与德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该协定甚至规定,德国购买王国农产品的价格应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以换取王国政府进口德国货物时使用划拨清算(非现款清算)。在1931—1935年,德国只占南斯拉夫王国出口的14.1%, 1936年则接近25.44%,到了1939年已经占到45.9%。

这一切说明,东南欧国家不仅军事上和政治上,而且经济上也完全处于轴心国特别是德国的影响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