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同探索伦敦与世界各地

一同探索伦敦与世界各地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第三季低调收官的情况下,《老友记》第四季在伦敦以高调的方式赢得满堂彩。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还有经典的《知识竞赛》,甚至还有人将它列为《老友记》中最经典的一集。菲比怀孕的情节要出现在第四季的季中,毫无疑问,她需要做体外受精手术。值得庆幸的是,库卓的怀孕过程很顺利,在第11集中,菲比去医院接受胚胎移植手术。这意味着拍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拍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

一同探索伦敦与世界各地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人不懂英式幽默”。美国人比较敏感,英式幽默过于晦涩难懂。美国人的幽默感就像好时巧克力一样甜蜜简单。很难说清楚这种差别源于什么时候,可能介于宗教改革和瑞奇·热维斯出生之间的某个时间点。总之,这是美国人和英国人之间最显著的文化差异之一。热维斯曾说过:“美国人性格直爽,有话直说。我们英国人不到迫不得已,绝对不会说真心话。”

这个文化特点在“多愁善感”的《老友记》中体现得尤其到位。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就算在今天,《老友记》仍然深受英国观众的喜爱。这部电视剧在剧终之后,剧集重播紧随其后。即使在2015年,重播时的收视率仍呈上升态势。

《老友记》于1995年春天登上英国的电视荧屏后,立刻大获欢迎。1997年,考夫曼、布莱特和克莱恩计划筹备第四季,英国民众对该剧的喜爱近乎狂热,现在似乎是尝试新事物的最佳时机。在第三季低调收官的情况下,《老友记》第四季在伦敦以高调的方式赢得满堂彩。

该剧有机会掀起新一轮浪潮。经历了第三季的低潮后,第四季的火候恰到好处,不仅打造了《老友记》中经典的《水母事件》和《假派对》,还铺设了有趣的故事线,比如菲比代孕、钱德勒和乔伊与凯西的三角恋,以及非常经典的《钱德勒去也门》。莫妮卡在第四季中“身体力行”,为我们带来了从1到7的女性“性感带”现场教学,还有后来成为乔伊口头禅的“你最近怎么样?”。这些情节都发生在“伦敦游”之前,而到了伦敦之后,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还有经典的《知识竞赛》,甚至还有人将它列为《老友记》中最经典的一集。无论如何,这一集不仅创造了电视喜剧历史上的收视率奇迹,同时也是观众公认的必看单集之一。

丽莎·库卓发现自己怀孕后,剧组铺设了这个“有名无实”的情节,一直持续到秋歇。虽然刚怀上不久,但她立刻告诉了考夫曼和克莱恩,她知道他们需要时间想对策。克莱恩后来解释说:“我们不想再拍一部女主角穿着大衣拿着包放在肚子前面挡着的电视剧了。”因此,他们向库卓提议:菲比将成为弟弟弗兰克和他妻子爱丽丝的代孕妈妈,因为爱丽丝年纪比弗兰克大(1),并且正在想办法怀孕。刚开始,库卓有些犹豫,她告诉制作人:“我现在刚怀孕。我知道情节对故事很有帮助。假如我的怀孕过程并不顺利,我的角色会困在一个孕妇上。但愿一切顺利。”在与考夫曼商量之后,他们继续坚持这个想法,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会有其他解决办法。菲比怀孕的情节要出现在第四季的季中,毫无疑问,她需要做体外受精手术。值得庆幸的是,库卓的怀孕过程很顺利,在第11集中,菲比去医院接受胚胎移植手术。

经典的《知识竞赛》也出自这一季。这个故事情节源于现实生活,吉尔·康登和艾米·图明·斯特劳斯共同创作了这一集,他们当时正在和团队其他成员构思剧情,突然就想到了“谁最了解谁”的竞赛。联合制作人赛斯·柯兰德认识一群编剧,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共同住在一幢房子里,他们曾经举办朋友圈琐事竞猜比赛,亲自制作了“危险边缘”风格的游戏板。《老友记》的编剧们马上开始构思细节,并提出有可能的问题,让乔伊和钱德勒对战瑞秋和莫妮卡。编剧们甚至提高了门槛,加入了终极赌注:如果女生们赢得比赛,两个男生将被迫抛弃小鸡和小鸭;如果男生们赢了,他们会得到莫妮卡和瑞秋的公寓。鉴于这个原因,编剧们放大了比赛的情节,使剧情更饱满、更详细。

此外,布莱特一直想方设法让出品尽可能简单。首先是因为角色分散,并且需要额外的布景和演员,拍摄早期已经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他们发现观众们最喜欢的场景就是六个主角出现在咖啡馆或家里,就像第三季的经典集《没人准备好》。这个室内竞赛的想法非常棒。但是直到实际拍摄的那一天,布莱特和其他人才真正意识到它有多精彩。

在拍摄的那天晚上,观众从一开始就被迷住了,录影棚内的笑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被菲比的故事吸引了,迫切地想知道她是否怀孕了。这个赌注没有风险,毕竟这是《老友记》,但是代孕对于情景喜剧来说是一个并不寻常的情节,她也有可能无法成功怀孕。虽然比赛的结果有无数种可能。故事节奏开始很慢,瑞秋从杂货店购物回家,而乔伊和钱德勒试图猜测她买了什么。从这时候开始,故事就像滚雪球,节奏越来越快,最终变成了一场高风险竞赛,当观众们终于跟上节奏时,布莱特说:“每个人都坐得不安稳了。”

布莱特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对现场情形做了记录。现在,这已成了情景剧拍摄时必不可少的步骤。相比其他情景喜剧,《老友记》极其看重观众的反应,尤其是现场观众。编剧们把剧情编出来,但是真正决定剧情好坏的是观众。如果一个包袱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编剧们会聚在一起,现场重写剧本。主演们会读几句台词,并且弄清楚效果最好的是哪几句。如果台词让观众感到不快或无聊,他们会现场修改剧本并重拍。只要有必要,他们会像这样一遍遍不断尝试。这意味着拍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拍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有时候甚至会用一个清醒的观众替换另一个昏昏欲睡的观众。有时制作人会在拍摄间隙询问观众的意见,让听懂了笑话的观众举手。在某种程度上,克莱恩希望“取悦观众的手段能够奏效”。更重要的是,用新鲜的方式取悦观众。考夫曼发现,《老友记》观众们的理解力越来越高,他说:“面对刻意制造的笑料,观众也会笑出声,因为他们非常了解剧中人物,观众的表现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料。”如果史威默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舞台上,还没等他开口打招呼,观众们已经笑出了声。

随着这部剧的热度越来越高,编剧的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他们要达到观众的期望,而不是刻意迎合观众口味。观众们不仅熟悉《老友记》,而且对这部剧有感情,对于整部剧的节奏和基调非常了解。在第四季的某一集中,瑞秋向约书亚主动求婚,对方只和她有过四次约会,瑞秋此举是为了抢先罗斯一步,此时罗斯刚与艾米丽(海伦·巴克森戴尔饰演)订婚。行事荒谬的瑞秋本该是个很搞笑的剧情设置,但是在最初的剧本中,瑞秋求婚的场景被安排在罗斯宣布订婚之后,这一切立刻从喜剧变成了悲剧。观众们为瑞秋感到伤心,不忍心笑话她。编剧们很快意识到他们无法扭转目前的局面,决定按照原订计划继续拍摄,但是把这个情节移到了下一集,让瑞秋和观众们有时间平复情绪(2)。考夫曼解释道:“我们必须相信观众对剧情效果的判断力。”

这也是这一集大获成功的原因。康登和斯特劳斯的剧本浓缩了《老友记》中的所有最经典最纯粹的元素:不需要特效,加入少数明星客串,再把故事的场景放在莫妮卡公寓。《知识竞赛》汇集了最核心的角色,只有主角六人,相互比拼谁才是最合格的朋友。随着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笑料的质量和频率也随之增加。这一集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很轻松。但是根据克莱恩回忆,他们当时拍摄了大量问答竞赛的镜头,尽可能达到最大的“笑果”。没等观众们反应过来,女生们已经输掉了公寓,他们真的要交换公寓了!这可不是噱头,这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节真的发生了。经过了前20分钟的剧情“洗礼”,这个结果似乎并不荒谬。男生们骑着大白狗雕塑驶入新公寓,“笑果”依然。

这一集的内容还涉及代孕、不孕症和试管婴儿。这一集之所以成为《老友记》中最具有标志性的一集,是因为它不仅带来了高质量的喜剧效果,同时制造了扣人心弦戏剧效果。在情景喜剧带来的喧闹中,现实生活也在同时上演,最终,菲比的故事更胜一筹(3)。这集接近尾声的时候,菲比走出卫生间,打断了交换公寓的闹剧,宣布了成功怀孕的消息。那一瞬间,主角们忘记了知识竞赛,打闹也停止了,所有人围成圈拥抱菲比。一如往常,友谊最重要。

团团抱和小宝宝,没有比这两者更真诚的东西了。即便如此,老友们还“席卷”了英国,获得了和在美国一样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英国年轻人的观念。托比·布鲁斯说:“当时的人们都有同样的想法,亲情的力量不复存在,现在最重要的是友情。”现在,布鲁斯是电视剧编剧兼开发主管,《老友记》进入英国的时候,他只有十几岁,生活在伦敦。当时美国电视产业正在想方设法吸引X世代,而英国电视业尚且没有完全接受这种全新的文化潮流,当时,电视机在英国也不如美国那么普遍。当时唯一能与《老友记》相提并论的英国电视剧是《淘气男人》,布鲁斯解释道:“这部剧就像英国版《老友记》。”《淘气男人》同样讲述了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住在相邻的公寓里,但是光从名字就能判断,这部剧的风格更加粗俗。这部电视剧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流行的“少男文化”。这部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它的成功局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风潮和观众群。而《老友记》的成功不受这些因素限制。“《老友记》具有普遍意义,”布鲁斯说,“它不仅让你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同时又会把你带入时代的大环境中。”他还说:“这也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了不起的东西。”

1998年3月,《老友记》主演和大部分剧组人员飞往伦敦拍摄《罗斯的婚礼》,这是第四季的最后一集,罗斯和英国女友艾米丽的远距离闪电式恋爱故事即将达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条故事线因为演员本人怀孕而进行了调整。拍摄期间,巴克森戴尔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虽然艾米丽不是常驻角色,但她原本的出演时间更长。预产期临近意味着整个剧情要加快进度,对此巴克森戴尔没有任何意见(4)。她在英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老友记》为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曝光率。几年后,她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我甚至没办法出门买牛奶。说实在的,我哪儿也去不了。我根本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巴克森戴尔很快意识到,她无法适应《老友记》和好莱坞带来的声望,这些都远远超出她的预料。她说:“在美国,你必须出人头地。”巴克森戴尔深知自己并没有好莱坞需要的“勃勃野心”。回到英国,她可以安心做个女演员,不必抢破头做明星。她不需要靠《老友记》养活自己,而过度的曝光率会让她无法正常生活。

1998年,《老友记》剧组抵达伦敦,粉丝们也全体出动,他们涌进城区,其中一些人来自几百千米外的地方。库卓的戏份已经在美国拍完了,她的角色怀着三胞胎,不能坐飞机。但是,其他戏份需要在伦敦城区或青春泉片场进行拍摄,剧组还需要在热门景点或街头取景拍摄。不管拍摄进行到哪里,粉丝们总能找到剧组。后来他们才知道,当地广播电台一得到小道消息,就会向公众广播剧组的行踪。布莱特回忆称:“我们就像电视剧版‘披头士’,当时有一场戏,史威默、考克斯和巴克森戴尔都在,四周围了1000多人,我们拍摄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尖叫。”一位警官把布莱特拉到一边,告诉他或许应该休息一会儿,粉丝们只要拍到照片肯定就会离开。他让演员暂停拍摄,并和粉丝们合影,令他意外的是,这个办法真的奏效了。尖叫声消失了,粉丝们开始拍照留念,之后很有礼貌地让剧组继续拍摄。布莱特说:“他们只不过想拍张好看的照片。”很多事情在伦敦变得不一样。

但是,《老友记》没有变,不管是效果还是拍摄方法。伦敦特辑也有许多明星客串,比如英国观众熟知的詹妮弗·桑德斯和休·劳瑞,还有一些不那么被观众熟知的名人,比如维珍航空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和约克郡公爵夫人萨拉·弗格森。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戏份都不多。客串明星带来了不错的效果,甚至连公爵夫人都发现她的人气变高了。她和安德鲁亲王离婚后,一度成为各路小报攻击的对象,但是观众们看到她在《老友记》中和乔伊一起戴着傻乎乎的大帽子之后,逐渐喜欢上了她。她说:“当时我一直是英国国民抨击的对象,《老友记》的出现为我带来了不小的安慰。”

不过本集最劲爆的内容没有任何明星客串,却收获了电视剧史上观众最热烈、最长时间的反应。克莱恩回忆道:“我们在床上发现莫妮卡和钱德勒的那一幕,现场疯狂尖叫了大约两分钟,两分钟里只能听到尖叫声。”

让莫妮卡和钱德勒走到一起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任何一对主角进入恋爱关系都会打破成员间已有的良好平衡关系。并且,和罗斯与瑞秋不同,两人之间不曾有浪漫的过去,没有暗恋,也没有任何情感积累——除非事实并非如此。

回顾前几季可以明显看出来,编剧早就考虑让他们在一起了。他们一步一步抛出细微、偶然的暗示,然后迅速把两人埋入故事里、妙语间,或是更突出的浪漫纠葛中。有罗斯与瑞秋不间断地发展,他们很容易被忽略,但莫妮卡与钱德勒的爱情种子早在第一季就被种下了。在《身世》一集中,当莫妮卡想要一个孩子时,钱德勒如此回答:“这样吧,要是40岁的时候我们都没结婚,你说我们俩生一个如何?”第三季里,他直言要做她的男朋友,我们还来不及知道他是不是认真的,莫妮卡便一笑置之。随后,她用大段时间解释他们绝不可能在一起的原因(主要因为他们是如此要好的朋友),甚至把观众们也都说服了。或者可以说,观众们至少应该被说服。在此之前,《老友记》从不在感情上含糊。某些时候角色可能并不开窍,但观众们永远知情。典型的例子有:瑞秋遇到她的坏男孩(保罗)、离开的爱人(理查德)、钱德勒的珍妮丝以及“龙虾说”。在任一场景下,结果都很清晰。我们都知道罗斯与瑞秋命中注定,尽管他们很多年都没有在一起。没有人等着看莫妮卡和钱德勒开花结果,因为他们之间看不出什么。(www.xing528.com)

第三季的《昔日重现》是个例外,他们两人的亲密拥抱持续的时间稍微长了些。有那么一刻,似乎有事要发生,但随后钱德勒像往常一样用笑话打破了气氛。《〈老友记〉传说》中说,该集是专门用来考量观众对不同情侣组合的反应的——莫妮卡与乔伊、罗斯与菲比、钱德勒与瑞秋。结尾钱德勒与莫妮卡的瞬间十分短暂,又与之前的狂闹(即罗斯与菲比在台球桌上撕扯衣服)形成对比,以至于被完全忘记了。回想起来,这像是传递给观众的一个巨大而久远的信号,但是在那一集的情景下,这更像是一个恶作剧。

这就是在伦敦时两人的感情被揭穿时令人吃惊——受欢迎的那种——的原因。钱德勒和莫妮卡不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明显的情侣,但编剧也为此打足了基础,使得这一结合不显得违和(5)。这一扭转完成得很完美。

最终集于拍摄后两个月播出,幸好在伦敦的策略似乎奏效了。英美两国观众一同收看;批评家们好像并没有被明星与皇室成员的客串困扰——但愿是因为该集剧情扣人心弦的程度超过了客串举措的惊险程度:钱德勒和莫妮卡在一起?!罗斯喊了瑞秋的名字!一些英国评论家理所当然地对于英国人被描写为一群沉闷、缺乏幽默感、“如果不是因为美国人的帮助只能说德语”(6)的势利小人而不满。但是,即便如此,这部剧在海外的人气也并没有减弱。什么都不能阻挡《老友记》——感伤的故事不能,弗吉(公爵夫人)不能,甚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及也不能。就算《老友记》表现得像一位喧闹的游客,它仍然是来自美国的优秀剧集。

《老友记》的影响范围同样也在增长。当时,该剧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播放,包括巴西、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瑞典及大多数西欧国家。最终,这个数字增长至135个。许多国家迅速制作了自己的“《老友记》”,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印度的《你好,朋友》持续时间不足两年,而西班牙的《七人行》则成为西班牙最长寿的喜剧之一。

走出美国,《老友记》效应同样发展到了荧幕之外。伴随该剧出口的是咖啡馆连锁店的相继涌现(彼时星巴克还未席卷全球),即便在传统茶饮市场也是如此。萨哈尔·哈希米,伦敦咖啡共和国的共同创始人说,刚开始营业时,“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在这个国家,大家都游走于酒馆而非咖啡馆。伦敦咖啡共和国的第一家店在1995年开张,正是《老友记》来到英国的那一年,很快顾客们便注意到了。“我们以‘《老友记》式’咖啡馆闻名。”哈希米说道。印度的“每日咖啡”(Café Coffee Day)始于1996年并迅速扩展到超过1000家门店。在这之前,咖啡只在某些印度南部地区较为常见,自英国统治以来,茶才是这个国家的主要饮料。但现在,另一股强劲的西风穿过电视屏幕进入了印度。

有些人将《老友记》视为一缕新气息,记者肖伊布·丹尼亚尔认为该剧帮助印度摆脱了“殖民阴影”。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入侵,他在2014年写道,但是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广泛欢迎。“学校里几乎所有人都在看《老友记》。”他回忆道。成长过程中,他和同龄人一同接受了该剧里的美国语言,也接受了有关约会与性爱的开放。“事实上,”他写道,“《老友记》可能是印度对性的态度转变的最大原因。”

丹尼亚尔显然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转变,但是,这当然不能代表所有印度人——这个国家对婚姻与性爱有他们自己的受历史影响的复杂价值观。电影制作人帕洛玛·索尼同样在印度看《老友记》长大,她直言对其影响的担忧。在2018年的一则视频中,她指出《老友记》中充斥着性别歧视和糟糕的关系模式。“我怕像《老友记》一样的剧集会将负面的刻板印象合理化,给它们刻上来自美国的赞成意见。”索尼说道。

在其他国家,这部电视剧中对美国年轻人生活的刻画也面对着不同程度的兴奋与忧虑。事实上,越多人喜爱《老友记》,这个问题就越紧迫:《老友记》效应是好事吗?如果是好事,那究竟对谁来说是好事?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友记》效应很强大。丹尼亚尔这样的年轻人在“每日咖啡”排队便是最好的证明。他写道:“《老友记》能让茶为其让路,这是其深远影响的另一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印度人仍然喝茶(且至少有些美国人也不喝咖啡)。单凭《老友记》一己之力便促成当代咖啡文化的兴起,这一说法与事实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老友记》引发的潮流(除了瑞秋之外)其实很少,但它将无数潮流捡起并放大,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时尚或许是《老友记》效应的最典型例子。“《老友记》证明,不是只有《时尚》封面上的东西才叫时髦,”时装史学家金伯利·克里斯曼-坎贝尔说,“它很好地记录了真正的时尚。”有非常多注重时尚的电视剧(如《飞越比弗利》)与电影(如《独领风骚》)为角色选择的服装是设计师造型的低端版,而《老友记》则展示了“真实”服装的高端版。它跳过那个时代最极端、最特定的潮流(如垃圾摇滚或哥特),一直保持休闲风格:短款T恤、卡其裤、黑色系带连衣裙以及从不间断的牛仔裤配球鞋。坎贝尔说,六位角色的造型也略微不同,“就算你无法认同所有人的风格,也至少会认同其中一个”。不过,你无法在《时尚》封面上描绘出他们任意一位,也许在GAP广告里还可以。

但是,在1999年,他们的服装造型登上了法国时尚杂志《虹》。以“让我们做朋友”为题的跨页中,六位模特(三男三女)与主演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拍照的布景也受该剧启发:一张照片中,模特们站在一张足球桌旁;另一张照片中,他们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爆米花;几张照片中,模特们在玩美式足球(显然是在一个欧洲足球场上)。虽然看起来是一个高端时尚拍摄,但模特们穿得就像《老友记》里那样:T恤、人字拖,甚至钱德勒式的经典毛衣背心。

纽约大学服装研究主任南希·迪尔在《现代时尚史》一书中引用了这张照片,用来证明《老友记》对全球时尚产业的影响。她说:“休闲化逐渐发生了。”随着该剧传播至新的国家,整个西方世界突然开始打扮成20多岁的半失业美国人,在咖啡馆里闲逛。迪尔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些魅力四射的主演们推销了这种形象,“时尚远不只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方式,是手势,也是人们的行为方式”。

但除了那些短款T恤和摩卡奇诺(摩卡+卡布奇诺),《老友记》也推销了其他东西。这便是美国——具体来说是纽约的思想。“纽约从不过时,”迪尔说,“但是《老友记》《宋飞正传》,还有《欲望都市》——他们确实对纽约年轻人的时尚贡献颇多。某种程度来讲,他们消除了有关纽约遥不可及、过分精英、过分昂贵的想法,以及所有这类事情。不过,在这些电视剧中,纽约被描述成了一方乐土。”

(1) 我甚至不想深究弗兰克和爱丽丝的关系,因为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弗兰克还是高中生,爱丽丝是他的家政课老师。

(2) 你会发现瑞秋在《匆匆忙忙》和《婚纱》两集中的装扮一样,造成了瑞秋穿同一套服装的假象。

(3) 本集导演布莱特表示,在这一集中,他最喜欢的场景不是“知识竞赛”,而是菲比在医生办公室与胚胎对话的场景。他后来解释道,他和妻子一直受不孕症困扰,他们经过多年努力,终于通过试管授精成功怀孕。他说:“现在看来,有勇气回想过去那段日子,并且付诸一笑,真的很神奇。”

(4) 史威默也想尽快结束这条故事线。几年后,他表示,在关于角色的众多故事线中,这条故事线是他最想修改的。“我本人不希望罗斯再次经历结婚和离婚,”他告诉《电讯报》记者,“这条感情线本身就很奇怪,这么快就和一个人闪婚,后来又和瑞秋复合,这一切太夸张了。”

(5) 他们和剧中其他情侣并不一样,但现在暂且不提。

(6) 此处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给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