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19世纪的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中,巴尔干各国人民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所以,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尤其是先进的知识界,先后提出了巴尔干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开展共同的反对外来奴役的思想和计划。其中,19世纪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关于建立南部斯拉夫人联邦和巴尔干联邦的主张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的倡导者们号召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和非斯拉夫居民团结一致,组成一个共同体,反对外来势力的统治,解决彼此间复杂的民族问题。尽管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性质,但它反映了南部斯拉夫人民和巴尔干人民联合的愿望。
但是,这种联合的思想和共同行动的纲领都带有民族主义的因素,甚至体现了欧洲大国和国际组织的不同利益。因而,一个又一个的联合方案是很难实现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联合的愿望落空就是一个例证。
关于建立巴尔干各国平等和自由的联邦国家的思想,首先反映在南部斯拉夫人联合和统一的主张上。它蕴藏着南部各斯拉夫部族和人民深刻的种族根源和共同的历史利益。因此,建立一个南部斯拉夫国家,不仅仅是代表巴尔干地区某个国家内的斯拉夫人的要求,而且反映了全体南部斯拉夫人的共同愿望。
所以在19世纪末,有关南部斯拉夫人统一的方案纷纷出台。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方案,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联合成一个单独的国家行政单位,作为奥匈帝国的第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变奥匈二元帝国为三元帝国。或者在联邦的基础上组成帝国,南部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是联邦内单独的一部分,这样有利于解决巴尔干半岛西部的民族问题。
第二种方案,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为一方,跟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合起来,组成单独的南部斯拉夫国家。既然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是同一个民族,就应该组建成一个国家。
第三种方案,所有南部斯拉夫人,包括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保加利亚人和马其顿人在内,组建为一个独立的巴尔干国家。[4]
建立南部斯拉夫联邦和巴尔干联邦的思想,集中反映在18—19世纪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和主张中。我们可以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扬科·德拉什科维奇
路德维特·盖伊
19世纪20—30年代,产生了联合南部斯拉夫人民的“伊利里亚运动”思想。这一运动主要在克罗地亚境内展开,它的思想也在该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伊利里亚运动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实现所有南部斯拉夫人文学语言的统一,以便服务于日后的政治统一。该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扬科·德拉什科维奇(1770—1856年)于1838年在《致伊利里亚儿女们的话》一文中,提出了“大伊利里亚”计划,包括从亚得里亚海到多瑙河的所有南部斯拉夫各国,甚至还包括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部分地区。未来它还会将部分非斯拉夫民族的土地也纳入其版图。
伊利里亚运动的另一位思想家是路德维特·盖伊(1809—1872年),他将该运动扩大到复兴克罗地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主张成立统一的文化团体。1835年他创办了《克罗地亚马蒂察报》。后来,该报成了一个文化组织。伊利里亚主义者认为,只有伊利里亚思想和伊利里亚人才能联合南部斯拉夫人,否则,任何一个南部斯拉夫民族或国家都无法获得解放。如果南部斯拉夫人民不结成联盟,也就无法独立生存。
伊利里亚运动是克罗地亚走向未来的一座路标,在南部斯拉夫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运动在斯洛文尼亚得到广泛开展,在波黑和黑山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强调克罗地亚在南部斯拉夫人联盟中起领导作用,所以它同塞尔维亚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发生了碰撞。塞尔维亚资产阶级当然不会接受南部斯拉夫人统一到克罗地亚的伊利里亚运动中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联合南部斯拉夫人的方案。(www.xing528.com)
伊里亚·加拉沙宁
伊里亚·加拉沙宁(1812—1874年)曾任塞尔维亚公国的首相和外交大臣。1844年,他撰写了名为《略图》的书。这是塞尔维亚统一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第一份国家文件和秘密计划。该计划将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国家,拟包括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阿尔巴尼亚北部,并将同保加利亚保持一种特殊的联系。
加拉沙宁意识到,当欧洲存在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沙皇俄国和奥地利的时候,塞尔维亚国家不可能很快扩大为一个强盛的南部斯拉夫国家。他认为,必须按步骤和分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其主要思想和策略都反映在他的《略图》中:(1)塞尔维亚是一个小国,但不会袖手旁观,而应该支持巴尔干其他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运动。因此,塞尔维亚的政策将会成为南部斯拉夫共同支持的政策。(2)塞尔维亚应该成为强大的南部斯拉夫国家的中心,它在土耳其人到来之前曾是一个大国,因而这一主张应被视为恢复历史的权利。(3)需要阻止俄国向保加利亚施压,但塞尔维亚努力的主要方向是放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阿尔巴尼亚北部和黑山这条线上,以确保新成立的国家拥有出海口。(4)上述地区必须统一在一个王朝,即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之下。
巴尔干的斯拉夫人统一在塞尔维亚的旗帜之下,这是一项国策。为此,加拉沙宁在巴尔干各地的斯拉夫人中建立秘密组织,派出宣传员,为发动起义和成立联邦国家作准备。他几乎同所有巴尔干民族运动取得了联系,并就结成巴尔干联盟达成了共识。1866年9月,塞尔维亚与黑山结为同盟;1867年8月,塞尔维亚同希腊结盟;次年1月塞尔维亚跟罗马尼亚结成同盟;1867年,塞尔维亚还同侨居国外的保加利亚革命委员会详细制订了成立“南斯拉夫帝国”的计划,通过协商双方甚至就共同的议会、首都(未确定地点)、君主、立法、国旗及货币单位等达成了共识,但强调双方应保持两种语言文字和拥有各自的行政机关。
与此同时,加拉沙宁于1866年9月还同克罗地亚民众党达成建立一个既独立于奥地利又独立于奥斯曼土耳其的南部斯拉夫国家的协议。
显然,加拉沙宁要建立的巴尔干联邦国家是以塞尔维亚称霸为目的的,而不是要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联邦。他的这一计划和思想反映了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欲望,对后来的塞尔维亚外交政策影响甚大,也对南部斯拉夫的联合设置了障碍。
斯维托扎尔·马尔科维奇(1846—1875年)是19世纪下半叶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家,是继希腊里加斯之后的另一位巴尔干联邦的积极倡导者。
马尔科维奇出身于塞尔维亚一个小官吏家庭,中学毕业后,先后去俄国彼得堡工学院、瑞士苏黎世工学院学习,受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西欧革命工人运动思想的影响。1870年回国时,正值塞尔维亚和南部斯拉夫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时期。他于1871年创办了巴尔干半岛上第一份社会主义报纸《工人报》。1872年,他在其主要著作《东方的塞尔维亚》一书中,力图从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解释塞尔维亚从1804年起义至1872年的社会变化和历史,并提出了反对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争取塞尔维亚和巴尔干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纲领。
马尔科维奇具有他同时代巴尔干其他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共同特点,即他不仅是炽热的爱国主义者,而且坚决地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在他看来,一个国家赢得解放仅仅是整个自由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对整个塞尔维亚人民来说,除了巴尔干半岛的革命以外,别无其他出路。所以,塞尔维亚以及其他南部斯拉夫人民和巴尔干其他国家人民想要解放与独立,重点在于赶走巴尔干半岛上的三个主要敌人: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在于推翻本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为此,他热情宣传巴尔干各民族应该友好相处,建立巴尔干联邦共和国的想法。在这个联邦中,各国人民都是平等的一员,并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他指出,巴尔干半岛是民族的“万花筒”,保加利亚人、希腊人、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瓦拉几亚人等,都不会加入塞尔维亚王朝,而应建立“一个自愿的自由联邦,作为各国人民自愿联合的联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巴尔干各国团结起来,摆脱大国的控制和奴役。
但是,巴尔干独特的种族关系是实现巴尔干联合的障碍。以南部斯拉夫人为例,他们的人种、语言、风俗、习惯都非常接近,但又不属同一个民族,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一些地区,像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达尔马提亚、伏伊伏丁那等民族混居情况严重。而且,巴尔干的民族复兴过程几乎是同一时期进行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地的民族意识都很强烈,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会都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各地区开展民族解放运动的目的,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各自的打算。那些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率先获得独立的国家,不是去帮助尚未独立的地区,而是盘算着如何扩大自己的版图,去瓜分仍处于异族统治下的毗邻地区。
这样,在巴尔干的联合还没有成为时代主导思想的情况下,巴尔干国家的保守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欲望便占据上风,共同行动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很难变成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