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不完全归纳法猜想,并以完全归纳法证明

用不完全归纳法猜想,并以完全归纳法证明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观察一些特殊的简单的问题入手,根据它们所体现的共同性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作出一般命题的猜想,由于这个猜想是通过试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来的,其缺点是探索得到的猜想不一定正确,需要加以证明,而数学归纳法只能对所发现的结论正确与否加以论证,不能直接发现结论,因此,将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并举是一种探讨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从而就有了“归纳—猜想—证明”题型,它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是人们从事

用不完全归纳法猜想,并以完全归纳法证明

从观察一些特殊的简单的问题入手,根据它们所体现的共同性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作出一般命题的猜想,由于这个猜想是通过试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来的,其缺点是探索得到的猜想不一定正确,需要加以证明,而数学归纳法只能对所发现的结论正确与否加以论证,不能直接发现结论,因此,将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并举是一种探讨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从而就有了“归纳—猜想—证明”题型,它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认识发现规律的有效途径,归纳是“猜想”的前提,它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为了增强“猜想”结论的可靠性,在“归纳”阶段,一般应多演算几种特殊情形,然后通过对特殊的情形的分析去研究其一般规律,最后结论的正确性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然,有些题也可以由特殊到一般进行分析论证.

例1 (1)观察下表:

1=1

3+5=8

7+9+11=27

13+15+17+19=64

21+23+25+27+29=125

推测由上表各行所提示的一般规律,用适当的数学记号表达并加以证明.

(2)观察下列各式:

根据以上信息,猜想一般规律,并加以证明.

解题策略 不完全归纳法是从对个别命题或特殊论断的探讨与分析中,猜测普遍命题或一般结论的方法,猜测所得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需要加以证明,可以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n相关的命题),也可以利用合情推理作出猜想,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本例两小题侧重于讨论发现过程,运用演绎推理证明,第(1)问,观察给出的一系列等式,不难发现右边为n3(n为第n个等式),左边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之和,解题关键是探究出其首项与n的关系,得出猜想,然后证明.第(2)问,猜想结果并不困难,应用归纳推理需要进行三角恒等变形,并按奇偶分类证明.

解:(1)由观察可知,各等式右侧的数依次为13,23,33,43,53,…,可猜测第n行等式右侧的数为n3.

对于左侧,第n行应是n个奇数之和,各行的第一个奇数依次为1,3,7,13,21,…,进一步可写成0+1,2+1,6+1,12+1,20+1,…,即0×1+1,1×2+1,2×3+1,3×4+1,4×5+1,…

故可猜想第n行左侧第一个奇数为(n-1)n+1,进而后续奇数依次为(n-1)n+3,(n-1)n+5,…,(n-1)n+(2n-1),

于是第n行等式可猜想为:

[(n-1)n+1]+[(n-1)n+3]+[(n-1)n+5]+…+[(n-1)n+(2n-1)]=n3.

即(n2-n+1)+(n2-n+3)+…+(n2+n-1)=n3.

该等式的证明如下:

左边右边.

(2)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猜想一般规律为:

证明 由二倍角正弦公式

据此可得

n为偶数时,则有

原式

注意到以下这些角互补,即

同理可得当n为奇数时结论亦成立.

例2 已知函数y=f(x)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1)在数列{an}中,a1=1,当n≥2时,an>a1,在数列{bn}中,b1=2,Sn=b1+b2+…+bn,若点在函数f(x)的图像上,求a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过点Pn倾斜角的直线lnlny轴上的截距为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题策略 本例是一道以数列为载体的能力题,结合函数与解析几何的一些知识,其解题核心是“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这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实际上,数学中的难点一般都是在观察归纳、猜测证明的过程中得以突破的.

解:(1)因为函数f(x)是反函数,所以

因为点在函数f(x)的图像上,所以  ①

n=1,得a=1.

(2)由(1)得a=1,①式可化为  ②

直线ln的方程为:

因为lny轴上截距为所以

结合②式可得  ③

由②式可知,当自然数n≥2时,

两式作差得结合③式得

  ④

在④式中,令n=2,结合a1=1,可解得a2=1或2,

又因为当n≥2时,an>a1,所以a2=2.

同理,在④式中,依次令n=3,n=4,可解得a3=3,a4=4.

由此猜想an=n,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❶当n=1,2,3时,已证成立;

❷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ak=k(kN*,且k≥3),

n=k+1时,由④式可得

ak=k代入,解得k+1.

由于k≥3,则所以不符合题意,应舍去,故只有ak+1=k+1,则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综上可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

例3 已知数列{an},{bn}分别满足

(1)求a2a3,猜想并证明{an}的通项公式;(www.xing528.com)

(2)若证明:c1c2cn<2·n!

解题策略 解决“归纳—猜想—证明”类问题以及不等式的证明时,容易有以下几点误区.

(1)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猜想时,由于归纳整理不到位或中间某环节出现运算错误,从而给猜想造成困难.

(2)证明n=kn=k+1这一步时,忽略了假设条件去证明,造成不是“纯正”的数学归纳法或者可以说是完全归纳法过程中有缺失.

(3)不等式证明过程中,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分析法、综合法来求证,或者当直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有困难时,不会通过先证明加强不等式(可能找不到)来达到证明原不等式的目的.

解:(1)由

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❶当n=1时,左边右边猜想成立;

❷假设当n=k时猜想成立,即

则当n=k+1时,故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由❶❷,可得对成立.

(2)由知,

所以

所以

故欲证c1c2cn<2·n!,等价于证明即证明

证法 当n=1时,不等式显然成立;当n≥2时,先证明加强不等式:

❶当n=2时,左边即不等式成立;

❷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n=k+1时,

  ①

因为所以从而有所以①式故当n=k+1时,结论成立.

由上及数学归纳法可得,n≥2时,

故有所以得证.

证法 先证明加强不等式

❶当n=1时,左边不等式成立;

❷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

故当n=k+1时,结论成立.

由数学归纳法可得,故有所以得证.

例4 如图12-3所示,已知动圆与直线y=-3相切,并与定圆x2+y2=1相内切.

图12-3

(1)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C的方程;

(2)过原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交曲线CP1(P1为第一象限点),又过P1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曲线CP2,再过P2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曲线CP3,……,如此继续,过Pn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曲线CPn+1,设Pn(xn,yn).

❶令bn=x2n+1-x2n-1,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❷数列{bn}的前n项和为Sn,试比较的大小.

解题策略 本例以解析几何为载体,重点突出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感知“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考与解决的过程,体验其中所呈现的数学之美.

解:(1)由题意知,点P到原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y=-2的距离,由抛物线定义知,点P轨迹是以原点为焦点,直线y=-2为准线的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x2=4(y+1).

(2)❶设Pn(xn,yn),Pn+1(xn+1,yn+1),则

因为直线PnPn+1的斜率为

所以

所以bn=x2n+1-x2n-1

=(x2n+1+x2n)-(x2n+x2n-1)

所以数列{bn}是以-1为首项,公比的等比数列.

❷由 ❶知所以

所以下面只要比较4n与3n+10的大小;

n=1时,4<13,有4n<3n+10;当n=2时,16=16,有4n=3n+10;

n=3时,64>19,有4n>3n+10;猜测当n≥3,nN时,4n>3n+10.

证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3,nN时,4n>3n+10.

(i)当n=3时,已成立;

(ii)假设当n=k(k>3,nN)时,4k>3k+10.

则当n=k+1时,4k+1=4·4k>4(3k+10)=[3(k+10)+10]+9k>3(k+1)+10,

即当n=k+1时,4n>3n+10也成立.

由(i)(ii)知,当n≥3,nN时,4n>3n+10都成立.

证法 利用二项式定理,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