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古印度的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艺术:古印度的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出土的艺术品中,有一尊青铜裸体的舞女雕像格外引人注目。但已足以表明古代印度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印度教的艺术则从5世纪前后才有真正的作品问世。它随佛教的传播而传向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艺术相结合,成为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以后,用梵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日益腐朽、僵化。在用梵文写成的作品中,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全诗共7篇,被称为“梵语的最初的

艺术:古印度的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古代印度的艺术成就主要反映在雕刻美术建筑等方面。早在对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就发现了有些上面刻有文字和图案的印章,不少上面还刻有形象极其生动的浮雕,如各种牛、象、虎、鳄鱼羚羊等,也有如独角兽、多头兽之类的神奇动物。雕刻线条平滑有力、浑厚古朴。在出土的艺术品中,有一尊青铜裸体的舞女雕像格外引人注目。其身材苗条,神态安详,姿态优美,给人一种动态美。不足之处在于,手臂和腿较长,与身体的比例不很协调。但已足以表明古代印度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2]

古代印度的艺术在婆罗门教时期并不十分发达。它随着佛教的兴盛,并作为佛教文化展示于世人的一部分而达到隆盛时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孔雀王朝的时期至五六世纪。而印度教的艺术则从5世纪前后才有真正的作品问世。其鼎盛时期则是在笈多王朝以后的13世纪最为突出。相比较而言,佛教艺术比印度教艺术成就要大。

佛教的艺术由于阿育王对佛教情有独钟而得到长足发展。据说,当时曾建立佛塔84000多个。目前,这些佛塔由于后来伊斯兰教的入侵而遭到破坏,己荡然无存。但是,当年所建的巨大石柱依然屹立。这些高10米左右的石柱内外无接缝,柱身上镌刻着国王的诰文,柱顶有狮子、大象、牛、马、宝轮等雕刻,庄严华美,其中,尤以贝拿勒斯附近的“萨拉那特狮子柱头”最著名。[3]在孔雀王朝的石雕艺术中,男女“药叉(夜叉)像”也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其中,巴尔胡特的药叉女像尤其精美,其乳部和腰部的夸张,充分表现出当时印度雕刻的特色。

阿育王时期建造的诸多佛塔(即窣堵波)反映了印度宏伟建筑的精湛艺术水平。这些佛塔本为珍藏佛舍利而建,外绕石柱,浮雕图案多取自佛教题材。在巴雅、贝德萨、巴尔胡特、桑奇等地早期的佛教建筑和雕刻都很精美。在桑奇地区保存下的大窣堵波是古代印度建筑艺术的标志之一。它在阿育王时代用砖建成,以后加以扩大,并砌上一层石块,呈半圆球形,直径约30米,周围有环行道路,有4个大门,其雕刻异常精致。[4]

佛像的塑造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当时印度西北部边界,由于希腊化的西亚人侵入,形成一种被称为犍陀罗的希腊式佛教艺术。它汲取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精华,创造出释迦牟尼的各种形象,刚健丰盈,颇具特色。诸菩萨像和世俗人物的雕像则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犍陀罗艺术风格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对中国等周边国家的雕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佛教艺术的另一个成就是石窟壁画,无论就其工程的浩大、雕刻的精细,还是绘画的优美而言,都是惊人的。其中,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邪的温德亚山中的阿旃陀石窟最为著名。它从被发现至今始终被争相传颂,是印度人民甚为骄傲的“艺术之宫”。它大约开掘于公元前1世纪,约7世纪初完成。石窟位于一个新月形的悬崖上,共有29个洞窟,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雕刻和优美绘画。其中,最大的第10窟深约29米,宽约12米,高约11米,其艺术成就之高,足令后人惊叹不己。

古代印度的美术成就辉煌璀璨,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不断充实着自己艺术美的内涵,并在人类有了宗教信仰以后,又努力去表现各种信仰和宗教生活。尤其是随佛教产生而兴起的佛教文化艺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它随佛教的传播而传向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艺术相结合,成为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古代印度艺术的这种开拓之功和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人类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

印度现存最早的文献是4部吠陀本集,约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使用的语言是吠陀语。继后,阐述4部吠陀的各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至前400年,使用的语言是由吠陀语演变而成的古梵语。直至大约12世纪以前,印度古代许多作品都是用梵语写成的。这以后,用梵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日益腐朽、僵化。各种地方语言的文学先后兴起,除婆罗门教徒仍用梵语作为宗教语言之外,梵语在一度辉煌之后,逐渐消亡了。(www.xing528.com)

在用梵文写成的作品中,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评论家认为:如果排除这两部史诗和受过两部史诗影响的文学作品,那么梵语文学中所剩的作品就寥寥无几了。现存的两大史诗抄本,《摩诃婆罗多》约有10万颂(每颂两行),《罗摩衍那》有24000颂,其篇幅之长在世界各民族史诗中实为罕见。两大史诗形成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400年的800年间,主要颂扬了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的业绩,表现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非正义的主题。

“摩诃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传说故事”。全诗共18篇,讲述堂兄弟关系的般度族5个王子和俱卢族100个王子之间,因继承王位而进行的18天的鏖战。最后,俱卢族百子全部阵亡,军队除3人外,也全军覆没。般度族全军虽然胜利了,但除了5个王子幸存外,也仅有7人得以存活。这部史诗以部族分合为主题,描绘出古代印度一幅极其生动残酷的战争图画,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场景,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残暴、奸诈的厌恶,对公正、善良的同情,以及对和平渴望。《摩诃婆罗多》中包含了印度古代的历史、宗教、政治哲学人伦等多方面的情况,全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价值标准和审美观,概括了当时印度人民全部的文化意识。

《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至多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另一半篇幅是各种插话和其他形式的插叙。其中,有关于古代国王和武士的英雄传说,如《沙恭达罗传》《那罗传》《罗摩传》《莎维德丽传》。也有掺杂哲理性说教成分的哲理性对话,如第6篇《毗湿奴篇》中的《薄伽梵歌》。它共有18章、700颂,是崇拜薄伽梵(黑天的尊称)的最早哲学解说。其中心内容是黑天向阿周那阐明达到人生最高理想——解脱的3条道路:业(行动)瑜伽、智(知识)瑜伽和信(虔诚)瑜伽,这3种瑜伽相辅相成。正是《薄伽梵歌》中宣扬的这种崇拜黑天的倾向,开创了后世中世纪印度教的虔信运动,以致它后来成了印度教的重要圣典。《摩诃婆罗多》中的不少内容成为后人创作戏剧诗歌的重要来源。其中的许多章句都被印度最古老最系统的法典——《摩奴法典》所引用。

“罗摩衍那”意即罗摩的漫游。全诗共7篇,被称为“梵语的最初的诗”。《罗摩衍那》主要讲述英雄罗摩一生的光辉业绩,尤其是他为寻回爱妻悉多而远征楞伽国(锡兰,现今的斯里兰卡)的故事。诗中借罗摩南征来表现雅利安人向南印度扩张的情景。《罗摩衍那》既是一部史诗,也是了解印度文化、文明和思维方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此外,这部史诗开始罗摩作为毗湿奴的化身而加以崇拜,对印度教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梵语文学中的巨大成就除两大史诗以外,生于1、2世纪的佛教诗人马鸣的成就也颇有开拓性。他写的《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两部叙事诗,是印度古代叙事文学从史诗阶段进入古典梵语叙事诗阶段的重要标志。而他描写佛陀及其弟子的《舍利佛传》等3部戏剧残卷则表明印度古典梵语戏剧己达到成熟阶段。马鸣的文学成就,上承史诗,下启迦梨陀娑,堪称是古典梵语文学的先驱者

迦梨陀娑是印度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被西方评论家称为“印度的莎士比亚”。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列为该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长篇叙事诗《云使》在当时就是交口称誉的流行之作。代表作剧本《沙恭达罗》通过歌德的推崇,影响遍及欧洲。剧中通过女主人公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曲折的爱情故事,颂扬了下层人民的正直善良,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婉转、隐晦地批判了统治阶级喜新厌旧的本质。全剧洋溢着诗情画意,人物心理细腻,场景变幻神奇,表现出当时古典梵语文学的高超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