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海军新世纪(21世纪)里的希望,核动力航空母舰“夏尔·戴高乐”号。从照片中可以看见其搭载着“阵风”式舰载多用途战斗机。
20世纪60年代服役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与其姊妹舰“福熙”号令法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得到了本质的提升,然而法国并没有就此原地踏步。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就已开始规划下一代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但“戴高乐”号的龙骨实际上却是在1989年4月才在法国船舶建造局(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位于布雷斯特的海军造船厂中安放起建。然而,在一开始规划时该舰原本是被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itterand)依照法国海军旗舰命名的传统,命名为“黎塞留”号(Richelieu)以承继二次大战时的战列舰“黎塞留”号。但在1989年实际起造时又被当时的总理、戴高乐主义派(Gaullist)的希拉克(Jacques Chirac)命名为“戴高乐”号。
1986年2月,法国国防部长签署了建造航母的命令。1987年1月,首舰“戴高乐”号(R91)在布勒斯特船厂最后完成了设计图。1987年11月开始切割第一块钢板,1989年4月在布雷斯特船厂船坞开始组装。由于冷战时代的结束再加上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国家财政困难,原订1996年服役的“戴高乐”号工期一再延误,1994年7月才下水,而服役日期一度推迟到1999年。但之后由于又陆续发现核反应炉强度不足而进行补强,与斜向飞行甲板长度不足无法安全起降美制E-2C“鹰眼”空中预警机,而在2000年时又进行了甲板延长改造工程,将斜向甲板的长度增加了4米,也使得正式启用的日程一延再延。直到2000年9月,“戴高乐”号才正式服役。该舰的建造费总共达到170亿法郎(约合29亿美元),且不包括舰载机的费用。
“戴高乐”号全长240.8米,宽31.4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35500吨,满载排水量40600吨,主机为2座K-15一体化循环压水堆,总功率76200马力,最大航速27节。编制人员1700人,其中航空人员550人。由于吨位只有美国的同类核动力航母的一半,因此“戴高乐”号只配备了2具舰艏弹射器(美军航母通常为4具),而舰载机的上限也只有美国航母的一半,约为40架上下。
■ 羁留在码头上进行最后舾装的“戴高乐”号。
为了将甲板尽可能扩大,该舰采用了外飘设计,使飞行甲板宽度增大许多。该舰飞行甲板长261.5米,最宽处达到64.4米,而水线宽仅为31.5米。这一尺寸不仅较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51.2米的飞行甲板宽度宽了很多,而且甲板宽度达到了水线宽的2倍,这样的比例也属罕见。此外,斜角甲板也较克莱蒙梭级有所增长,全长196.5米,使整个飞行甲板的面积大增。其轴向甲板长115米,斜角甲板长斜角为8.5度,2部美制C-13-3蒸汽弹射器分别设在轴向甲板和斜角甲板的前端。同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采用的C-13-2型弹射器相比,其长度缩短为75米。由于“戴高乐”号是世界上航速最慢的航母,甲板风速低,因此采取了加大弹射器功率、增大飞机离舰速度的办法,从而能够弹射包括“阵风”和E-2C预警机在内的飞机。每次可以140节的速度弹射22吨重的飞机。在斜角甲板上有3道拦阻索,可拦阻140节、19吨重的飞机,另有1道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拦阻网。斜角甲板两侧有宽阔的场地,每一波可起降20架次。
一般情况下,该舰搭载30-33架“阵风M”多用途战斗机和3-4架E-2C“鹰眼”预警机,另有4-6架NH-90直升机。机库位于主甲板上,长138.5米,宽29.4米,高6.1米,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机库内可停放25架“阵风”战斗机或20-25架法国海军现役各型飞机,平均每架约占115平方米。机库两头为航空维修设备舱和维修器材库。一半航空人员的住舱也布置在机库内。
舰上搭载固定翼飞机共35架,其中3架E-2C“鹰眼”预警机,20架“超级军旗”攻击机,12架“阵风”F1战斗机,分别隶属于第4预警机中队、第17攻击机中队和第12战斗机中队。直升机4架,包括2架AS-565“黑豹”直升机或2架AS-322“美洲狮”直升机(空军)或2架“超黄蜂”直升机,以及2架“海豚”搜索与救援直升机。
值得一提的是,E-2C“鹰眼”预警机是法国海军为提高“戴高乐”号早期预警能力而专门从美国引进的。
“戴高乐”号在设计时使用计算机模拟获得了最佳线型,同时采取了提高生存力的措施。水下部分十分平滑,龙骨具有漂亮的防横摇外形。舰艏为封闭型设计,舰体前部切水破浪性能较好,航行阻力小,能有效防止甲板上浪。为了提高抗核爆能力,全舰从飞行甲板到舰底形成一个堡垒式的箱型结构,并按照北约统一的抗核加固标准建造。舰体的水下部分采用多层或双层结构,并增强了舰底强度,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水下爆炸能力。在舰体的关键部位,如反应堆舱、机舱、指挥中心和弹药库等处均装有装甲防护。
“戴高乐”号的武备主要包括欧洲舰空反导系统(SAAM)。该系统是法国和意大利共同研制的,由4座“席尔瓦”A43八联装垂直导弹发射架(左舷和右舷各2座)、32枚“紫菀”导弹和1部“阿拉贝尔”火控雷达组成。系统的反应时间小于6秒。可同时跟踪100多个目标,并同时制导16枚导弹。“紫菀”15舰空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中段修正,主动雷达寻的,最大速度在3马赫以上,弹头重13千克,可拦截15-17千米内的飞机或8-10千米内的导弹。为进一步提高防空能力,法国海军计划将A43发射架替换为A50,以便发射“紫菀”15导弹和“紫菀”30导弹。“紫菀”30导弹最大速度超过4.5马赫,拦截飞机的射程大于90千米,拦截导弹的射程为10-20千米。作为“紫菀”15防空导弹系统的有效补充,该航母还装备有2座六联装“萨德尔”点防御导弹系统,发射“西北风”导弹,用于攻击低空飞机和掠海反舰导弹等目标。该系统具有反应速度快(从目标识别到发射导弹只需5秒)、拦截目标多样化和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等特点。导弹采用被动红外寻的导引头,具有发射后不管的功能,最大射程为6千米,飞行速度2.5马赫,弹头重3千克,能够攻击掠海面3.04米高度飞行的目标。 此外,“戴高乐”号还装备有4座“吉亚特”20F2型单管20毫米防空炮。射速720发/分,射程8千米,弹重0.25千克。
该航母采用单一舰岛,位于上层甲板的右舷。2部升降机在舰岛后侧。舰岛采用隐形设计,外观上呈现出的是斜面和圆角,减小了雷达的反射截面。
上层建筑共分4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休息室和气象室、电传室、指挥室、飞行指挥部。全舰共有15层甲板,由纵横舱壁分为20个水密舱段,约有2200个舱室,具有较好的抗沉性。舰上除作战指挥舱室外,还设有餐厅、娱乐休闲场所和医疗舱等生活必需设施,所有舱室都从安全、方便等方面综合考虑,作出了合理安排。
在舰桥上层建筑后部有2部飞机升降机,每部载重35吨,可同时运送2架飞机。它的机库长138米,宽29米,高6.1米,总面积46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25架“阵风M”战斗机。该舰装有SATRAP稳定装置和倾斜补偿装置,可在6级海况下进行起降作业,适合在风浪较大的大西洋海区活动。飞行甲板每天可保证100架次飞机起降,并能持续7昼夜。稳定装置和倾斜补偿系统的采用,使该航母可以在恶劣海况下保证飞机的起降。
为了节约成本,法国海军没有为“戴高乐”号研制新堆型,而是采用了技术成熟的凯旋级核潜艇的反应堆——K15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装置。该反应堆热功率150兆瓦,具有噪音低、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缺点是航母的最大持续航速只能达到27节。
该舰装有2座反应堆,每座反应堆重约900吨,布置于机库甲板下中部略靠舰艉处,分设在5个隔舵中。反应堆控制舱居中,两边依次是2个反应堆舱和2个汽轮机舱。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加热第一回路中的高压水,再用第一回路中的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第二回路中的水,使其转化成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之所以称作一体化核反应堆,就是将蒸汽发生器直接置于反应堆核心部分,连成一体,这样可以减小体积。核反应堆安装在一个严密的水密壳体内,采用高强度的结构钢加以防护,以防止当航母受损时损坏反应堆。堆芯寿命在20年以上。
■ 航行在灿烂阳光中的“戴高乐”号,舰载机已经由试航时的“超级军旗”式部分换装了阵风M。
航母上的电站包括主电站、应急电站和安全电站。主电站为2台20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应急电站有2个,各装3台58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安全电站也是2个,各装2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可连续向反应堆提供电力,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
“戴高乐”号作战指挥系统的核心是“西尼特”8作战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时处理来自舰上各种传感器的信息,不断更新战术态势,辅助指挥官决策,并管理和控制各种武器系统和电子对抗装置。它可实时处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2000个目标信息,并作出恰当反应,在同类系统中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
其对空搜索雷达主要是1部DRBJ-11B三坐标雷达和1部 DRBV-26D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两者均为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产品,DRBJ-11B的工作波段在E/F波段,对飞机搜索距离为366千米。DRBV-26D工作在D波段,对2平方米目标的搜索距离为183千米。对空/对海搜索雷达采用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DRBV-15C“海虎”MK2雷达,工作波段为E/F波段,对水面舰艇的工作距离为视距,对2平方米目标的搜索距离为110千米。对0.1平方米目标的搜索距离为39千米,导航雷达为雷卡公司的2部1229(DRBN-34A)型雷达,工作波段为I波段。火控雷达使用1部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阿拉贝尔”多功能三坐标雷达,工作在I/J波段,可跟踪50个目标,对2平方米目标的搜索距离为70千米,对导弹的搜索距离为20千米。还有1部“塔康”NRBP-20A进场管制雷达。
■ 1架隶属于“戴高乐”号的舰载直升机正在飞过该舰上空。
声呐系统采用1套SLAT鱼雷攻击告警系统:电子战设备主要有1套AR-BR-21截获装置,1套SAT-DIBV-2A“旺皮尔”红外搜索跟踪系统。2台ARBB-33干扰机,4座10管CSEE“萨盖”AMBL-2A瞄准式诱饵发射装置,箔条射程8千米,红外照明弹射程3千米。此外,该航母还装备有2部“萨吉姆”VIGY-105光学指挥仪。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贵为法国海军,乃至当今欧洲海军第一舰,堪称欧洲海军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由于法国海军首次建造这样一艘大型核动力水面舰艇,在造船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技术经验等软件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注定了“戴高乐”号的明星之路并不顺畅。(www.xing528.com)
该航母于1999年1月开始海试。在试航时,航母的船舵系统出现不正常颤动,同时发现由于斜角甲板设计长度太短,在某些情况下E-2C“鹰眼”预警机无法正常使用。为此,法国将斜角甲板延长了4.5米。2000年11月在北大西洋进行首次远航试验时,当其以25节航速从法属西印度群岛的瓜德罗普岛驶往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途中,一部螺旋桨桨叶损坏,落入海中,最后不得不依靠单桨以14节航速驶回土伦港。据法国海军称,事故原因是由于螺旋桨的金属质量或设计缺陷所致。作为应急措施,法国海军为“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换上了退役的“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的备用螺旋桨。事后,又向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一个子公司订购了2只螺旋桨。
上述事件作为“戴高乐”号航空母舰问世不久的小插曲,不仅使其经受了考验,而且也使法国海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法国海军的战略,应该有2艘航母,以确保在其中一艘进厂维修时,也还有一艘可以值勤的配置方式。因此,除了目前拥有的“戴高乐”号外,法国海军仍然需要建造另一艘航空母舰,才能完成理想的编制。然而,由于“戴高乐”号的建造费用太过昂贵,法国政府并没有打算兴建另一艘同级舰,再加上近年来欧洲逐渐在政经军事方面趋向统合,因此,与其他国家采取相同标准以节省建造成本已是主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艘法国航母极有可能是采用与英国合作开发的方式建造。虽然法国方面较偏好使用核动力来驱动船只,但考量到英国皇家海军的低建造成本要求,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曾正式公布,法国下一艘航空母舰将会用传统动力系统,考虑搭载燃气涡轮引擎作为动力。
2009年,“戴高乐”号航母的汽轮机舱又出现剧烈震动,2个连接涡轮机及其轴线的零件发生了故障。此外,该航母上还发生过方向舵震颤、隔音不完全,核反应堆耐压壳龟裂等多方面涉及动力装置的突出问题。而英国人在燃气轮机领域的成熟经验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博得法国人的认同,使其逐渐改变了原先的观念。如今,执拗的法国人不再坚持选用核动力装置,转而决定采用燃气轮机,与英国合作开发下一代PA-2航母。
■ 并排航行中的美国航母“企业”号(左)与“戴高乐”号(右)。照片充分揭示了中型航母和大型航母的差距。
■ “戴高乐”号与美国海军“斯坦尼斯”号(CVN-74)编队航行于阿拉伯海,照片拍摄时间为2007年3月25日。
“戴高乐”号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数据与性能
舰名 舷号 开工 下水 服役
夏尔·戴高乐
Charles De Gaulle R91 1989.4 1994.5 2001.5
标准排水量:36600吨
满载排水量:39680吨
主尺度:总长261.5米,水线长238米;舰宽64.4米,水线宽31.5米;吃水8.5米
飞行甲板:长261.5米,宽64.4米
动力:2座K15压水堆,300兆瓦,2台奥斯瑟姆汽轮机,83000马力,双轴
航速:27节
舰员:1150名,航空人员550名,旗舰人员50名;共有铺位1950个,另可增加800个海军陆战队临时铺位
武备:4座8单元“紫菀”15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座六联马特拉萨德拉尔对空导弹发射装置;8座“盖特”20毫米炮
对抗措施:4座“萨盖”十管可旋转假目标发射器;达索LAD舰外假目标发射器
作战数据系统:西尼特8战术数据系统;11、16号数据链;锡拉库斯舰队卫星通信系统;AlDCOMER指挥支援系统
雷达:汤姆森CSF DRBJ11B三座标对空雷达;汤姆森CSF DRBV26D对海雷达;汤姆森CSF DR-BVl5C“海虎”对海雷达;雷卡1229导航雷达;汤姆森CSF阿拉贝尔三座标火控雷达;NRBP20A战术空中导航雷达
舰载机:35-40架,包括“阵风M”、“超级军旗”、E-2C“鹰眼”预警机和AS565“黑豹”直升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