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去历史与当代观众的联系

过去历史与当代观众的联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今天的普通观众来说,张之洞与武汉的这段历史虽然也有一定价值,但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还远远算不上重要。张之洞与武汉的这段历史相隔一百多年,虽不算久远,但也已经让很多观众感到陌生了。如果我们能从上述两点展开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展览的整体叙事,就是从一个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导出了与当代相关的话题,历史与今天就被联系在一起了。

过去历史与当代观众的联系

一个历史主题的展览如何成为当代人喜爱的展览?严格意义上讲,几乎所有的历史类主题博物馆都会面对这个问题,但问题的具体性质却各有不同。对那些拥有珍贵文物藏品的博物馆来说,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古代的文物更好地呈现与解释给今天的观众,从本质上说是个“翻译”的问题;如果一个博物馆拥有充足的内容,策展时就要花更多心思来选择适合的展品,创建展览的内容结构——主要问题也就变成了如何“编辑”。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所面对的问题与这些博物馆都不太一样,因为它既无珍贵文物要去阐释,也无足够的现成内容来组织安排,我们既要解决“呈现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呈现”的问题。在这里,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写作”问题。

对今天的普通观众来说,张之洞与武汉的这段历史虽然也有一定价值,但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还远远算不上重要。如果我们只是把这段历史讲述得很通顺、很具体,对观众的吸引力肯定不够,因为极少有人愿意专门去博物馆听一堂枯燥的历史课。事实上,这个问题跟我们如何创作展览有关: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展品为中心、以阐释为基本逻辑来思考展览,把展品当成是展览的主人,把观众当成是展览的客人(过去的博物馆观念中一直把展厅视为藏品库的延伸),观众参观展览则被定义成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如今,就连学校这样的正统教育机构都在反思由老师向学生单向讲述知识是否有效,更何况是博物馆呢?如果我们能反过来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待展览,就会发现关键之处并不在于展览“讲述”了什么,而是观众从中“得到”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研究展品,同时也要了解今天的观众,把两者贯通起来思考,才可能让展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张之洞与武汉的这段历史相隔一百多年,虽不算久远,但也已经让很多观众感到陌生了。历史之所以对后世有价值,是因为后人可以以史为鉴,所以站在观众的角度,从展览中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只是一方面,从历史中读出对今天有益的启示更为重要。作为展览的创作者,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这段历史中挖掘出足以与今天这个时代形成共振的话题。只有这样,以历史为鉴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www.xing528.com)

在对历史资料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点对今天有着清晰的现实意义:一是在武汉的十九年里,张之洞带领他的团队以工业化为先导,把武汉从一座前现代化城市转化成了一座近代化城市(现代化城市的雏形),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直到今天,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还在继续,当年的这段近代化改革对现今中国社会与城市发展有着巨大的参照和反思价值;二是张之洞本人作为那场城市近代化改革的领导者,当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如何?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的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这些过程与体会对今天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如果我们能从上述两点展开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展览的整体叙事,就是从一个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导出了与当代相关的话题,历史与今天就被联系在一起了。

为了帮助观众能够更自然地进入这段历史的语境,我们将展览中的表述、呈现与体验方式从“文言文”转成了“白话文”,并尽量注意从当代人的观察视角出发来进行书写。首先,无论是展区的话题与标题,还是展览中出现的其他说明文字,都采用符合今天语言习惯与认知方式的表述,在部分展区还“邀请”观众参与判断和进行对话;其次,我们尝试在部分展区营造第一人称的视角,如观察城市管理时是监控的视角、参观监狱时是狱卒的视角、体验张之洞面对时局艰难时就变成了张之洞本人的视角等。通过这些类似戏剧体验的设计,观众也更容易进入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就像德国著名戏剧家席勒所说:“一切叙述的体裁使眼前的事成为往事,一切戏剧的体裁又使往事成为现在的事。”最终,通过话题的古今共振、多元化的观察视角和适合今天观众的叙述方式,一个历史主题的展览也就成为一个为当代人而做的展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