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打造平台以促进教师能力的突破

如何打造平台以促进教师能力的突破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掌舵者,面临学校后特色时代的发展方向,肖英校长一直努力打造各种平台为全体教师提供跨界思维能力,面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突破。学校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个性的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符合课程发展的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们多了一些学术之争、百家争鸣;多了一些教育视角、多维空间;多了一些合作、共赢,互帮互助,在各种评选活动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和育人能力的突破与发展。

如何打造平台以促进教师能力的突破

学校创设各种机会和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能力突破铺路。

(一)校长掌舵方向

肖英校长在学习方面一直以一位领航人在前进着,只要有最新、最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机会,校长就能在第一时间与全体教师进行毫无藏私地分享。在圆满完成第六十一期全国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后,校长召开了全校中心组学习会议,做了题为“做一名新时代的好教师”的精彩讲座。行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全体党员、训练营成员、教工团支部成员、全体班主任上海市级课题书稿撰写组成员等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青年后备管理训练营的各位教师在聆听讲座后记录了自己的所思所得。华夏师说:“新时代的教师要回答的三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校长深入浅出地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时刻警醒的部分。”

作为掌舵者,面临学校后特色时代的发展方向,肖英校长一直努力打造各种平台为全体教师提供跨界思维能力,面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突破。

一篇《理解小米组织调整的8个关键词》文章在学校引发大讨论,学校大批教师都通过小米故事思考学校未来的方向。这就是肖英校长作为领航人的魔力,能够让每一位附中教师都以主人翁的态度献计献策,提升主观能动性。就像魏丽娟老师说的:“经过艰难的创建工作,我校已实现弯道超车,正式命名‘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在后特色时代,我们一方面必须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上海戏剧学院附中独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必须深挖戏剧艺术教育的内涵,尤其加强对戏剧育人的研究。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的现实客观上要求各部门加强协调和工作的整合,防止工作的冲突和重复建设,这又促使我校必须进一步思考组织架构的调整。”每位教师都被周边积极的学习心态鼓舞着,时刻提醒着在教学精进方面要下大功夫,要紧跟大部队。

一条曲线——“汉迪曲线”在学校校领导及中层干部的脑海里又谱出怎样的华章?肖英校长在对“逻辑思维第二曲线”的学习中,悟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时间就是现在。如何能够让教师们也清晰了解全局,并且为之奋斗,学校领导着实下足了功夫。学校中层干部各抒己见,给全体教师讲解他们眼里的“第二曲线”,表达对学校发展的理性分析,同时需要同仁们的信念想象力和直觉,在付诸行动中更需要踏足未知领域的勇气等。肖校长这位领航人,带着大家跨出既定思维,从“汉迪曲线”讲到麦肯锡的研究结果,又到主动打破舒适区的案例与实施策略,真正带领干部团队、教师团队读书明理,听言明智。

(二)骨干带头实干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骨干的带头引领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的骨干为什么可以如此尽心尽力地工作,这和管理培训班的学习有一定作用。从2014年9月,我校开展了上海戏剧学院附中首届管理培训班,2015年9月又第二期开班。坚持每月一活动,有参观企业、学习企业文化,有学习先进理念的讲座,有参观新技术运用的学校,有参观、学习先进课程改革的学校经验……内容丰富,教师们觉得很有意义,打破了以往学习培训枯燥乏味的固有模式,界内学习,也在跨界学习。在打开思路的同时,教师们开始改变了,学习已经慢慢成为这些骨干们生活的一部分。青年教师金鸽在参加管理培训班学习后说:“这气氛比我们大学时的读书交流会还认真啊,大家都好有想法啊!”大家一致决定把发言稿汇编成册,于是我们又出了一期《幸福教苑》增刊。“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上海戏剧学院附中的愿景值得期待。”我校方绪山老师如是说。(www.xing528.com)

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让教师们在能力发展上不断突破自我。

在2017年6月和2018年的2月,上海戏剧学院附中教师进行了两次本体知识的考试,既是为了提高学科的专业能力,也是为了研究命题,寻找本教研组命题中的问题,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方向。由此得到了全校教师的支持,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教研组、年级组在每学期末要面向全体教职工汇报、交流本组一学期工作,并接受全校教职工的考评,这又是一个互相学习与互相竞争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学校实施的“项目制”,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活力。所谓“项目制”,就是将学校的重点工作分解为几个项目,通过公开招聘和专家答辩的方式产生项目工作室的负责人和成员。这种方式体现了双向选择性。“艺术综合主题课程推进项目”就是经过公开招聘和专家答辩,产生项目总负责人,负责人又通过公开招聘和组内答辩的方式确定项目工作室成员。在这过程中,项目工作制的管理方式激发了学校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全校教职工踊跃报名的盛况来看,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如戏剧体验课的自主性、创造性探索和幸福积分课程的层次性、多元性开发等,都证明了新的工作方式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和高效率工作。

学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两届“上海戏剧学院附中与我”的主题征文比赛,获奖文章编辑成书供大家阅读,部分获奖文章以演讲的方式与大家分享,分享的过程是文化凝聚的过程,分享的过程是感动人心的过程,这一带着上海戏剧学院附中LOGO的文化活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创办了学校校刊——“幸福教苑”,以此来激励教职员工勤思勤写。自2014年创刊以来,已出版10期和1期增刊,共发表了295篇文章。当大家看到自己的文字或作品被印刷在精致的刊物中时,当自己的成果被更多人传阅时,当优秀的文章被推荐到更高的平台发表时,激励的作用被无限延伸。

学校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个性的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符合课程发展的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们多了一些学术之争、百家争鸣;多了一些教育视角、多维空间;多了一些合作、共赢,互帮互助,在各种评选活动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和育人能力的突破与发展。

在艺术综合主题课程中,因为有了全体教师的实验、专家教师的引领,这才推动了师资团队的互相切磋与学习研究。每一次磨课、听课、说课、上课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课后的评课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这也是教师们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进一步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最终每位教师都有不同层面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