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价机制的概念与选择原则浅析

定价机制的概念与选择原则浅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机制设计的选择要遵循交易费用最小化原则。

定价机制的概念与选择原则浅析

若一种过程或方法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出一定的指导作用,则这种过程或方法就叫作机制。因此,定价机制即价格指导方式,反映了价格的调节在市场供求中的调整作用。一般来说,定价机制主要体现在定价形成机制、定价约束机制和定价调控机制三个方面。

2.4.1.1 产权交易定价的形成机制

显然,产权交易的整个定价机制包含的内容很广,设计步骤也很多。但总体而言,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定价机制的起点,也是其核心内容,构成了产权交易定价机制的形成主体。定价主体在定价形成机制中具有主导作用,它的主要职责在定价的形成、制定、调整和决策。当然,不同的定价形成主体将会产生不同的定价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定价体系。

2.4.1.2 产权交易定价的约束机制

定价约束机制主要体现于经营约束和市场竞争上面,这两种机制是为了确保在市场上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规范和限制定价行为,并消除垄断性定价。主要任务是完善价格监管机构,明确定价权限,提交审批定价程序,完善法律法规体系。(www.xing528.com)

2.4.1.3 产权交易定价的调控机制

定价调控是指国家政府对定价机制的形成和运行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的过程,以促进定价的调整和改革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这既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又要从宏观层面把握定价调整,定价调控机制主要是基于间接调控的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结合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手段控制。

定价机制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在定价主体和定价方法相互衔接和约束的基础上产生自身调节作用,定价形成、约束和控制机制属于定价管理体系,也构成定价管理,同时也是定价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如何使用定价机制问题实际上就转变成了如何使用定价权问题。经济体系和经济运行体系决定定价机制,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在我国明确的市场定位之后,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意味着市场指导价格波动,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所有经济决策和相关资源分配都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价格分配资源直接反映在微观经济活动中。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产权交易,其交易定价机制的设计与选择首先,必须遵循以市场机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产权交易定价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地,考虑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文化交易市场,各地区都相继建立起本地区的文化产权交易所(或中心),可能形成了被行政利益分割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如此一来,在文化产权交易实践中,就有可能导致地区行政力量的过多干预,甚至价格操纵现象,导致定价机制效率扭曲。其次,机制设计的选择要遵循交易费用最小化原则。对于文化产权,交易费用的合理化是交易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产权交易费用通常包括从价格发现开始,到最终成功签约等一系列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具体包括产权交易各个阶段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产权界定、资产评估、信息披露、产权确权与过户等费用。不同于一般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易定价,文化产权(如文化艺术品、文化版权、文化国有产权等)的价值一般较高,需要特殊的交易方式,因此产生的费用比其他交易要高很多,是定价机制选择与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再次,交易主体的多元化原则。产权交易能否顺利并有效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权交易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程度越高,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越高效,定价机制就越有效。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力度,舍弃那些人为设定的不合理门槛,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产权投资者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参与转让交易,真正发挥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实现文化与资本的对接。最后,坚持产权交易信息公开、公平和公正竞争的原则。要规范交易程序,维护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做到交易信息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只有在这一竞争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各类型产权交易客体与各类投资者参与主体,从而营造一个高效的交易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