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小学生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
(一)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
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体育游戏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现成的体育游戏,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有相对的局限性,很难与实际需要一拍即合。因此,怎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更新颖的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良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1.健康性原则
健康性是体育游戏创编的第一原则,是游戏生命力的本质特征。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游戏内容健康、形式积极向上,使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2.教育性原则
创编游戏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另外,体育游戏的名称既要能反映游戏的内容,又要便于记忆和传播,而且能够传递教育的信息和能量。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能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力气,增加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游戏创编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性原则,对游戏实施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评估”。第一,需要评估游戏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第二,要评估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第三,要审核规则是否严谨,如在“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事故。第四,要评估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5.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参加者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并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编体育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小学低段适合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小并富有一定情节和联想空间的体育游戏。创编体育游戏时必须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任务有紧密的联系,应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存在于创编体育游戏的全过程,一方面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各项原则的统一性上,使其相互促进。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如何处理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体育游戏创编的方法
1.组合法
组合法是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游戏或两个不同的动作技能,通过组合的方式,设计(组合)出一个新游戏。如“跳长绳”和“传球接力”本是两个独立的游戏,把两者组合在一起,创编成一个“跳绳传球”的新游戏。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在分析某些运动项目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创编游戏的可用部分,使综合后的游戏符合发展某种身体素质的目的,而且游戏具有优化特点、创新特征。如垒球运动中的跑垒技术和灵敏素质练习中的变向跑,可以设计出“四角跑垒接力赛”游戏。
3.分离法
分离法是将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或动作技能予以分解,分别设计出若干游戏,通过游戏训练,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式。如将篮球的突破技术分解成“单手低手上篮接力赛”和“运球抢截”两种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练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还原法
还原法是研究某一游戏,分析其目的,然后通过变换游戏方法,提高学生游戏兴趣,达到相同的游戏目的。“搬运接力”是一个已有的游戏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素质及团结协作精神。把它和“非典”或“新冠”的概念结合起来,通过增加“防护衣”“担架”等设计出新游戏“紧急救援”,从而达到相同的锻炼目的。(www.xing528.com)
5.移植法
移植法就是把一个游戏中的活动方法运用或迁徙到另一个游戏中,使其产生一种新的游戏方法。足球本来是用脚踢的,保龄球是只准用手滚动的,可以规定只准用手拨滚动实心球射门,于是就创编成适合小场地活动的游戏“手足球”。
6.换元法
换元法,就是把游戏中的各种素材、活动技能等都看成是可以改变的变量,从而对某一个或多个素材进行改进,使其变成一个新游戏。将“贴烧饼”游戏中的追逐改变为双手扶膝的“鸭子步”追逐,设计出游戏“武大郎烧饼”。
7.迂回法
迂回法,就是考虑参与游戏的人数、性别、场地、器材等因素,改变原有游戏的分组、练习方法、规则等,最终达到逐步接近游戏目的,取得游戏的成功。例如,“四角接力跑”游戏,由于参与人数为九人,则及时设计成“三角接力跑”,解决了游戏分组的矛盾。
8.逆反法
逆反法,就是打破游戏中的常规方法、规则和要求,采用与其完全相反的方法、规则开展游戏活动。例如,篮球游戏“斗牛”,规则规定由原来的输者下改变为赢者下。在游戏者相对疲劳的状态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9.仿生法
人类的运动是不断进化而来的,动物的走、跑、跳、游水、飞行、攀爬等都是学生喜爱模仿的游戏动作。仿生游戏不胜枚举,“龟兔赛跑”“老鹰抓小鸡”“螃蟹爬行”等,都是特定年龄阶段学生喜爱的游戏。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
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游戏都适合加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为便于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保障课程教学的效果,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的健康性
健康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体育游戏的第一要素。体育游戏运用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和基本动作技能,不健康的体育游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要严格禁止低级、庸俗、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游戏进入体育课堂。
2.游戏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吸引小学生兴趣的重点所在,体育游戏的应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游戏只有让学生感到有趣,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游戏的简易性
简易性是简单易行性的简称,是保障体育游戏在课堂中顺畅运行的基本条件。简单易行的游戏,无论是从形式上或内容上都很新颖而富有吸引力,这种创设简单易学,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
4.游戏的典型性
一种游戏往往有多种玩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应选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如“接力跑”游戏,其基本方法有“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分段接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接物”“过障碍”“跳绳跑”“运球”等加入器材的方式完成接力游戏。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组织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准备活动中,也可安排在课程的主要部分。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以促进教学,发展学生身心素质。教学实践表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运动参与,从而实现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活动的目的,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熟练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养成好的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与健康适应能力提供了保障,这对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手段。[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