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现在是一个极度热词,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上海戏剧学院附中的幸福教育以生为本,立足校情,同时积极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幸福学理念,倡导在认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仁爱与责任”“审美与智慧”“灵性与信仰”“节制与好奇”的幸福品质。“幸福讲坛”又如何让学生感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呢?
“幸福讲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要成为“幸福讲坛”的主讲者,自身应该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共享成果。为了讲校友程乃珊,程乃珊作品研读小组通读了程乃珊作品,并且对作品中所描述的上海吃穿住行等进行深入的比对研究。为了聊电影《寻梦环游记》,不仅要看电影,还要去研究相关的电影学。在“幸福讲坛”课程的引领激发下,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空前高涨。
“幸福讲坛”在激发好奇心之时,还能启发思维。青春年少,有所爱好。最妙的是,你所爱好,还有人同行。当你把自己的分享搬上讲坛时,竟发现校园里原来有志同道合者。如贺柘鈜同学,非常热衷于已经渐渐流逝的上海弄堂游戏,当她有些忐忑地把这些游戏重新拾起,并且在“幸福讲坛”进行分享时,吸引了大批同学前来,一起追忆童年时光,一起感受旧上海风情。(www.xing528.com)
当然,“幸福讲坛”也会很考验学生的宣传组织能力,所以,海报也成为“幸福讲坛”的一大亮点。学校特别开辟了宣传栏,用于学生张贴海报。海报的设计彰显特色和智慧,而课程现场的组织,也激发了学生潜能。如何进行分享、如何推进、如何互动……每一处都需要学生思前想后。另外,学生前期会到各班进行“吆喝”。看似简单的“吆喝”,却是豁出去的胆量。
“幸福讲坛”,从教师到学生,从个体学生到专业学生,从个体行为到集体约定,从个性化主题到系列化专题,从一张海报到班级品牌……“幸福讲坛”课程的实施过程正是学生幸福成长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