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学案》卷一百三十八《墨庄学案·墨庄交游·徐先生璈》:徐璈,字六骧,号樗亭,桐城人。嘉庆甲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后以迎养,乞改官浙江,知寿昌、临海县事。官京师时,墨庄先生尝两为北海郑公生日祀于万柳堂,先后同祀者,有郝兰皋、朱兰坡、洪孟慈、马元伯、胡竹村、陈石士、陈硕甫、钱衎石、张彦惟、魏默深,多绩学之士,而先生皆与焉。生平邃于经术,著有《诗广诂》三十卷、《樗亭诗文集》若干卷。(参史传、胡培翚《研六室文抄》)
《清史列传·儒林》:徐璈,字六骧,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后以迎养,乞改官浙江,知寿昌、临海县事。璈邃于经术,官京师时,与诸名士相切劘。胡承珙公祭郑康成于万柳堂,时同会者朱臶、钱仪吉、魏源、胡培翚、张成孙、陈奂诸人,璈与焉。所为诗,惩卤莽、流易二弊,性情所抒,时有超诣。端木国瑚谓共有得于《葩经》温雅之旨。著有《诗广诂》、《樗亭诗文集》。
何绍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十八:徐璈,字六骧,桐城进士,由户部主事改知县,历浙江寿昌、山西阳城,兴利除害,考校学宫礼器音律,表章先哲,振拔寒畯。年六十,告归,两县民俱立生祠。璈于书无所不读。著有《诗经广诂》、《牖景录》、《河防类要》、《黄山纪胜》、《樗亭诗文集》,及编辑《桐旧诗集》凡九十八卷。(桐城县志、方东树文集、张遇春阳城徐璈祠书事)
方东树《考槃集文录》卷十《文林郎山西阳城县知县前户部主事徐君墓志铭》:君与余居同巷,学同术,少小相知,及壮而反疏,则以升沉之途异,而踪迹遂以契阔,幸老而同归乡里,方将与君燕谈乐饮,朝夕过从,而续夫少日亲知之好,以补中年睽别之情,胡仅七十日,初服未及理,而桑户遽返于真,在日之善不可忘,既殁之哀奚以塞?然则宜铭君者,非余而谁让也。君少好学问,于书靡所不窥,矻矻钻研,期为不朽之业。伯兄眉以经行称于时,君少从受学,固已超出侪辈,及成进士,起家为京外官,宜以文学名,而君顾复以政事显,贤者不可测,君子不名一器,于君信之。其为户部主事,本司职,兼漕务,君到部未久,句稽出苏松积年蒙隐未解银七十余万,咸称其能。凡官部曹缺有定而人众,补实恒稽迟,非十余年不得,然虽淹滞,固监司阶也,故士亦多乐留焉。君学习报满,当留部,念亲老,独不顾,决辞而归,为近地游以资菽水,历主亳州、徽州书院,因览黄山之奇,著《黄山纪胜》。旋以伯兄仲兄皆殁,亟谋禄养,乃乞改官,选授山西阳城县知县,以例改近省,授浙江寿昌县。寿昌距桐城水程非远,遂迎母太宜人于署,左右奉养者八年,年九十六,终于署。服阕,仍补阳城。居阳城六载,年甫逾六十,遽引疾归。君性强植,不能与世俯仰,尤不善伺应长官,故不乐终仕,尝自称曰:“性不随时,才不周务,不堪世用也。”然居心仁恕,为政宽平不苛。其在寿昌也,劝民垦山地,兴立书院,修废举坠,事无滞者。在寿昌五年,调任临海,临邑狱讼殷繁,君处之裕如,反得以政闲著书。其在阳城也,邑有蝗,民以为神虫,弗敢扑。复有恶兽,伤人甚众民,又以为神兽而不敢捕。君吞蝗以示无畏,祷于神而捕恶兽,而两害悉除。邑有析城山,即成汤祷雨处,山有神泉,旱岁祷之辄应,营卒牧马于山,污神泉,而蹂民稼,民苦之,而不敢抗。君详陈其害于抚军,遂得禁止,故去官而民思之,生为立祠于山下。前去寿昌民,亦为立祠云。君讳璈,字六骧,号樗亭。上世于元至正中由婺源迁桐城,十四世祖讳良佐,明初由进士仕至陕西左布政使,事迹载邑志。曾祖讳,国子监生,妣石氏。祖讳志沅,赠文林郎,临海县知县,妣张氏赠孺人。考讳之柱,赠奉直大夫户部候补主事加一级,妣王氏,封太宜人。君中嘉庆十二年丁卯科江南乡试举人,十九年甲戌科二甲进士,授主事,分户部云南司行走,二十四年为会试弥封官,道光五年在寿昌为浙江乡试同考官。生于乾隆四十四年四月日,卒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日,享年六十三。配王孺人,生子二人,长某,殇,次某,早世,无子,以从兄子某嗣。女一人,适县学生叶某。侧室李生一子,周晬而殇。君著《诗经广诂》三十卷、《牖景录》六卷、《河防类要》六卷、《黄山纪胜》四卷、《樗亭文集》四卷、《诗集》八卷,皆已刊行。又选乡先辈诗四十二卷,名《桐旧集》,刻未成,而君殁。其余所撰尚伙,未刻者六种,未卒业者四种,皆藏于家。将以某年某月日葬于某乡某原,豫来请铭。铭曰:其任虽未究,而能则已试也。其书虽未显,而皆足名世也。我铭其幽,以永之于来禩也。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十:徐公讳璈,字六襄。其先元至正中由婺源迁桐城。十四世祖讳良佐,当元季,以进士至陕西左布政使。父讳之柱,少孤贫,育于外家。既长,辛勤治生,孝友刚介,家人惮焉。长子眉字六阶,工为文,乡举,早卒。公,其季子也。以父母恸伤兄,益自刻厉。嘉庆十九年进士,授主事,以母老,改外补浙江寿昌县,开种山地,兴书院,调山西阳城。蝗大起,民畏蝗,以为神,因取食蝗示无畏,民乃敢捕蝗扑灭,修葺文庙,依古制笾豆琴瑟之属,以乐章协宫商歌焉。居阳城六年,引疾归。民立祠祀之。行事率胸臆,不能伺应颜色,喜求民隐,与长官争是非。尝曰:“性不随时,才不周务,不堪世用也。”因自号樗尹云。历主亳州、徽州书院,自少至老,纂述不辍,人服其精博。著《诗经广诂》三十卷、《牖景录》六卷、《河防类要》六卷、《黄山纪胜》四卷、《樗亭文集》四卷,又选乡先辈诗为《桐旧集》四十二卷,皆刊行。
洪颐煊《诗经广诂序》:桐城徐樗亭先生宰临海之明年,一日,出所撰《诗经广诂》一编以示颐煊,颐煊受而读之,见其蒐辑《诗》义,上自《春秋》内外传、先秦、两汉诸子以及齐鲁韩三家、王肃申毛之论、孙毓异同之评,莫不兼综条贯,其有诗义未尽者,复引宋、元、明诸家之说以补之,其用意可谓勤矣。余尝谓古人读经之法固贵专精,尤资博览,非专精无以举其要,非博览无以集其成。(下略)[1]
徐璈《诗经广诂·例言》:……吴郡余氏萧客撰《古经解钩沉》,近金溪王氏谟又别出之,为《汉魏经翼》,凡非专门之经不与焉。愚谓隋唐以前说《诗》之言,见诸简册者,虽未著为何家之传、谁氏之学,要其根荄萌芽,多本于三家之指趣。今之采辑,较诸王、余、范、宋之书,盖增益十之六七。或与毛、卫异趣,或与郑、孔殊途,或韩、鲁已有主名,或申、齐未著明证,颜曰《广诂》,取诸昔人“ 《诗》无达诂”之义,庶以备解颐者之一隅耳。(下略)[2](www.xing528.com)
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六:阮文达公《诗书古训》采诸经及诸古书说诗之语,亦朱子《集传》之意。徐氏璈《诗经广诂》亦然。徐氏所附之说多与朱子《集传》之说同,陈硕甫《毛诗疏》亦然。澧门人赵子韵皆摘出之。此可见《集传》之善。虽欲蔑弃之而不能也。
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十:桐城徐樗亭大令璈著《诗广诂》。姚伯山称其诗选格选字必归疏正。《游嵩山杂诗》云:“人寿不满百,木寿逾千年。同生不同植,羡尔完其天。穆穆嵩阳院,古柏汉所传。围以四十尺,荫以千亩躔。干旁列八枝,郁郁更芊芊。中天合九州,此象毋乃全。既无斧斤伐,亦绝熏香煎。所以餐霞人,遗世成飞仙。”《毛女洞》云:“骊山三月火扬尘,避乱栖岩阅世频。千载张超溪内水,鸣声犹似怨秦人。”
【注释】
[1]见《续修四库全书》第69 册,第364 页。
[2]详见《清儒学案》卷一百三十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