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必要性与可行性

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必要性与可行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演播表现的唯一性决定了有声文学作品的不可再生性。如前所述,有声文学以书面文学为创作依据,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原作的制约与限定。因此,有声文学作品具备唯一性。作为一种独具特征且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形式,有声文学尤其是经典有声文学,应与民族戏曲、传统戏剧、民间艺术、影视作品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得到应有的保护与传承,这在当前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

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必要性与可行性

◎卢彬

摘要:有声文学是文学的本源回归;有声文学具有文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是一种独具形态、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演播表现的唯一性决定了有声文学作品的不可再生性。作为民族精神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有声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保护和传承价值;传统广播音频技术的限制使得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全媒体时代,经典有声文学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政策支持、组织保障、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引,因而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关键词:经典作品;有声文学;保护传承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音频平台的迅速发展,“听书”成为很多人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朗读”也成为新型的热门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平台的创作元素,如较有代表性的电视节目《朗读者》《见字如面》和新媒体音频节目《为你读诗》《凯叔讲故事》等,创造了可观的收视、收听、流量佳绩,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有声读物”也成为声音行业的热门话题,“有声文学”作为有声读物的重要类别,成为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学习和阅读的“新宠”。

书籍作为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几千年来,记录和传承了丰硕的人类文明成果。阅读书籍是人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自古以来,读书一直被视作一项高雅的活动。在书籍并不普及的年代,阅读书籍是较为奢侈的事情,只有具备一定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人才能享受阅读。在民间,人们则更多通过“听书”的方式获取文化知识,了解历史传奇,获得休闲愉悦。

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是文学的最初表现形态与传播方式。因而,“说”和“听”也就成了文学的最初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来源于民间,兴盛于民间,是真正属于普通民众的一种文学形式。即便在书面文学兴盛的年代,口头文学仍然在民间广泛地发挥着作用。进入电子媒介时代后,人们不单聚在茶馆、书场等场所听说书人说书,更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等有声媒体,在家中等更为自由的场所收听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精妙,欣赏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逐渐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种类繁多、功能丰富的音频平台层出不穷,人们收听声音作品变得更为容易,有声文学再次迎来蓬勃的发展。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有声阅读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从2012年起,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呈现倍数增长趋势,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有声阅读市场的价值已经超过28亿美元,预计2017年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36.7%,2018年将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至44.3亿元人民币。有声阅读作为移动阅读的衍生领域,在移动端的优势相对明显,用户使用设备大多以移动设备为主。49%的用户通过手机使用有声阅读App,24%的用户通过平板电脑使用有声阅读App。”[1]经由广播、电视、手机等有声媒介的传播,文学作品由躺着的文字变为立体的声音,由可以看的书面文学成为可以听的有声文学,文学再次回到人们的口耳当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声文学是文学传播的本源回归。

有声文学是书面文学经过演播者艺术化的有声语言再创作,融合主题化的音乐、音效等听觉元素,借助广播、故事机、网络、手机等电子有声媒体进行传播的一种文学形态。它以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文本为创作依据,在内容上充分尊重书面文学原作;它又以声音为物质载体和表现空间,诉诸受众的听觉器官,在形式上体现有声语言等声音艺术的特性。它不仅仅是对原作书面文学的声音化还原,而且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听觉文学艺术形式。

如前所述,有声文学以书面文学为创作依据,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原作的制约与限定。同时,有声文学又是对书面文学的创造性听觉艺术表现,具备书面文学无法替代的传播优势和艺术特点,赋予书面文学崭新的表达媒介与艺术价值。它解放了读者的眼睛,仅占用受众的听觉器官,因而侵占性较弱;相对于文字语言,有声语言传播对听者的文化程度要求更低,因而更易于接受与普及。此外,借助演播者艺术化的有声语言和音乐、音效等手法,它的表现也更加形象、生动。而相对于影视作品视觉形象的确定与制约,有声文学既可以给听众保留更大的想象空间,对原作的还原度也更高,是更忠实于文学原作的一种艺术再造。

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主要在于它思想内容的精深与语言艺术的精湛。在有声文学作品创作中,基于声音媒介传播的特点,离不开对原作的改编,以适应有声语言“播读”“演播”的表现方式。但相对于影视作品的改编,有声文学作品的改编程度可以更低,从而使作品更贴近原作。同时,有声文学的创作成本也更低,在创作中,仅用少量的演播者甚至一名演播者即可完成一部作品的演播,因而创作效率更高。

书面文学具备相对的稳定性,不管如何再版,内容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由于演播者音色与艺术创造力的个性,加上演播者、制作者的不同,创作条件和创作理念的不同,使得创作者对作品的艺术理解和艺术感觉无法复制,因而每部作品都呈现出唯一性,同样的文学作品由不同的演播者进行有声化表现,必定会呈现出不同的听感和韵味。即便由同一位演播者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演播,其语言风格与作品形态也会因为声音状态、语言状态、理解程度、审美认知的变化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因此,有声文学作品具备唯一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声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优秀的有声文学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经典有声文学,是有声文学的优秀代表,它不单包含经典的长篇连播(有声小说),更包含经典的诗文朗读、儿童有声文学等内容,它应兼具健康深刻的思想主题、准确生动的语言演播及精致细腻的声音制作于一身,“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2],并通过有声媒介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受众中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作为一种独具特征且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形式,有声文学尤其是经典有声文学,应与民族戏曲、传统戏剧民间艺术、影视作品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得到应有的保护与传承,这在当前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

语言与声音是民族文化、时代审美的重要符号。有声文学作品从技术、题材、演播风格上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时代审美倾向的重要记录。有声文学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创作手段的艺术形式,由于语言文化的民族性,有声文学也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文艺形式。经典有声文学凝聚了文学作家、演播艺术家、声音编创艺术家等多重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声音技艺,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我们可以在声音编创艺术家的精心编辑中领悟作家高远独特的思想精神,感受演播艺术家独一无二的声音魅力与语言艺术。

艺术作品往往带有时代与民族的烙印,有声文学亦是特定时代的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的经典有声文学作品中,体味那个时代的主题和风貌,也可以感受不同时代的表达风格与语言审美倾向。在广播繁盛的年代,小说连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滋养了大批听众。《杨家将》《李自成》等作品播出时,很多听众会提前守在收音机前,静静等候,这些作品的名字连同声音一起,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作品的内容及演播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吸引现在的听众,尤其是年轻听众。如演播艺术家王刚的长篇连播代表作《夜幕下的哈尔滨》演播语言生动,技艺丰富,表现力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非凡影响。而2017年7月“有声读物评价体系课题组”采访王刚时,他提到,“现在再听《夜幕下的哈尔滨》,会感到其演播力度过强,听感很累,那样的播法不适应当今的语言审美”。其他的很多作品亦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强求当今的受众要普遍接受这些艺术作品,但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却应该被记录、认知、传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它们产生过的巨大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是应该留存在长篇连播历史档案中的。它们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化精神的优秀代表,是散发着独特听觉韵味、彰显着特定时代色彩的珍贵语言史料。在语言艺术的教学、研究、交流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发挥作用。

手机等移动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兴盛之后,有声文学的播出平台得到了空前拓展。懒人听书等专门性听书平台,喜马拉雅等综合性音频平台迅速崛起,在几年的时间内收获了数亿用户,给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影响。由于具有强大的开放性,新兴音频平台上的作品数量也空前庞大,由专业人士生产(PGC)的有声产品与“草根主播”生产(UGC)的有声产品“同台竞技”,可谓参与者众,作品丰富。虽然对于受众来说,选择丰富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用户需求多元与播读标准不统一的背景下,更多用户生产的有声文学作品主题低俗、演播风格随意、制作质量粗糙,不管在内容主题方面,还是演播制作方面,都带有较强的“快餐性”。这些“快餐文化”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耳朵,为其带来浅层、短暂的愉悦,但它们难以代表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与语言品质,也会拉低行业的水准,降低用户的审美质量,更难以经受人民和历史的考验,造成时间与空间的资源浪费。这样的作品广为流传,对受众的思想提升与语言发展益处有限。

一些音频平台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通过市场运营与用户调研,它们发现用户愿意付费的产品,仍然是那些声音精品。因此,将发展方向倾向于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培育具有专业水准的“签约主播”成为不少平台的选择。

张颂谈传媒语言的文化身份需要维护与识别时提到,要“用最好的文化产品和优秀作品吸引人,感染人”[3]。经典有声文学作品通常是有声语言艺术精品,在内容选择、语言表达与艺术制作等方面都蕴含着各环节创作者的“艺术匠心”,主题健康、语音标准、语言规范、表达精确、艺术独特更是这些作品的普遍特点。收听这些作品,听众能得到心灵的滋养与语言素养的提高;传播这样的作品,能树立语言艺术典范,引领民族语言健康发展。

上文提到,经典有声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再生性。文学内容具有稳定性,虽然几经再版,但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基本不变。然而,广播影视作品却不具备这样的稳定性,即使尊重原著,在原版的基础上翻拍和重录,广播影视类作品也难以还原原版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影视类艺术作品具有唯一性。

在视听媒介较为发达的当代,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尊重原著的恶搞改编、劣质改编现象,最终有损经典文学作品的形象和影响力。有声文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对作品的还原,因为通过声音进行艺术创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在场景环境、人物形象等方面保留听众对原作的想象空间。听者在收听时可以借助视觉思维和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行想象,而不像影视作品那样具有确定性,受导演思维限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声化的创作,既是丰富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文学作品进行传播的良好方式。

此外,由于物质载体的技术限制和外界环境的侵蚀(如损坏、潮湿等),有声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损坏或消失的风险。如有些广播作品最初刻录在开盘带或磁带上,经年累月,带子破损或完全无法播放。声音内容一旦损坏或丢失,很大程度上无法复原,丢失一个时代的声音将与丢失一个时代的文字一样,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因此,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等历史声音进行电子化翻录、整理、备份甚至播出,是传媒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典有声文学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当前,这项工作已经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并且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组织的建设以及声音处理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日益进步,这项工作也具备了相当的可行性。

多方资料显示,有声书近年来不断被视作出版业的下一个重点。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音频类平台在各类媒体上迅速发展,同时,有声书也成为政府大力扶持的文化项目。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为新时代的文化艺术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的主要任务就包含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加强优秀作品的传播推广等。“抓好有声读物的精品工程”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在“十三五”时期着力打造的十大精品工程之一。[4]在2017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的八个重点支持方向中,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就是其中的一项,其中包含听书项目。(www.xing528.com)

在2017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中,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媒体融合的灵犀智能有声阅读云平台建设项目”“咪咕听书语音融合发展项目”,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南有声书内容集成与传播平台”,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的“听读中国——经典作品听书再造工程”,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的“全民听书——全球华文网络文化主播移动直播平台”等项目纷纷入选。2017年7月15日,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在北京举办“有声读物播读艺术素养提升班”,来自各级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高校教师、非公领域文化企业的优秀播读人员、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宣讲人员以及部分有声读物播读爱好者等参加了培训。

近年来,类似的政策和项目在各级新闻出版和文化领域层出不穷,有声读物的版权保护、出版发行、播读标准制定等各项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政策支持,这也为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专业土壤。

有声文学不算一个新事物,在广播繁盛的时代曾经兴盛。相应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和文化部门为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小说连播)作为小说连播的专业组织,组织进行了多年的广播小说专业评奖与学术探讨等活动,为推动广播长篇连播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随着各类有声读物的兴盛,与有声读物相关的组织也不断涌现。如2014年10月,播读者的专业委员会——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有声视听文化委员会成立。此外,近几年还成立了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有声读物专业委员会等有声读物专业组织,这些专业委员会组织常规性的专业交流与探讨,为有声读物行业、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随着全媒体有声读物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新现象、新问题的不断显现,更专业、更细化的有声读物行业组织也必将不断出现。专业组织的成立,为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保障,专业组织的评选、认定与推荐,使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价值得到认可,使其艺术地位得到肯定。

声音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现象,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以保存。声音载体的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声音作品的生命力。古代的语言艺术资料因为没有声音技术的支持才没有完好地留存,只能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播,艺术作品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对原作的忠实程度势必会受到影响。广播时代,录音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些有声作品得以保存,但磁带、光盘等的体量较大,存储占据较大的空间,检索冗繁,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损坏、丢失,仍不能有效保存、保护有声文学作品。

数字视听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有声文学等视听资料的保存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数字音频资料占据空间小,清晰度高,检索容易,且可以借助多个平台的海量云空间进行存储,打破了原来广播技术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对各种声音资料进行抢救性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当然,有声文学的传承和保护不是将作品“束之高阁”,而是依据有声文学传播的规律性与科学性,充分发挥“传播”的保护作用,借助各声音传播平台,通过丰富的策划、推荐、重播、重录、专题报道等形式将作品在影响更广泛的声音平台上呈现,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受众全面认识有声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真正实现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常播不冷”,才是对作品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正确途径。

近年来,随着有声读物的迅速发展,与有声读物有关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等也日渐增加,笔者以“有声读物”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相关结果350余条,其中近3年的论文数量均在40篇左右,是前三年的1倍左右,且不乏硕士、博士论文等,可见“有声读物”已经成为业内新兴学术话题,吸引了学界的众多目光。这些理论成果总结了国内外有声读物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全媒体时代有声读物内容的选择与标准,出版与经营,播读的艺术与风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评价与展望。新媒体时代的有声读物发展有了日渐丰厚的理论指引与文献成果,为经典有声文学作品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经典有声文学作品作为有声读物的优秀代表,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与有声读物发展日益蓬勃的当代,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示范作用。作为一种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艺术作品,它的保护与传承理应在学术理论与实践操作上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传统广播日渐衰落与新兴音频存储传播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代,这一课题已具备相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史秋雨.中国有声读物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2(7).

[2]张颂.传媒语言文化身份的当下识别[J].现代传播,2005(6).

[3]刘宇,张礼敏.民间口头文学的当代保护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17(5).

[4]叶咏梅.中国长篇连播历史档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

[5]曾志华.中国故事广播频率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6(1).

[6]余人,王令薇.从传播学视角看新型电子有声读物的崛起与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16(9).

[7]李婕婷.对有声文学节目发展的思考——以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为例[J].青年记者,2016(27).

[8]刘慧梅,姚源源.书写、场域与认同:我国近二十年文化记忆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8(4).

(卢彬,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讲师)

[1]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有声阅读市场调研报告[R/OL].(2017-06-05)[2017-07-14].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370929.html.

[2]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R/OL].(2016-11-30)[2018-03-05].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htm.

[3] 张颂.传媒语言文化身份的当下识别[J].现代传播,2005(3):45-48.

[4] 2017年,出版的政策风向[EB/OL].[2017-02-13].http://www.sohu.com/a/126098076_4887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