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号:具备多种作战能力的舰艇

海洋号:具备多种作战能力的舰艇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航空设施是“海洋”号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飞行甲板、飞机升降机及机库等。“海洋”号是一型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大型舰艇。在担负这一任务时,可由“海洋”号直升机母舰、若干艘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和潜艇共同组成作战编队,并由“海洋”号作为编队的指挥舰,在指定的作战海域,遂行防空、反舰、反潜、护航等作战任务。■ 完成后的“海洋”号直升机母舰。

海洋号:具备多种作战能力的舰艇

■ 使用了无敌级基础设计来建造的“海洋”号。

3艘无敌级航母服役之后,为了继续增强海军实力,英国皇家海军于1987年正式提出建造“海洋”号航母的计划。但是由于当年西方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财政无力承担建造航母的高额费用,这项造舰计划不得不一再推迟。1993年,随着英国国内经济复苏,而联合国可能在波黑采取军事行动,英国政府又将航母建造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在追加了6500万英镑预算后,1993年5月11日,海军正式与维克斯造船工程公司签订了价值1.7亿英镑的“海洋”号建造合同。1994年5月正式开工建造,1995年10月下水,1998年3月进入皇家海军战斗序列服役。

“海洋”号直升机航母基本上以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为蓝图设计,其舰型、舰体结构、设施布置等方面与后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航空设施、武器系统、动力装置及技术性能方面则有较大不同。该舰舰体采用了商船标准建造,虽然这样做减少了制造难度,降低了成本,但对舰体的性能、结构强度和生命力都不免产生影响。

“海洋”号主甲板采用通长甲板,其上层建筑呈长条形,布置在舰艇右舷中部位置,长度约为舰长的一半。上层建筑前端顶层设置有驾驶台、飞机指挥室和雷达操纵室等,视野宽阔,便于瞭望;上层建筑内部设有各种工作、生活舱室。主桅杆上分别设置有对空对海搜索雷达、飞机控制雷达、卫星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

航空设施是“海洋”号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飞行甲板、飞机升降机及机库等。由于飞行甲板采用直通式设计,因而显得十分宽阔,其长度达170米,宽度为 32.6米,共设有6个飞机起降点。由于主要用于搭载直升机,飞行甲板首端不设无敌级航母那样的滑橇式甲板。2台飞机升降机设置甲板中央,它们与飞行甲板下面设置的巨大机库相连,可用于将飞机下放到机库内,或从机库提升至飞行甲板上。该舰宽阔的飞行甲板,可搭载18架直升机,设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库亦可装载12架直升机,舰载直升机总数达30架,但平时只载18架。可选载的机型主要有“海王”、EH101、“山猫”等直升机,当执行对地或对舰攻击任务时,也可以换载数量不等的“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

“海洋”号是一型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大型舰艇。首先,该舰具有与美国两栖攻击舰(如塔拉瓦级)相类似的功能和技战术特点,因此它又被称为“直升机两栖攻击舰”。该舰能够将大量登陆人员、直升机、登陆艇、气垫船、装甲车辆及其他作战物资快速、及时、远距离地运往作战海区;能够同时使用直升机、“海鹞”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及各种运载工具对登陆地域发动快速、突然的立体攻击,因而完全能够胜任一般两栖攻击舰所担负的两栖作战任务。

■ 完成了船体舾装,驶往海上进行试航时的“海洋”号。

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1993年波黑军事干预等作战行动中,无敌级航空母舰一直是英国优先动用的军事力量。但是无敌级只具备空中打击能力,并不具备能够最终解决问题的运输登陆兵上陆的能力,这一直是一个令缺少两栖舰艇的英国海军烦恼的问题。而同时具备航母和登陆功能的“海洋”号的建成无疑将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该舰不仅能够搭载作战飞机,而且可用于运送陆战部队、登陆艇和装甲车辆,并能够指挥和协调它们之间的作战行动,集陆、海、空作战功能于一身,因而被认为是替代或协同无敌级承担海外作战和军事干预任务的最合适的兵器

“海洋”号如同航空母舰那样,设有直通甲板、起降设备和机库,其满载排水量达到20500吨,超过本国的无敌级(初建时)、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和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航母,其搭载的飞机,可用于对空、对海作战,而且舰载机总数多于上述轻型航母,因此,它不仅可用于执行两栖作战任务,而且也能够像一般轻型航母那样,担负局部海域的制空、制海作战任务。在担负这一任务时,可由“海洋”号直升机母舰、若干艘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艇共同组成作战编队,并由“海洋”号作为编队的指挥舰,在指定的作战海域,遂行防空、反舰、反潜、护航等作战任务。部署这样一个作战编队,其控制的作战空间(包括空中、水上、水下和陆地)及打击范围可达数百千米,虽比不上大型航母战斗群,但与部署一支轻型航母编队相比则毫不逊色。

“海洋”号不仅可用于执行多种作战任务,而且在和平时期也可用于执行诸多非军事任务。例如,利用其舰内设置的宽敞居住舱室,可作为人员输送船,承担联合国维和部队人员的运送任务或撤离侨民和难民的任务;利用其货物装载量大的特点,可作为货物运送船,执行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任务;利用其舰上配备的医疗设备,可作为海上流动医院船,为伤病员和灾民提供医疗救护服务等。

2003年,“海洋”号与“皇家方舟”号一同参加了伊拉克战争。

2007年9月,“海洋”号进行了为期12个月价值3000多万英镑的复杂的升级和维护。在完成了维护和升级的主要工作阶段后从普利茅斯港口开始试航,完成紧张的海上测试之后,于2008年10月恢复服役。2008年11月海上训练前,测试项目最初集中于海上安全设备,接着逐步加强仪器校准,再进行直升机飞行训练。

最新的升级是为了体现“海洋”号的“世界任务”的特点,升级了膳宿条件和远洋能力,其中包括许多个“第1次”和许多重大挑战。除了进行改善船员生活条件的改造外,还装备了当今最先进的通信设施和防卫系统,升级舰船对直升机行动包括对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支持。通过对成本效率的最佳化设计,联合小组为改装计划节省了250万英镑。

2010年2月,“海洋”号在北海海域进行了最新一次军事演习

■ 完成后的“海洋”号直升机母舰。该舰具备一定的两栖攻击舰功能。

■ “海洋”号舰桥部分结构特写。

“海洋”号直升机母舰数据与性能(www.xing528.com)

舰名 舷号 开工 下水 服役

海洋

Ocean L12 1994.5 1995.10 1998.3

满载排水量:20500吨(初建时)/21759吨(改装后)

主尺度:总长203米,垂线间长193米,舰宽36.1米,吃水6.6米

飞行甲板:长170米,宽32.6米

动力:2台皮尔斯蒂克400柴油机,23904马力,双轴,可调距桨,首部有侧推器

航速:18节

续航力:8000海里/15节

舰员:255名,航空人员206名,陆战队员480名

运载能力:4辆车辆人员登陆艇(LCVP),40辆坦克和1个海军陆战队突击营的大部分装备

武备:4座“厄利孔”双联30毫米炮,3座Mkl5“密集阵”近防炮

对抗措施:8座“海蚊”130毫米/102毫米假目标发射器,DLH舷外假目标

作战数据系统:费伦梯战斗数据自动化武器系统2000,11号、14号、16号数据链,马可尼-马特拉卫星通信系统1D,默林计算机数据链

雷达:普莱西996对空雷达;凯尔文-休斯1007对海雷达

舰载机:12架“海王”、6架“山猫”直升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