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威胁南斯拉夫王国的安全和统一。1939年3月,纳粹德国完全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彻底侵占阿尔巴尼亚。大塞尔维亚主义者为了将克罗地亚的反对派争取到自己一方,准备与克罗地亚缓和关系,做出某些让步。克罗地亚此时的口号是:我们需要“选择命运的自由”。
1939年2月,新任首相德拉吉沙·茨韦特科维奇(1893—1969年)取代斯托扬季诺维奇上台执政。新政府根据帕夫莱亲王的谕令开始与克罗地亚农民党领袖弗拉特科·马切克(1879—1964年)博士秘密会谈。经过6个月的漫长谈判,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8月20日双方达成和解,缔结协议。8月26日,王国政府公布了协议全文,所以又称《8月26日协议》或《茨韦特科维奇—马切克协议》。
根据协议,克罗地亚成为一个新的巴昂辖区,人口为440万,占王国总人口的27%,其中克罗地亚人占74%、塞尔维亚人约占20%、穆斯林约占4%。巴昂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4。该巴昂辖区的面积除克罗地亚外,还包括原来的萨瓦巴昂区和沿海巴昂区,以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几个县。克罗地亚的议会(“萨布尔”)恢复活动,对内部事务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外交、国防、贸易、矿产资源等仍由中央政府掌管,巴昂也由国王任免。首任巴昂是著名政治家伊万·舒巴希奇。克罗地亚巴昂辖区是南斯拉夫王国中唯一享有自治权的行政单位,从而恢复了克罗地亚历史上所享有的重要地位。
协议规定组成一个不同党派的联合政府,对王国政府实行改组。协议签署后组成了新政府,史书上称为“茨韦特科维奇—马切克政府”,茨韦特科维奇继续任首相,马切克任政府副首相。马切克派有5人参加王国新政府,在议会中也争得了相应的席位。反对派中入阁的还有独立民主党、农业联盟和激进党的代表。这就是说,在资产阶级政党的中央集权制和联邦制之间,在进行了整整20年的持续对峙之后,它们在分配权力上互相让步,达成暂时妥协,各得其所。
舒巴希奇和马切克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这个协议是对中央集权体制的突破,是对大塞尔维亚霸权主义的胜利。建立克罗地亚自治巴昂区实际上承认了克罗地亚问题的客观存在,是克罗地亚联邦制思想的胜利。客观地讲,这个协议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双赢的结果。
这个协议得到一些资产阶级政界人物的支持,给人一种南斯拉夫王国整个民族问题有望解决的幻想。但是,这种和解并未解决南斯拉夫王国的民族问题,也没有解决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之间的问题。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克罗地亚的愿望,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当时塞尔维亚共产党人和克罗地亚的乌斯塔沙分裂主义分子都批评这个协议。同时,王国境内的斯洛文尼亚人、波黑的穆斯林以及黑山、马其顿等地也都想成立自己的巴昂区,获得领土自治。(www.xing528.com)
当时处于地下活动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发表声明称:
这不是在解决克罗地亚问题,类似的协议应该包括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这种协议无法解决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现存的问题。《茨韦特科维奇—马切克协议》也无益于瓦尔达尔马其顿,因为它无法指望那些准备同塞尔维亚执政当局合作和牺牲其他民族及社会集团利益的反对派政党。
乌斯塔沙分子攻击这个协议“出卖了克罗地亚人民”,放弃了克罗地亚独立国,而与南斯拉夫同流合污。实际上,塞尔维亚人照样控制着国家的财政、军队、警察和宪兵。
波黑穆斯林对于协议将波黑并入克罗地亚巴昂区不满,认为该协议导致“东正教和天主教一起瓜分了波黑,好像在波黑不存在穆斯林”。
《茨韦特科维奇—马切克协议》对于王国的外交政策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无论法西斯德国还是法西斯意大利都没有借口直接干涉王国的内部事务。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旋即爆发,所以这个协议实际上是短命的,没来得及实施就夭折了。
战争一开始,南斯拉夫王国的民族矛盾和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纷争,又将王国推到了国破家亡的悬崖上。南斯拉夫王国已经成了德意法西斯追捕的猎物,逃脱不了它们的魔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