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体育教学策略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体育教学策略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避免模式化、成人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宜直奔主题,应通过多元化方法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体育课堂教育模式,挖掘小学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生理、心理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潜在功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再加工、再创造,融娱乐、趣味、情感、教法、学法等为一体,使之符合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体育教学策略

(一)激发体育兴趣,丰富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以及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影响他们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激发兴趣的手段,适时给出激发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师要注意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激发的情境下体验成功的快乐。兴趣激发与成功体验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体育评价,感悟成功体验

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合理地开展教学评价,尤其对体育成绩较差、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适时鼓励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支持、体谅和鼓励时,就会有一种被教师接纳和信任的感觉,就会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感到自信,从而喜欢集体活动,喜欢社会生活,进而形成信任、善良、宽容、同情、尊重、友爱、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更有利于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消除恐惧、自卑、排斥等不健康心理。

(三)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和谐健康

1.胆怯心理

有些学生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表露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怕难为情、容易紧张的心理状态。教师可采取以下心理教育方法:(www.xing528.com)

(1)教学中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以锻炼他们敢说的勇气,有时尽管只需三言两语,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心理教育形式。

(2)练习时,尽量把他们排在靠前一些,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也可有意让他们多做一些单杠、跳越障碍的练习,以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

(3)多安排他们参加一些教学比赛,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激烈的比赛活动,逐渐克服并消除怕出丑的心理障碍。

2.自卑心理

体育教学中,体质较弱的学生普遍具有自卑的心理。这些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擅长的运动项目,课堂表现出畏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厌烦体育课的现象。对这些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首先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运动激情,可设计一些有趣味的,能吸引他们参加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激发兴趣、心情舒畅、体验愉快。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教学难度,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使他们不断地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意志力。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避免模式化、成人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宜直奔主题,应通过多元化方法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体育课堂教育模式,挖掘小学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生理、心理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潜在功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再加工、再创造,融娱乐、趣味、情感、教法、学法等为一体,使之符合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