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2年级属于《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的水平一阶段。此阶段,儿童从学龄到学龄初期,身体形态、机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小学1~2年级学生身高为110~120厘米,体重为19~20千克,身高每年增长3~5厘米,体重每年增长2~2.5千克。这一阶段的男女生生长发育指标没有太大差别,男女生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几乎相同。这一阶段的学生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比较柔软,且容易变形;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善,含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较少,肌纤维较细,富有弹性,但肌力弱,耐力差。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肉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运动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逐渐增强,但小肌肉群发育差,腕骨和掌指骨的骨化没有完成,神经系统指挥小肌肉群活动的机能尚不成熟,因而手部小动作的精确性较差。此外,1~2年级小学生的力量发展较差,臂和肩部的力量特别差,反应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要注意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的特点。[4]
(二)3~4年级小学生身体发展特征与体育教育
小学3~4年级属于《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的水平二阶段。此阶段,学生身高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每年增长2~3千克。这一阶段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指标、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差别很小。3~4年级的学生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比较柔软,且容易变形,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含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物较少,肌纤维较细,富有弹性,但肌力弱,耐力差。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运动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3~4年级学生的心脏体积有所增大,但发育仍然不完全。新陈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量相应较大,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50米跑、立定跳远男生优于女生,但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3~4年级为发展速度、腰腹力量、柔韧、耐力素质的敏感期,即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速度较快。[5](www.xing528.com)
(三)5~6年级小学生身体发展特征与体育教育
小学5~6年级属于《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的水平三阶段。此阶段,学生(女生10~12岁,男生11~13岁)开始步入青春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并带来一系列形态、功能以及心理的剧烈变化,对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5~6年级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女生都进入生长发育高峰期,女生身高急剧增长,体重也开始明显增加。男女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也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5~6年级学生的骨化过程正在变化进行之中,肌肉也逐渐增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但肌肉力量和耐力还较差。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较大的发展,运动觉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在体育教学中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