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伤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根据损伤的性质和特点,常将其进行以下类别的划分:
(1)按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损伤,临床可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
(2)按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而外力又经年累月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病证。
(3)按受伤时间分类——新伤、陈伤。新伤主要是指近期发生的损伤,临床上一般指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4)按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是否破损分类——闭合性、开放性。闭合性损伤是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由于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黏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5)按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www.xing528.com)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
(7)按致伤因素的性质分类——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
(二)运动与损伤之间的关系
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然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有其两面性,在体育锻炼中也常有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运动损伤是日常生活和锻炼中常遇到的,通常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损伤出现后应及时处理和施治,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终身不愈。
运动损伤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体损伤。导致运动损伤的可能因素有很多,包括运动的场地环境、锻炼的负荷强度、个人的技术水平以及运动着装不合理、热身不充分等。一般说来,运动损伤的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
体育与健康是为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性格塑造、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运动参与虽然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可由于它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参与实践进行运动,才能达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目标,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运动方法不当,或者一些动作难度比较大等,难免会出现拉伤、扭伤、磕伤、擦伤等损伤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