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八云
然而,切不可把日本人的微笑当作虚假的,即法国所说的“假笑”。所谓假笑,乃是灵魂的假面具,当然是时时戴在脸上的。日本人的微笑,则同其他做派一样,受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不相同的礼法的制约。一般长到一定年龄的武士并非任何场合都可以面带微笑的。和蔼的面孔只能摆给上级和家人看,对待下级却要露出适度的严肃表情来。神道的主祭自有其庄严的品格,大家都洞悉无误。况且多少世纪以来,在官僚之间都在严格地遵奉儒教,而且也都反映在他们的礼仪做法之中。打从古代起,崇高的贵人执礼更不只是异乎寻常地谨慎而已。据说,普通人要是敢于正面直视天子,双目就会毁掉,这种神圣不可侵犯,说明地位愈高,就愈加严格。然而,要在私生活当中,即便身居高官显位的人,也都会表现出和蔼可亲的轻松态度。时至今日,虽然不无那些格外现代化甚至达到极点的人们,但是,除了这些例外的少数人,不管是什么贵族、法官、神官、大臣和军人等等,在他回到家庭,从义务中解脱出来以后,也还都是要回到自古传下来那种富有魅力的礼法习惯中去的。
在互相谈话的时候,增添一些情趣色彩的微笑,说起来不过是这种礼法的一端。然而,这种微笑所象征的感情,却通行于整个日本礼法。外国人同日本人难以建立朋友关系,万一,能够同一位一切都持有古风的真正的日本人亲近起来,就大可从他身上研究整个日本国民保持着的原有的社交特性。这里所谓真正的日本人,是指他的性格尚未染上外国色彩,尚未受到新的自我意识浸润的人。从这样的日本人身上,能够清楚地看到日本国民那种社交特性的极其精粹的表现。首先,人们会发现,这种古风的日本人一般说来都不向对方谈论自身的事情。当他们关于个人的事情受到询问时,虽然会恭恭敬敬地低头表示谢忱,但那回答却是尽量地简短而含蓄。然而,对于别人却会问到各种私人的情况,征求意见,询问看法,而且会对别人的日常生活极为细微之处,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今有时仍然会因为发现自己过去说过的事情,对方竟然一丝不忘,而感到惊讶。即便如此,这种给予对方的周到的关心,其表现方法却是有着严格的限度(在表达看法方面也多半有着限度),这就是丝毫不会接触对方不愉快或痛苦的事情。同时,如果对方身上有什么瑕疵和古怪之处,就会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不当面夸赞对方,但也不嘲笑或正面批评对方。实际上这种古风的日本人压根儿就不作人物批评,要批评就只针对某种行动及其结果。在个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时候,对于自己并不赞同的方案,也不正面地给予反驳,而是选择适当的语言用新的方案来加以启发。
“如果这样做的话,从直接对您产生利益方面来讲,不是更合算吗?”假如关于别人的事情非要表示什么意见的时候,就用非常委婉的说法引用各种事例而加以解释,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不过,这时提到话题上来的具体事例,必然都是会引起对方的兴趣,也大都会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诸如此类能够委婉地表达谈话意图的说法,从本质上讲都含有儒教的性质。《礼记·曲礼》所谓“直而勿有”,也就是“即便是自以为无误的话,说的时候也不要明确地说清这只是自己的想法”。
这样同这种古风的日本人交往,如果另外多少再有些关于古典汉籍知识,必定会发现他们的另外一些具有一般规律的特性。纵使没有这种知识,也能体会到这样的日本人对他人细致的关怀和在意志上的自我抑制。在这个地球上,我从未见过其他任何文明化的国民之间,如此理解幸福地活下去的秘诀。人生的欢愉,既然会为周遭人们的幸福所左右,那么把自己培养成为善于忍耐和从不利己的人,就很重要了。至今,我还从未发现别国的人们,能够如此广泛地理解这种真理。由于这种想法渗透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去了,在日本社会上就不像西方社会那样会看到对别人进行肆无忌惮的冷嘲热讽和奚落挖苦,要说在具有修养的日本人中间绝不存在这种情况,也不为过分。个人的失策不会成为笑柄和叱责的对象,即便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来,也不会被旁人说三道四,即便一时疏忽做了错事,依然不会受到嘲笑。(www.xing528.com)
说来,这种伦理体系,已经被一心维持古风的中国式的保守主义弄得多少有些僵化了。但是牺牲个性来加以维续,使得思想的固定化甚至达到了极端,乃是事实。但是即便如此,这种伦理观点,如若针对社会的需要以灵活的理解加以调整,如若针对知性发展上必不可缺的自由,用科学的认识加以扩展的话,它就会成为获得极大理想成果的伦理观点。然而,如果考察一下实际的施行情况,这样下去似乎对于个人独创精神的自由发展并不适宜。直到今天以来,道德教育只培养了一些想象力贫乏、持有稳妥意见的人。因此,居住在日本偏僻乡村的外国人,就时时会怀念起西方的生活来,怀念那里激烈的不平等性和明显的不均等性。这是因为,西方社会存在着更大的欢乐、更大的痛苦和更大的理解。然而,这怀念却不过时时地涌现而已。所以如此,乃是由于这里人们之间的交往独具富有魅力的长处,实际上更大更大地补偿了他们追求知性刺激的短处。于是,即便多少对日本有所理解的人,也一定会认为在全世界最容易一起生活的国民,终归是日本人,而且更会觉得这种想法会长久地镂(lòu)刻于心版。
如果不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许你会认为小泉八云是一个在日本最底层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其实则不然。小泉八云来自西方,1890年在日本政府维新变法时,受美国《哈泼氏》(Harper’s)杂志的聘用才去了日本,其后与日本姑娘结婚,直至去世,共在日本生活了14年。小泉八云对日本文化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以日本人的微笑为切入点细致地分析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即遵从礼法、节制感情、隐忍克制,因而他们永远面带微笑,并且深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小泉八云对日本民族的心理描写深入、细微,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来自西方并曾经信仰基督教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西方文化强势入侵日本,小泉八云能够放下文化的差别与偏见,以一个日本人的角度和口吻挖掘日本文化之美,真诚地赞美和学习日本文化并融入其中,充分显示出他广阔博大的胸怀。
● ① 为什么居住在日本偏僻乡村的外国人会时时怀念起西方生活?
② 文中“真正的日本人”是指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