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嘉宾:韩涛
嘉宾简介:韩涛,曾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儿童双语启蒙教育类媒体“Michael钱儿频道”创始人,曾两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同时获得中央电视台“台长特别奖”。自制声音IP《超级西游记》,拥有百万儿童用户。
访谈时间:2016年1月12日
访谈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参与人员:李峻岭、胡子豪、周思涵、胡津瑞、张馨予、王耀民
课题组:现在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在参与小说演播和一些其他作品的演绎,在各大平台上我们也能听到这样的作品。您觉得是否应该有一个管理体制和标准来进行规范?
韩涛:这个问题我想了很长时间。我在喜马拉雅一直做主播,从给孩子讲故事开始,到现在有了许多听众,获得很大启发:讲儿童故事,尤其国外著名的像凯迪克金奖的绘本,比演播普通的成人小说更锻炼语言能力,因为它的阈限更大。我写了很多文章,录了很多给家长听的节目,都秉持一个理念:我决不会把孩子当孩子看,而是把他们看作和我一样的人,因为那些故事蕴含的哲理太深刻了。我录了上千本绘本,许多故事只有10分钟,最长的半小时,可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情感、人生哲理。我不能轻易地去看待文字,更不敢轻易地去张嘴播文字,我要秉持着我跟孩子平等对话的态度来演播。演播对我的专业锻炼、历练非常大,阈限提升很大。
我听了很多主播的作品,许多所谓的“平民主播”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有兴趣做有声读物,我觉得特别好。所有的主播都应该对自己的声音有深刻的了解,再去修正声音,语言基本功也要长时间地花大力气去练就,然后去适应不同的稿件、不同的题材和体裁。
现在的问题在于,有很多作品是没法听的,尤其在儿童读物领域。我经常写些文章,呼吁父母们,请一定注意: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听什么东西对他的语言习惯、语言样态、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会产生影响。希望这个影响是方向正确的,审美高雅的,而不是让孩子去随便听。因为有声读物演播是个专业,是个职业,是个行业,它一定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功力的支撑。专业支撑,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摆脱的因素,所以这个行业确实需要一定的门槛,确实需要一定的监管。从审美的角度来讲,从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来讲,确实需要相关机构去做一定程度的监管。
从儿童声音市场角度来讲,我们也迫切地需要一个机构来进行审核和监管。从语言的标准、规范程度到给孩子呈现出来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如果不加监管的话,就好像一间屋子没有门槛,进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楼梯在门里头,不是在门外头,进来之后你再爬楼梯。至于你能爬到什么程度,很多人不会想这些。他就觉得声音不错,我给孩子听一听。事实上这样会对孩子的语言习惯、审美发育产生多样化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课题组:现在有很多新媒体,您知道哪些关于有声语言的App?
韩涛:荔枝、蜻蜓FM,还有很多。手机上的App发展很快,而且每一个平台都有一系列的签约主播。这些签约主播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审美也令人担忧。作为新媒体,建立平台的人一般是技术出身,他可能更关心如何导入粉丝和如何导入流量。他可能对于一些噱头,一些所谓制造的、炒作的因素更在乎,因为能带来很多流量。你让他从语言的角度、从专业的角度评审,他没有发言权,他可能关注点也不在这个地方。所以,做技术出身的来做品牌,就是有这种矛盾。
课题组:如果让您选择一家平台去合作的话,更青睐于哪一家?
韩涛:我一直在喜马拉雅做,没有其他的媒体平台。
课题组:您觉得喜马拉雅能够一直吸引您的优势是什么?
韩涛:喜马拉雅的优势在于它不小众,它很大众,它的包容性非常强。我最早的时候,也想搬到荔枝去。荔枝界面很小资,给人感觉人性化得多,而且审美也更好,尤其听起来质量也好得多。然后喜马拉雅说你别搬家,你可以在别的平台做。我说你这个界面土,而且听起来清晰度也差。他说你不了解,中国很多地方,在田间地头上,很多老百姓,他们需要这种低流量的、能听见人声、能听见内容,不用3G,不用4G,用2G就能听的平台。他还说我们希望能让大多数有这种需求的人,都能够用手机听上他们需要的音频。
我挺感动的,一是他主动找我来沟通,他很尊重作为一个声音传播者的价值。二是他给我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我本身做这个就是本着给孩子讲故事的理念。开始给自己孩子讲,他很喜欢听,然后我就到网上办,让更多小朋友听。后来听故事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觉得挺好听的,比别人讲得好。我想晚上很多小朋友是由我的声音伴着入睡的,我觉得很欣慰,很自豪。还有什么其他的诉求呢?没有了。所以就还在这个平台上做。
课题组:从您录制第一部作品,到现在有10多年了,您会有倾向地选择作品吗?(www.xing528.com)
韩涛:现在会有一些。比如说,前阵子录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美国商业大亨传奇》,讲美国历史上的建造者,像洛克菲勒、摩根等。那个纪录片有非常好的制作、非常好的人物刻画,词写得也非常好。那么我会放下其他工作,先全力来做这个,因为我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就像以前李易老师,我们一块儿配纪录片,他解说一部有关二战的纪录片。他说这片子行文流畅、画面连贯,音乐搭配各方面都非常棒。录完了之后,他说我过瘾,听众、观众更过瘾。这是一个双赢的,一加一绝对大于二的效果。那我会主动地把精力放到这样的一些片子上来。
比如说前两天中央电视台播了迪士尼制作的《熊世界》,说的是一只母熊带着两只刚出生的小熊。制作者从冬眠出窝就开始拍它们,到它们跋涉去寻找食物……配音时还要角色扮演,要扮演两只小熊,还要扮演妈妈,在纪录片当中由一个人来做这很少见。迪士尼做的片子非常精细,非常有社会责任感。但同时,又会让人很容易进入它营造的氛围,特别好。我当时也有些别的工作,但我先顾这个片子,希望能把它录好。还是那句话,你自己不动心,你指望别人动心是不可能的。你动5分心,指望你的观众动10分心,动8分心,那是痴心妄想。你动10分心,尽12分的力,你的观众可能动五六分心,觉得眼前一亮,可以听一听,已经很不错了。
课题组:很多人录了不少片子,但是他可能一直在重复自己。您觉得怎么样避免这种对自己的重复?
韩涛:我觉得是理念不对。就像我每次拿到一篇稿件,我首先会想,我为什么要播它,它哪个地方能打动我,哪个地方真正让我借着我的人生经历来跟它产生共鸣,继而产生强烈的播讲愿望。我如果没有很强烈的表述欲望,不能跟这个片子建立质的联系的话,那我不会张嘴。但是这个很难,也就是说你要首先逼迫自己跟它建立联系。你要不断地去重复,就跟你不断地练基本功一样。每次拿到一部片子,你脑子当中想的是什么?这个是绝对不一样的。
有了很强烈的播讲冲动之后,我会想一想我的观众现在在干什么?我的听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怎样看待我即将出口的这篇文章。我应该跟他们的距离是怎样的?我怎么跟他们说话?是悄声的、自信满满的,还是委婉的?我永远把听众放在心里面。最后我才想,在表达技巧上面,我能不能做一些雕刻和修饰,在具体播出当中,哪些地方我可能多留意一些,我的分寸感、火候应该怎么去调整一下。
一个人,站得多高能看得多远,看得多远能走得多远。你如果走的路不正确的话,与行业、与专业、与成功背道而驰,那就永远是原地踏步。
当你真正明白我是干什么的,明白我与谁同在,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明白我的声音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练基本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才能转变思想,才能踏实。
没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就体会不到做一个有声语言工作者的快感、成就感、满足感。你想论剑,但你只有一把大锤,你用舞剑的套路抡大锤是不行的,所以你永远舞大锤。你的储备库、兵器库里就没有剑,所以你只能拿一把大锤一天到晚到处抡。对所有的稿件,对所有的体裁都用一个模式,你觉得可行吗?
在国际上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无论掌握哪一项专业技能,比如说钢琴、小提琴,还是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都要经过一万个小时心无旁骛的有效练习。你测算一下,差不多三年时间。这样你才能一一贯通,对这个行业,对这个职业,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换句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下意识,就是你把那些正确的语言习惯,停连也好,重音也好,情景再现也好,把它变成一种下意识。就是不用你动脑子思考,你只需要把所有的功夫、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的内心当中去,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就可以。但是这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基本功做支撑。当你有了基本功做支撑之后,你就指哪儿打哪儿。
课题组:在您从事配音的十年中,发生的变化也特别多。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给小说演播者、纪录片配音员会造成什么影响?是冲击还是机遇?
韩涛:我真的觉得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挑战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的,机遇是需要你自己去探寻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该有这份危机感。比如说咱们这个专业和咱们这个学校,真的不再是从象牙塔里出来的所谓正规军了。举个例子,以前咱们去大的门户网站做视频主持人、音频主持人,觉得总是离我们所谓真正的“大一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有点远,总是觉得我学了这么长时间的专业,到网站上跟很多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人在一块儿做直播,觉得发挥不出我真正的专业技能来。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乐视、腾讯视频,大量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不用借助任何的平台,自己就可以发音视频。网络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地走到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身边了,使你不得不正视它。
课题组:您在演播前、演播中,都会想到观众、听众。在演播后,您会再听一下观众、听众的反馈吗?有什么途径?
韩涛:一篇稿件,你播得怎么样,自己心里面基本是有数的。你首先问自己,你尽了多少力?再者,你觉得自己对这篇稿件完成得如何?是否诚意十足?你播完了之后,自己觉得来不来劲?如果你自己觉得别扭、纠结,甚至掌控不了,那你的观众是什么反馈?即便他再说你好,那我觉得你自己心里面也知道。语言艺术真的是一个缺憾的艺术。每次你播完了之后,回想一下分寸、火候,觉得再强调点就好了,再去拖得稍微长一点点就好了。就是这样,不断地去推翻,建立,再推翻,再建立。你推翻一次,建得就高一点;你再推翻一次,建得就再高一点。
课题组:您从事过小说演播、纪录片解说、影视配音,它们有不同的创作方式,您怎么来定位自己?
韩涛: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有声语言艺术领域的小学生和工作者,真的就是这样。每次你播得越多,你就越觉得差距越大,觉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且越着急。有时候我希望跟家长普及一下,你怎么看待孩子语言习惯的养成,你怎么从娃娃抓起,一个好的语言习惯对这个孩子会产生什么有益于终身的影响?你要跟他讲清楚这个很难。他们总会问,你这个好声音是天生的吗?你这个声音多醇厚啊。我说我可以变啊,你想要什么样的声音我都可以变。但他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呈现出来的外在表现的声音上。至于其他,他完全不理解、不了解。所以你着急啊,这个普及工作需要有人做。我就跟家长说,在国外,家长是非常重视孩子从小在公开场合演讲的表现力和感受的,从小就会一以贯之地去铺垫,去有目的、有意识地教授他们。所以,美国人在这个领域比咱们中国人要重视得多。
课题组:好的,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