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叔琳的才华与悲剧

黄叔琳的才华与悲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史稿》列传七十七:黄叔琳,字昆圃,顺天大兴县人。叔琳疏荐人才,有廷臣尝言于上者,上疑叔琳请托先容,谕戒郑重。会有言叔琳赴湖广时,得盐商赇,俾充总商,及为巡抚,庇海宁陈氏仆;其弟御史叔璥巡视台湾,过杭州,仆哄于市,叔琳皆以罪商,有死者,商为罢市。上命解叔琳任,遣侍郎李周望与将军安泰分案按治。叔琳富藏书,与方苞友。苞治诸经,叔琳皆与商榷。

黄叔琳的才华与悲剧

《清儒学案》卷六十二《健余学案·健余交游·黄先生叔琳》:黄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康熙辛未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刑部侍郎。出为浙江巡抚,除巨猾,黜贪墨,赈灾民,兴水利,政绩甚著。为忌者诬劾,免官。乾隆初,复起,历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内擢詹事,复坐事罢。晚以重赴琼林宴,加侍郎衔。乾隆二十一年卒,年八十五。先生自少年研究性理、经世之学,有醇儒风。扬历中外,以兴贤育才为己任,负人伦鉴,所识拔多绩学端士。谓世道之隆替,人才之消长为之也。撰述至老不倦,所著有《砚北易抄》、《诗经统说》、《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抄》、《砚北杂录》诸书。(参《先正事略》、《学案小识》)

清史稿列传七十七:黄叔琳,字昆圃,顺天大兴县人。康熙三十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丁父忧,服除,起原官,迁鸿胪寺少卿。五迁刑部侍郎。雍正元年,调吏部。命偕两淮盐政谢赐履赴湖广,与总督杨宗仁议盐价,革除陋规,从所请。……旋授浙江巡抚。时御史钱廷献请濬浙江东西湖,蓄水灌田,命叔琳会总督满保勘议。……叔琳疏荐人才,有廷臣尝言于上者,上疑叔琳请托先容,谕戒郑重。会有言叔琳赴湖广时,得盐商赇,俾充总商,及为巡抚,庇海宁陈氏仆;其弟御史叔璥巡视台湾,过杭州,仆哄于市,叔琳皆以罪商,有死者,商为罢市。上命解叔琳任,遣侍郎李周望与将军安泰分案按治。安泰等奏叔琳以陈氏仆与商争殴,逮商杖毙,事实,无与叔璥事,亦未尝罢市。周望等奏叔琳贷金盐商,非行贿,上命毋穷究。三年,命赴海塘效力。乾隆元年,授山东按察使。……二年,迁布政使。四年,丁母忧。服除,授詹事。以在山东误揭属吏讳盗,夺官。叔琳登第甫二十,十六年,重遇登第岁,命给侍郎衔。二十一年,卒,年八十三。叔琳富藏书,与方苞友。苞治诸经,叔琳皆与商榷。子登贤,字筠盟。乾隆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左副都御史,督山东学政。康熙间,叔琳来督学,立三贤祠,祀胡瑗、孙复、石介,以式诸士。后六十年,登贤继之,训士遴才,皆循叔琳训。四十九年,卒。

戈涛《黄昆圃先生传》:先生讳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始生,具夙慧。成童,即通四书五经。从学饶仲如,研穷性理之奥,又从吴述庵究经史学。年二十,以康熙辛未探花及第,列馆职,益自淬厉,与卫既齐讨论宋人语录,恂恂然有醇儒风,见者不觉春为少年鼎甲也。嗣历讲读,晋卿贰,司文衡,秉节钺,落职复起,屏藩山左,詹事春宫,公余常手一编,以至耄耋不废。当督学山东时,毅然以兴贤育才为己任,捐修三贤祠于泰山之麓,奉宋胡安定、孙明复、石徂徕歆荐如旧,俾学者知所景从。又兴复白雪、松林两书院,延师儒,选才隽,捐备膏火,造士多穷经敷用之英,翕然称盛。其巡抚浙江也,翦除巨恶,辩释冤狱,灾伤则恤之,贪墨则黜之,尤以荐贤为重。……其余名士宿儒,建树接踵,未可悉数。先生善识天下才俊,方望溪为诸生时来谒,一见称莫逆交,凡望溪所著《周礼》、《春秋》之学,皆与先生往复捐画无少闲。……生平著述有《砚北易抄》,阐发河洛之精蕴;《诗经统说》,折衷群说之异同;《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抄》、《砚北杂录》,则于经济学术各有指归,纂言粹美,著语精纯,有功儒林岂小补哉?计先生自五岁入塾,享寿八十有五,盖二万九千日中无日不学也,可谓纯荐君子矣。(www.xing528.com)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魏一鳌《北学编》卷四、唐鉴《学案小识》卷十一《待访录》、沈兆《篷窗附录》卷上、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十七、《 (道光)济南府志》卷三十七、冯桂芬《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十二、《 (光绪)顺天府志》卷一百一、《 (民国)杭州府志》卷一百二十一皆有传,存目。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五《砚北杂录序》:晋傅休奕有言:“年八十而不倦于书籍者,吾于胡孔明见之。”《蜀志》亦称向巨达年逾八十,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载籍中如此二人者不恒有,吾乃今得见之于昆圃先生。先生今年亦当胡孔明、向巨达之年矣,而其学亦无不相似。吾窃于先生之行事,而知先生之学非近今之所能及也。先生任山东提学时,于潜德绩学之士亟亟表章之,唯恐不至。若安丘刘直斋(源渌)之《读书日记》、济南张稷若(尔岐)之《仪礼句读》、邹平马宛斯(骕)之《绎史》,皆宇宙不可少之书,今皆盛行于世,而其源则自先生发之。又尝主江南试,副者适以忧归,先生一人入闱,合通场万余卷而遍阅之。初得任翊圣(启运)卷,若不可于意,已从分校者请,取而覆阅,乃亟称善,卒拔之,至今人士以为美谈。噫! 此非识之精而中之虚者能然乎?夫识不精,中不虚,则是非鲜当,而有固执之患,学虽博,君子亦奚取焉?先生师友皆当世名流,然或各持一意,格不相入,而先生独能不执一见,唯善是从。是先生之学之博,皆先生之识之精、中之虚为之,而非夫人之偶有一得沾沾自喜者所得而并其美也。今诸老先后徂谢,而先生独岿然健在,优游岁月,恒手一编。是诸君子之菁英不尽泯灭于斯世者,皆于先生是赖。然则天之独昌其年于先生者,岂无意哉! 适先生属文弨编校《砚北杂录》,竟,遂漫缀数语于余简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