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的《柏林条约》签订之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根据《柏林条约》第25条和有关法律仍属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由奥匈帝国占领。这为奥地利吞并波黑和向巴尔干腹地渗透打通了道路。条约规定奥匈的占领期为30年,实际上奥斯曼土耳其已失去了对波黑的任何主权。
奥匈当局视波黑为“哈布斯堡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立即派来了大批军队驻守,并委派大量行政人员管辖波黑的各个部门,以防奥斯曼土耳其卷土重来或被塞尔维亚占领。
奥匈帝国的到来,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波黑4个世纪的封建统治,为该地区的“欧洲化”和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奥匈帝国在波黑建立了一整套便于统治的军事、行政和政治制度。帝国的财政大臣兼任波黑的最高行政长官将波黑的海关与奥匈帝国的海关融为一体,宣布该地区的公民为帝国的臣民,并将行政首府设在萨拉热窝。
这时,波黑居民分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他们分别信仰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据奥匈当局进驻波黑后所进行的人口调查资料,当时穆斯林占总人口的38.73%、东正教徒占43.88%、天主教徒占18.3%。而根据1910年的人口普查,波黑地区的总人口约为190万。这种种族属性和宗教信仰比例关系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到今天。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历史、宗教、文化和思想上的区别,在反对共同敌人奥匈占领当局的斗争中无法团结一致。塞尔维亚人希望回到自由的塞尔维亚王国;克罗地亚人期待克罗地亚统一,继续留在奥匈帝国;穆斯林则怀念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的辉煌。
治理波黑达20年之久(1883—1903年)的本亚明·卡拉伊总督是一位匈牙利人,学识深湛,执政开明。为了巩固占领当局的社会基础和缓解民族矛盾,卡拉伊按照欧洲文明的标准,提出建立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波斯尼亚民族”,试图为这个民族制定国旗、国徽,用基里尔字母代替拉丁字母。但这一计划遭到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特别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强烈反对,不久就流产了。卡拉伊还从帝国的其他地区迁来大量的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波兰人、意大利人、捷克人等,借此改变这个地区的宗教和人种状况。到1909年,外来移民达到了3万人。1889年,卡拉伊在萨拉热窝修建天主教堂和创立宗教学校,以削弱波黑地区的塞尔维亚民族意识。(www.xing528.com)
在经济方面,奥匈占领当局进行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随着大量行政管理人员的到来,工程技术也被带到了波黑这个历史上较为落后的地区。新政权在波黑修建公路桥梁,还专门铺设了窄轨铁路,使萨拉热窝人口迅速增加,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一批工厂也开始投入生产,主要是木材加工和采矿业。当然,波黑占主导地位的部门仍然是农业。据统计,到1910年还有86%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民长期以来遭受奥斯曼土耳其大封建主的奴役和剥削。1905年,奥匈占领当局为安抚农民,开始实行统一的什一税。农民们根据最近10年年平均收获量的1/10交地租,人身获得自由。
1908年夏,土耳其青年党人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决心推翻以阿卜杜尔·哈米德二世为首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受这场革命的影响,波黑的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上书奥匈占领当局,要求实行宪政;克罗地亚人则要求将波黑尽快并入奥匈帝国。维也纳宫廷担心土耳其和巴尔干局势的发展损害自己的利益,于1908年10月7日宣布兼并波黑。两年后,波黑建立了议会,通过了宪法,它的各个部门由奥地利和匈牙利共同控制,失去了任何内部政治自治权。波黑实际上成了奥匈帝国内的第三个国家,但却处于无权的地位。
波黑的状况引起境内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居民的强烈不满,尤其是波黑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提出波黑的自治问题,而是要求脱离奥匈帝国,同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一起,建立共同的南部斯拉夫国家。这一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遭到了奥匈当局的无情打击,也未能唤起波黑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的广泛同情和支持。于是,他们被迫走上了运用个人恐怖手段的道路。1910年6月15日发生了大学生鲍格丹·热拉伊奇行刺奥匈驻波黑总督马里扬·瓦雷沙宁将军未遂事件,此后,又出现了几起谋杀案。这一切都推动了“青年波斯尼亚”组织的最终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