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学案》卷一百六十一《古微学案》:古微说经,本于常州庄氏,学术推迁,殆关运会。其经世之文,多洞中情事。至于治《元史》,策海防,彰往察来,蕲归有用,开咸、同以后著书风气,则时为之也。
《清史稿·文苑三》:魏源,字默深,邵阳人。道光二年,举顺天乡试。宣宗阅其试卷,挥翰褒赏,名藉甚。会试落第,房考刘逢禄赋两生行惜之。两生者,谓源及龚巩祚。两人皆负才自喜,名亦相埒。源入赀为中书,至二十四年成进士。以知州发江苏,权兴化。二十八年,大水,河帅将启闸。源力争不能得,则亲击鼓制府,总督陆建瀛驰勘得免,士民德之。补高邮,坐迟误驿递免。副都御史袁甲三奏复其官。咸丰六年,卒。源兀傲有大略,熟于朝章国故。论古今成败利病,学术流别,驰骋往复,四座皆屈。……又作《筹鹾篇》上总督陶澍,谓:“自古有缉场私之法,无缉邻私之法。邻私惟有减价敌之而已。非裁费曷以轻本减价?非变法曷以裁费?”顾承平久,挠之者众。迨汉口火灾后,陆建瀛始力主行之。源以我朝幅员广,武功实迈前古,因借观史馆官书,参以士大夫私著,排比经纬,成《圣武记》四十余万言。晚遭夷变,谓筹夷事必知夷情,复据史志及林则徐所译《西夷四州志》等,成《海国图志》一百卷。他所著有《书古微》、《诗古微》、《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
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府君讳源,字默深,先世江西太和县人,于明初迁湖南邵阳之金潭。……嘉庆癸酉,二十岁,举明经。明年健宝卷煦公起复,入都,遂留从胡墨庄先生问汉儒家法。周石芳侍郎系英,偶见府君诗篇敦雅,四出揄扬,数日名满京师,中朝公卿争纳交焉。是时,问宋儒之学于姚敬塘先生学塽,学《公羊》于刘申受先生逢禄,古文辞则与董小槎太史桂敷、龚定庵礼部自珍诸公切磋焉。……善化贺耦庚制军长龄,为江苏布政使,延辑《皇朝经世文编》,遂留意经济之学。时巡抚为陶文毅公澍,亦以文章经济相莫逆,凡海运水利诸大政,咸与筹议。(下略)[1]
姚永朴《魏默深先生传》:魏先生讳源,字默深,先世由江西太和县迁居湖南之邵阳。……年十有五,补诸生,乃究心王阳明氏学,尤好读史。嘉庆十九年,以拔贡入都,复从胡先生承琪问汉儒学,姚先生学塽问宋儒学,又别受公羊学于刘先生逢禄,诗古文词则与董君桂敷、龚君自珍相切劘。萧山汤公金钊雅重之,尝造其寓。先生出迓,髯发如蓬,汤公愕眙,既知订《大学古本》,叹曰:“吾子深造乃若是邪?”寻两中副榜。道光二年举顺天乡试。善化贺公长龄为江苏布政使,延辑《皇朝经世文编》,由是留心时务。九年纳赀为内阁中书,得遍观秘籍,由是又熟于国故朝章。二十四年成进士,以尝改知州,殿试后仍以知州发江苏用。明年权知东台县,为政平恕,民便之。又明年,丁母忧归。二十九年服阕,复权兴化县。……辞归,侨居兴化,寻卒。先生罕嗜欲,自博览群籍外,惟好游,轮蹄几遍域内。与客接,无多言,独至古今成败、国家利病、学术得失,则反复辨难,风起潮涌,不可遏,或未当,亦能虚以受人。尝至粤,闻陈君澧议其书,大喜,亟易所撰,与论交。因有感于英吉利构衅,述开国以来兵事,为《圣武记》十四卷。又考东西洋诸国地形,为《海国图志》一百卷。此外尚有《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曾子发微》、《子思子发微》、《高子学谱》、《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大学古本》、《两汉今古文家法考》、《明代兵食二政录》、《春秋繁露》、《老子》、《墨子》、《说苑》、《六鞱》、《孙子》、《吴子注》及诗文集各若干卷,或行于世,或藏于家。论曰:昔乾隆中,有总督劾县令者,高宗知其人贤。会总督陛见,诘之,对曰:“以书气重耳。”上曰:“官气不可有。若书气,人之命脉,岂为牧令可无邪?”今观先生博极群书,而居官慈惠若此,益信高宗之言,洵千古用人者之蓍龟也。(下略)[2]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七:魏源,字默深,邵阳人。道光乙巳进士,由内阁中书历官高邮知州。有《古微堂诗集》。诗话:默深淹博群书,熟于掌故,尤精舆地之学,与龚定庵齐名,时称龚魏。平生足迹遍天下,名山大川罔不游历,为文发抒心得,不蹈故常,奥如衍如,自成一格。作诗亦然。其雕镌造化,搥险凿幽之笔,能使山无遁形,水无匿响,凡难显之状,未道之景,一经摅写,如鼎铸象,如镜印影,自汉魏唐、宋以来,亦别为一体,盖其才大学博,不能以常格绳之也。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四、《国朝先正事略补编》卷一、《 (光绪)湖南通志》卷一百八十八皆有传,存目。
何秋涛《朔方备乘》卷五十二《考订俄罗斯盟聘记叙》:臣秋涛谨案:《俄罗斯盟聘记》,系国朝魏源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县人,道光甲辰科会试中式乙巳恩科进士,官至高邮州知州。源为人博学多闻,尤熟于昭代掌故。原任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尝纂《皇朝经世文编》,其编辑体例悉出源手,时源年甫及壮,学问已淹贯如是。嗣因海氛不靖,源乃悉出藏书,考究四裔用兵诸事,以俄罗斯为北徼最著之国,采集康熙乾隆以来与中国交涉事迹为盟聘记一卷,考俄罗斯虽尝观光上国,而并无歃血定盟之仪,非如内外蒙古之设有盟长也。又我使臣曾假道彼国,以谕土尔扈特自定界,以后彼国亦无专使朝聘之事。魏源命名殊为未榷。兹备录其书,加以考订,附纠其失于此云。
何秋涛《朔方备乘》卷五十三《考订海国图志叙》:《海国图志》系国朝魏源撰。源仕履已见前卷,或谓讲地理者,于中国古今郡县犹多未能确指,况外夷乎?不知宇内之事无非以渐而开,其始莫不荒渺,必有人焉,留心采访,随时纪载,积久研核,可以得其梗概。历代正史必有四裔列传,往往记商贾之言,述传闻之说,职是故也。欧罗巴人旧撰有《四洲志》。道光年间,广东译出,经魏源搜采群籍,勒为图志,于岸国、岛国各情形条分缕析,便于检阅,但卷帙既繁,不免有疏舛之处,要当分别观之。其北洋俄罗斯志内裒辑之俄罗斯国总记《西域闻见录》诸书,兹编俱已分见各卷,故不复录惟于他书未载之事,类集于此,仍加考订,以期核实云。
魏源《古微堂集》外集卷一《书古微序》:《书古微》何为而作也?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自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于屋壁,而欧阳、夏侯传之,是为《今文尚书》。孔安国复得《古文尚书》四十五篇于孔壁,校今文多佚书十六篇。而安国从欧阳生受业,尝以今文读古文,又以古文考今文。司马迁亦尝从安国问故,是西汉今、古文本即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初非判然二家也。自后汉杜林复称得漆书《古文尚书》,传之卫宏,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遂显于世,判然与今文为二,动辄诋今文欧阳、夏侯为俗儒,今文遂为所压。及东晋《伪古文》晚出,而马、郑亦废。国朝诸儒知攻东晋晚出古文之伪,遂以马、郑本为真孔安国本,以马、郑说为真孔安国说,而不知如同马牛之不可相及。今略举其不可信者数大端:《后汉·杜林传》言:“林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身。出以示宏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斯经将绝,何期诸生复能传之!’ ”此古文本所自出。考漆书竹简,每简一行,每行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若四十五篇之《书》漆书于简,则其竹简必且盈车。乃谓仅止一卷,遭乱扶持不离,不足欺三尺孺子,其不可信者一。《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艺文志叙》曰:“孔安国悉得壁中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而东汉诸儒亦谓佚十六篇绝无师说。夫孔安国以今文读古文之训,以古文考今文之本,未尝别自成家,其佚书之无师说,犹可言也。东汉古文,力排今文之本,而自有漆书之本;力排今文之说,而自有其师说,则必此佚十六篇者卓然皆有师说,而后可以压倒今文,何以今文无之者,古文亦无师说乎?十六篇既无师说,则其二十九篇之师说,既不出于今文,又出自何人?岂非阴袭其膏,阳改其面,而又反攻其背乎?段氏玉裁甚至谓:“佚书增多十余篇,孔安国皆通其说,尽得其读,并此外壁中所出《尚书》,刘向《别录》、桓谭《新论》及《艺文志》所谓五十八篇者,孔安国亦尽得其读。”则是安国佚书较伏生更多三十篇,不止十六,何以史迁问故不传一字,而卫、贾、马、郑传古文者,即十六篇亦不传一字乎?矢口猖言,不顾其后,其不可信者二。……史迁为安国真古文之传,皎如天日。今马、郑《尧典》、《皋陶谟》、《微子》、《无逸》诸篇,无一说不与史迁相反。……岂史迁所传安国之古文,反不如杜林、卫宏杜撰之古文乎?后儒动以史迁之异马、郑者,挤之为“今文学”,岂孔安国亦今文非古文乎?西汉之古文与今文同,东汉之古文与今文异,上无师传,且皆反背师传,其不可信者三。西汉今、古文皆出伏生,凡伏生《大传》所言,欧阳必同之,大、小夏侯必同之,史迁所载孔安国说必同之。犹《诗》齐、鲁、韩三家实同一家,此汉儒师说,家法所最重。若东汉古文则不然,马融不同于贾逵,贾逵不同于刘歆,郑玄不同于马融。……孰古文,孰不古文乎?有师传、家法乎?无师传、家法乎?向壁虚造,随臆师心,不知传授于何人。其不可信者四。《儒林传》述:“ 《古文尚书》,孔安国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常,常授虢徐敖,敖授琅玡王璜平中、平陵涂恽子真,子真授河南桑钦君长。”是安国之传授,与杜林、卫宏迥不相承。不知杜林所得之本,即安国壁中之本乎?伏生得自复壁,孔安国得自共王废宅,河内女子得自老屋。何以杜林本不言得自何所,其师说亦不言授自何人。其不可信者五。近世治《尚书》者,江声、王鸣盛多祖马、郑,孙星衍持平于西汉今、古文,而段玉裁则凡史迁本之异于马、郑者,皆挤为今文说,专以东汉向壁虚造之古文为真古文,且谓今文之说皆不如古文,而伏生、欧阳、夏侯、孔安国之微言大义几息灭于天下。予寻绎有年,深悉东汉杜林、马、郑之古文依托无稽,实先东晋梅《传》始作伪,不惟背伏生,背孔安国,而又郑背马,马背贾,无一师传可信。正犹《易》古文出自费直,费直《易》无章句,但以《彖》、《象》、《文言》、《系辞》解《易》,而郑传费氏《易》,则臆创为奢,支离穿凿,但借一先生之名以自盖其欺。其义理凡系君德者,必推而属之外事。故注《大学》、《康诰》、《尧典》之“明德”,则皆以为“自明其德”,及改注《尚书》,则义指“明用才俊之人”。《洪范》“沉潜刚克”,不言其德性之互济,而谓“专攻其阴潜之人,以防乱臣贼子”,违经害义,弊等申、韩。《君奭》篇则以召公不说周公,谓其“复辟以后,即当去位,不当专位固宠”。周公亦自自言:“我不以后入迷,不为子孙计。”皆以世俗之腹度圣贤之心,视西汉今文学家谊不可同年而语。予既成《诗古微》二十二卷,复致力于《尚书》,坠绪茫茫,旁搜远绍,其得于经者,凡四大端:一曰补亡。谓补《舜典》而并补《汤诰》,又补《泰誓》三篇,《武成》二篇,《牧誓》一篇,以及《度邑》、《作洛》为《周诰》之佚篇。二曰正讹。如正《典》、《谟》,以“稽古”为“通三统”。正“放勋”、“重华”,“文命”为“有天下之号而非名”。正“毋丹朱敖”为“帝舜戒禹教子之训”,而非禹以“丹朱”戒舜……三曰“稽地”。如考禹河,而知有千年不决之渎,稽江双,而知下游有三江分流入海之口,上游有江在荆州夷陵有分作九江之事,中游至寻阳九派,不谓九江,且彭螽在江北不在江南,而汉为北江之案定。……四案“象天”。知维斗为黄道极,旋绕乎赤道之北极,周建乎四时,终古无岁差。故可为外璇玑,亦可为大玉衡,而非北斗之玉衡。……天其复明斯道于世,尽黜伪古文十六篇,并尽黜马、郑之说,而颁西汉古谊于学宫矣乎?抑犹不可复明矣乎?先王之圣灵,尚其鉴之。咸丰五年正月,叙于高邮州。
魏源《古微堂集》外集卷一《诗古微序》:…… 《诗古微》何以名?曰:所以发挥齐、鲁、韩三家《诗》之微言大谊,补苴其罅漏,张皇其幽渺,以豁除《毛诗》美、刺、正、变之滞例,而揭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也。……故《诗》之道,必上明乎礼、乐,下明乎《春秋》,而后古圣忧患天下来世之心,不绝于天下。学问之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以一隅反三隅则不复”。余初治《诗》,于齐、鲁、韩、毛之说初无所宾主;顾入之既久,碍于此者通于彼,势不得不趋于三家;始于碍者卒于通,三家实则一家。积久豁然,全经一贯,朋亡蔀祛,若牖若告,愤、悱、启、发之功也,举一反三之功也;学问之道,固不可浅遇而可深逢者也。……深微者何?无声之礼乐志气塞乎天地,此所谓兴观群怨可以起之诗,而非徒章句之诗也。故夫溯流则涵泳少矣,鼓弦急则适志微矣。《诗》之道可尽于是乎?乌呼! 以俟假年,以待来哲。(www.xing528.com)
刘逢禄《刘礼部集》卷九《诗古微序》:……夫何家法区别之严若是?岂非今学之师承远胜古学之凿空,非若左氏不传《春秋》,《逸书》、《逸礼》绝无师说,费氏《易》无章句,《毛诗》晚出,自言出自子夏,而《序》多空言,传罕大义,非亲见古序有师法之言与?……西汉专门传授之学,至东京而渐决藩篱。郑康成氏总群儒而通六艺,其学则于《礼》深,于《易》、《书》、《诗》、《春秋》浅。故注《礼》用今文,采韩说,及解《易》、《诗》,《书》、《春秋》乃皆舍今学而从古文,聊以创异门户,存一家之说。其后郑学大行,于是《齐诗》汉代即亡,《鲁诗》亡于西晋,与《易》、《书》之今文诸家同坠于地。《韩诗》、《公羊》虽存,自唐代已号绝学,而《韩诗》复亡于北宋。宁非东京诸儒阶之厉哉?而世之说者顾曰:“三家《诗》多述本事,犹之不修之《春秋》也;《毛诗》则财以圣人之义法,犹之君子修之云尔。”果尔,则请以《春秋》义法覆之。《诗》何以《风》先乎《雅》?著《诗》、《春秋》之相终始也。风者,王者之迹所存也,王者之迹息,而采风之使缺,《诗》于是终,《春秋》于是始。《春秋》宗文王,《诗》之四始莫不本于文王。首基之以二《南》,《春秋》之“大一统”也,终运之以三《颂》,《春秋》之“通三统”也。《周南》终《麟趾》,《召南》终《驺虞》,《春秋》之“始元终麟”也。变风始于邶、鄘、卫,《春秋》之“故宋”也。《王》次之,《春秋》之“新周”也。变《雅》始于宣王之征伐,《春秋》之内诸夏而外吴楚也,《鲁颂》先乎《商颂》,《春秋》之寓王也。《颂》以《商》为殿者,谓救周之文敝,宜从殷之质也。托夏于鲁,明继周以夏,继夏以商,三王之道若循环,终则义始,《易》终《未济》之义也。王者因革损益之道,三王五帝不相袭,托王者于斯,一质一文,当殷之尚忠,敬文迭施,当夏之教也,是《春秋》之通义也。孔子序《书》特韫神指,纪三代,正稽古,列正变,明得失,等百王,知来者,莫不本子《春秋》,即莫不具于《诗》。故曰:《诗》、《书》、《春秋》其归一也。此皆删述之微言大义,毛序、毛传曾有一于此乎?则所谓子夏传之者,不足据矣。《诗》之为用,在于礼乐,而二雅、《小序》莫能详其祭祀、燕飨之所用,间《草虫》于《采》,与《仪礼》乐章不合,则所谓太师次弟者,不足据矣。分邶、鄘、卫为三,与《左氏》不合,以《抑》诗为卫武刺厉,以《吴天有成命》之成王为成其王业之王,与《国语》不合;以宣王南仲伐俨狁为文王诗,与《大雅》及周、秦传记皆不合;则所谓国史序之者,又不足信矣。以齐、鲁、韩遗说质之,则数者往往符合,今文之师受远胜古文之凿空如此。郑、许皆古学,而笺《诗》辄用韩义以辅毛,《说文》引《诗》,亦三家多于毛,古学之不能废今文又如此。皇清汉学昌明,通儒辈出,于是武进张氏始治虞氏《易》,曲阜孔氏治《公羊春秋》,今文之学萌芽渐复。惟《书》则江、段、孙、王皆杂采马、郑、王、孔,无所决择。王氏反主郑说,以破古义,尤为慎缪。《诗》则顾(炎武)、阎(若璩)、胡(渭)、戴(震)皆致疑于毛学,而尚不知据三家古义,以正其源流。邵阳魏君默深治经,好求微言大义,由董子书以信《公羊春秋》,由《春秋》以信西汉今文家法。既为《董子春秋述例》,以阐董、胡之遗绪。又于《书》则专申《史记》、伏生《大传》及《汉书》所载欧阳、夏侯、刘向遗说,以难马、郑。于《诗》,则表章鲁、韩坠绪,以匡传、笺。既与予说重规叠矩,其所排难解剥,钩沉起废,则又皆足干城大道,张皇幽眇,申先师败绩失据之谤,箴后汉好异矫诬之疾。使遗文湮而复出,绝学幽而复明。其志大,其思深,其用力勤矣。(下略)
魏源《古微堂集》外集卷一《庸易通义》:《中庸》之义,全通乎《易》。而“未发之中”,“立天下之大本”者,原于《易》之“何思何虑”。各经所未泄之蕴,迥异《大学》以意、心、身为家、国、天下之本。盖彼为入学之门子言,乃文、行、忠、信,《诗》、《书》执礼之事,未及于尽心、知性、知天之事也。《论语》与弟子言,从不及《易》。即《孟子》七篇,《曾子》十篇,亦未尝一言及《易》,所谓“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者也,所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者也。安溪李氏深于《易》,故其《中庸余论》于首篇专以《易》道发挥之,可谓精微广大,曲鬯旁通。予故广李氏之义,于《中庸》之通《易》者,标举数章于后。(下略)
魏源《古微堂集》外集卷一《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叙》:……今世言学,则必曰东汉之学胜西汉,东汉郑、许之学综六经,呜呼! 二君惟六书、“三礼”并视诸经为闳深,故多用今文家法。及郑氏旁释《易》、《诗》、《书》、《春秋》,皆创异门户,左今右古。其后郑学大行,骎淫遂至《易》亡施、孟、梁丘,《书》亡夏侯、欧阳,《诗》亡齐、鲁、韩,《春秋》邹、夹、公羊、穀梁半亡半存,亦成绝学,谶纬盛,经术卑,儒用绌。晏、肃、预、谧、赜之徒,始得以清言名理并起持其后,东晋梅赜《伪古文书》遂乘机窜入,并马、郑亦归于沦佚。西京微言大义之学,坠于东京;东京典章制度之学,绝于隋、唐;两汉故训声音之学,熄于魏、晋;其道果孰隆替哉?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诂训、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故事、文章于一,此鲁一变至道也。(下略)
章太炎《检论·清儒》:道光末,邵阳魏源夸诞好言经世,尝以术奸说贵人,不遇;晚官高邮知州,益牢落,乃思治今文为名高;然素不知师法略例,又不识字,作《诗》、《书古微》。凡《诗》今文有齐、鲁、韩,《书》今文有欧阳、大小夏侯,故不一致。而齐、鲁、大小夏侯,尤相攻击如仇雠。源一切掍合之,所不能通,即归之古文,尤乱越无条理。仁和龚自珍,段玉裁外孙也,稍知书,亦治《公羊》,与魏源相称誉。而仁和邵懿辰为《尚书通义》、《礼经通论》,指《逸书》十六篇、《逸礼》三十九篇为刘歆矫造,顾反信东晋古文,称诵不衰,斯所谓倒植者。要之,三子皆好姚易卓荦之辞,欲以前汉经术助其文采,不素习绳墨,故所论支离自陷,乃往往如谶语。惟德清戴望,述《公羊》以赞《论语》,为有师法。而湘潭王闿运遍注五经。闿运弟子,有井研廖平,自名其学,时有新义,以庄周为儒术,左氏为六经总传,说虽不根,然犹愈魏源辈绝无伦类者。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古微学案》: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中,《公羊》是最容易接受外来影响而丰富其思想体系的学派。何休总结了这些内容,而刘逢禄发扬了这种总结。虽有孔广森的曲解,但后人并没有走入歧途。魏源、龚自珍出而接纳了当代西方思潮,推动了《公羊》的发展,也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3]
【注释】
[1]《魏源全集》2011 年版,第14 册。
[2]见《碑传集补》卷二十四。
[3]见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四册,第233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