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摘要: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依照审美期待、审美感知、审美升华等过程,有序梳理了有声读物受众审美的生成机制。有声读物具备文学美、语言美、技艺美等审美特征。当前全媒体有声读物在提升受众审美方面存在内容单调、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作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补充,有声读物能够在审美选择、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多维空间提升受众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有声读物;审美空间;听觉美育
“有声读物”起源于美国,起初是由专业人士将文学作品录制成磁带,供视力障碍人士、伤残军人以收听的方式“阅读”。20世纪80年代,有声读物逐渐走向市场,被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 book,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有声读物市场也日益扩大,受众越来越多,“长篇连播”“广播剧院”是广播电台重要的有声读物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网络有声读物平台,如懒人听书、咪咕听书、蜻蜓FM、喜马拉雅等,微信公众号中的有声读物内容也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新背景下,有声读物被概括为以纸质图书为内容,以数字音频为载体,以“听”为接受方式,以广播、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传播平台的有声语言制品。[2]
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提出了“审美世界的期待视野”,他指出:读者在接受作品之前都有一定的“期待视野”,包括人生观和世界观、文学视野、艺术文化素养、文学能力四个层次。[3]有声读物的受众在收听作品之前,就对有声读物的内容、演播者的音色、表现形式等有既定的期盼与估计,对自己想听的作品有一定的审美期待,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对作品期待的印象。在有声读物的欣赏过程中,动听的人声、丰富的音效、优质的录音效果、和谐的配乐调动起受众的审美动机,带给受众收听的审美体验。同时,受众不仅可以收听,还可以参与录制,并且能借助转发、评论等功能评价作品,使得审美体验更加深刻。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源于受众的审美需要与审美期待。有声读物欣赏不仅在于声音层面,更在于通过文字与声音的结合能充分调动起受众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所引起的审美期待来源于作品内容,它更为强大与持久,能够满足受众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沉淀与回味。在接受过程中,有声读物与受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交互作用,审美期待就由模糊、朦胧变得明晰与具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审美感知是受众对有声读物欣赏真正的开始,这种感知来源于受众的听觉。它借助演播者的有声语言,结合各种声音的刺激,由听觉系统接收,形成对有声读物中所传递的故事、情感、情节、知识等多元素的认识,并形成一个整体。受众通过想象对听觉产品进行再创造。有声读物属于听觉艺术,缺乏视觉上的直观性,特别是颜色、形状、大小等性质,受众是无法形成具体直观视觉感受的,但这恰恰使其具备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受众借鉴以往的审美经验,对听觉形象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自己与有声读物作品进行融合与交流,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一个更为深远的审美世界。最终,受众的想象融入有声读物,从而获得极大的愉悦和满足。有声读物引起受众的感情投入,它的情感影响涵盖了受众,占有了受众。
受众与作品相互交融之后,就会产生深深的感动,激起共鸣,这是一种高度的契合状态,是想象、情感等许多心理因素的集中表现。这种情感不是受众对作品内容的单纯投射,而是受众与有声读物因情相通而融合为一体。有声读物的特殊性在于,文学作品不直接作用于受众,而通过演播者的有声语言表达传递给受众,因此这种共鸣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受众与作品产生共鸣,第二种情况是受众与演播者产生共鸣。这是有声读物特有的审美现象。许多演播者拥有悦耳的声音、精湛的演播技巧、深厚的文学修养,他们演播的作品深受受众喜爱,他们的声音成了标志性的符号,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同。演播者共鸣产生之后,受众的审美体验从声音形式突然“顿悟”般地加速转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入作品的主旨、思想、精神和境界,领略到隐于外部表象的深层次意蕴,因此形成审美的升华,受众体验了作品的艺术美,净化了心灵,从而产生深深的愉悦。
有声读物的内容非常广泛,文学、科学,包括专业知识都有所涉及,它运用文学、戏剧、广播、曲艺、音乐等多种表现手段,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还能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提升受众的综合素质。有声读物的审美特征一般包含如下几个层面:
有声读物的内容包罗万象,人声与文字作品的结合使有声读物具有文学特征。因此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存在于有声读物当中。首先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受众通过“收听”来阅读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两个中介的影响,一个是文字语言,另一个是有声语言。受众通过中介接收到作品内容之后,结合自身的经验、阅历、文学素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在大脑中产生鲜活的文学形象。其次是文学反映生活的广阔性。人的思维是无边无际的,而语言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此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反映世间的万事万物,还能细致展现人的复杂内心世界。最后,文学具有思想感情的鲜明性。文学作品是作者丰富思想感情的表达工具,它依托语言文字将作者对生活的描绘、评价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渗透着作者鲜明的倾向性。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作品因其情感更为复杂、深刻、鲜明、细腻,而更适合展现人的感情,并且发人深思、催人泪下。
这里的语言美专指有声语言的美感。有声读物是以有声语言为中介进行传播的。我国的有声读物从早期的小说连播开始到如今的网络有声读物,培养出一大批拥有高超表达与演播技巧的从业人员。他们的语言精致、准确、富有感染力,为文学作品的传播作出贡献,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语言美主要体现在:第一,演播声音美。经过严格选拔和专业训练的演播者声音优美动听。男声音域宽广,既能浑厚沉稳,又能透明嘹亮。表达作品时,时而如丝绸般华丽,时而如铜钟般沉稳。女声善于变化,声音穿透力强,但不刺耳;音色甜美,但不造作;柔情时如泉水,刚劲时如利剑。再加上他们强大的气息运用能力,让声音控制稳健,在松弛的同时还能自如地进行音色的变化与调整。第二,语言形式美。语言表达蕴含丰富的技术,从外在形式看,有停顿与连接——使语言线条疏密有致,形成或对称、或参差、或铺排、或回环的美感;[4]重音——使听觉产生轻重不一、重点突出、语义清晰、强弱分明的美感;语气——使文字具备快乐、凝重、愤怒、忧伤等多种情绪,使语言更具情感美;节奏——在语势上产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韵律美。第三,语音面貌美。语音面貌就是演播者的形象,是吸引受众的突出外部特征。我国的有声读物演播专业人员大多用的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语普通话。它独特的声韵调系统,使语音本身具有听感上的吸引力。声母颗粒感强、弹发有力;韵母动程流畅、圆润饱满;声调高低起伏、宛如流水。此外,语音面貌的美还体现在吐字技巧上,经过专业训练的演播者咬字松紧适度,清晰集中,字字珠玑。
由于有声读物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在制作手段与表现方式上也融合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元素,具备综合多样的特征。以有声小说为例,它包括文学、演播、音乐、音效等,凡是有利于听觉接受的元素都能囊括进有声小说中。也就是说,除了不能看,话剧、电视剧、戏曲等艺术门类的许多手段在有声小说的制作中都能得到体现。另外,一个演播者往往兼任多个角色,不仅是叙述者、扮演者,有时还是演唱者。不论主人公性别、年龄有何差异,演播者都能通过音区、语气、音色、语速等变化进行惟妙惟肖的刻画,显示出精湛的手段与技艺美。许多演播者以故事、相声等曲艺为演绎对象,融合说、学、逗、唱等多种语言手段,展现了高超的演播技巧。此外,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也让有声读物更具时代特征。有声读物与智能移动客户端结合之后,更具有参与性与自由性,点播、评价、快进、回退等新技术的发展让有声读物焕发了新的光彩。
目前,我国在全媒体上的有声读物内容呈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态。几大有声读物网站的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大多数是“穿越”“仙侠”“盗墓”“鬼怪”“幽默段子”等内容;而中外经典、知识、教育等内容则较少,一些平台上甚至充斥着暴力、低俗等内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伴随性收听与浅层阅读的习惯让“无深度”“娱乐性”内容有了适宜的接受环境;另一方面,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需要多感官的投入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点击率的制约,使传播平台较少提供优秀内容。宣扬色情、充满暴力、渲染凶杀、歪曲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堕落为艺术丑。[5]这样的艺术品对受众的审美影响危害极大,会使人形成低级的审美趣味,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危害他人及社会安全。
有声读物的艺术质量需要专业的录音设备和制作技术来保证。传统广播电台的广播小说是由专业编辑团队制作的。从文学作品的选择、改编,录音、音效设计与制作,到背景音乐的搭配、音频的剪辑,都要经过精雕细刻并合作完成。广播小说的录制需要隔音效果较好的录音室,调音台、话筒、剪辑设备、丰富的音乐音效素材、先进的编辑设备都须配置齐全,这些都是高质量有声读物的保障。而当下,有些平台只需一台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录制、上传录音作品,其对制作质量的审核也不够严格。很多作品背景音乐与内容不符,杂音较多,从作品选择到演播再到合成甚至只有一人完成,使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实在不具备艺术性和欣赏性。
演播水平是有声读物艺术性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演播者需具备规范的语言、悦耳的声音、纯熟的表达技巧、充沛的情感、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演播经验。但目前,许多有声平台由于资金等原因,将文字作品简单地用人工智能语音进行合成,使有声语言听起来生涩、不自然。这样的有声文学作品无法产生与文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此外,目前制作一部优秀的有声读物耗费时间长,演播待遇也不高,导致演播者对有声读物的录制兴趣不高。再加上私自刻录、盗版、非法链接等,使优秀的演播者对网络作品望而却步。这样,一大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演播天赋、声音不悦耳、语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情感不充沛,甚至还会出现念错字、别字的网络主播纷纷加入有声读物的制作中。这样录制的作品势必会影响受众的感受力。
因此,我国有声读物市场应进行规范管理。首先要建立法律法规,重视版权,规范互联网市场。其次,以有偿收听的方式吸引更多专业人员进行有声读物的制作。最后,媒体要广泛宣传,提高受众对有声读物的认识度。
审美力也叫审美能力,是指受众对美的理解、感悟、欣赏、鉴别、评价的能力。审美力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它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社会性能力,审美力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6]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作品,在传播、鉴赏过程中,对受众的审美力具有多重的提升作用。
受众的审美选择力既受先天因素影响,也可以在审美实践中逐步得到提升。因此,好的作品能够提升审美主体的审美选择力。优秀的有声读物具备高尚的思想内涵、健康的人生态度、优美的文字语言、精湛的演播技巧。在这样的作品引导下,受众的审美力会得到“水涨船高”式的增长。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可以为受众的审美选择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受众自觉地对劣质作品进行排斥。目前,我国有声读物市场尚不规范,演播者准入门槛较低,许多不具备演播能力的“主播”也加入有声读物的制作与传播中,一些从业人员甚至选择思想境界不高的网络畅销书进行播读,这将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对于高尚审美理想还未形成的受众来说,这些作品的益处无疑是有限的。因此,有声读物的制作人员不能仅仅将网络上的排行榜作为参考依据,而应该注重作品的内容,让思想性、艺术性高的作品影响受众,提高其审美选择力。(www.xing528.com)
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与审美对象有着直接关系,审美对象会对审美态度产生巨大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往往会带有一种实用色彩。看到一件物品,常常首先判断其“有用”或“无用”,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更会判断其“价值”几何。实际上,审美态度与实用态度不同,审美主体在欣赏审美对象时,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摆脱生理需求,从而形成审美态度。有声读物以听觉为接受方式,屏蔽了受众的视觉直观,扩大了艺术的想象空间,也拉开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距离,使受众形成一种审美观照,使审美实践活动少了一些实用功利的色彩。因此,优秀的有声读物能够使受众摆脱功利性、实用性的态度,并最终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活动中重要的主观条件,任何审美活动都必须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审美感受也始终贯穿于审美活动中。审美感受力包括审美领悟力、想象力等。在有声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接收过程中,受众会被作品中深刻的意蕴吸引,从而产生置身其中的丰富想象。一系列领悟与想象的过程使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长期进行这样高质量的审美实践,会使欣赏者的审美感受力大大增强。由于有声语言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易感、易上口的特性,使得听者更易模仿与学习。在审美过程中,演播者的创作能形成驱动力,让受众产生创作的冲动,使其跟随有声文学作品一起诵读。这样的实践能使受众的审美感受力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有声读物中蕴含的文学价值、思想情操、人生经验、道德修养、生活技能、理论知识等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使其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丰富的内容与精湛的演播相结合,构成有声读物的综合艺术特征。欣赏有声读物对于提升受众的领悟力、感受力、想象力、审美力等大有裨益。由于移动音频平台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受众审美的需要,有声读物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有声读物的制作与传播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与规范的准入门槛。因此,有声读物的制作者、发布者、演播者都要对作品进行精心遴选与制作,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创作出精良的作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美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叶咏梅.中国长篇连播历史档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5]曾志华.中国故事广播频率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6(1).
(刘超,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
[1] 原载于《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下),第70-71页。
[2] 郭楠.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研究[J].编辑之友,2009(2):22-24.
[3]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4.
[4] 张颂.朗读美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74
[5] 顾永芝.美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3.
[6] 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