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

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军体”课程有所恢复,从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局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校体育改革几乎回到原点,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全面停滞。2000年12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课程名称由“体育”更为“体育与健康”。

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

我国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按历史脉络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摸索阶段(1949年之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构建阶段(1949—1977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立阶段(1978—1998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阶段(1999—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一)摸索阶段(1949年之前)

纵观华夏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西周时期,王侯贵族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教化子弟,其中射、御就隶属于体育的教学内容,并且将体育与德育(礼)、智育(数)相结合,实施“文武合一”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文武分途”,至秦汉以后学校教育已呈“重文轻武”之势,体育逐渐衰退。

清朝末年,外敌入侵,清政府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新式教育,其中有了体操的教学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在小学堂、中学堂开设体操课,课程内容以兵式体操为主。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小学校令》及《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兵式体操急剧衰落,这一时期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减少兵操课程,逐渐增加田径、球类等项目,课程内容较为混乱。1922年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完全废除了兵式体操,课程内容改为以田径、球类、游戏、体操为主,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此后,1929年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总说明》,1932年颁布《小学课程标准总纲》,1940年颁布《小学体育实施方案》,1942年颁布《小学体育课程标准》,1948年颁布《小学课程标准总纲》,总共对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了5次修订。虽然民国政府时期颁布的标准、制度众多,但实施中往往有头无尾、形同虚设,学校执行不力,课程不规范,多为“放羊式”教学,导致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严重下降。[2]

从1904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处于摸索阶段,经历了由“兵式体操”到“体育课”的转变,在实践中缺乏有效指导,成效匮乏。

(二)构建阶段(1949—197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还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课程急需寻求改革之道。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明确规定了体育课为必修课,制定了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体育要与卫生教育结合的劳卫结合思想,体现出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全面性的特点。标准规定每周2节体育课,教材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游戏、舞蹈、球类等,指出“培养儿童健康技能、健美体格,以打好为人民、为国家的建设而服务的体力基础;培养儿童游戏、舞蹈、体操等运动兴趣和习惯,以发展身心并充实康乐生活;培养儿童国民公德和活泼、敏捷、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品质,以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苏友好时期,参照苏联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于1956年颁布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程。这更加强化了体育课程在全科中的地位。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体育教师出版的第一本较为全面的介绍体育教材教法的教学参考书,参考书阐明了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教学参考书的出现保证了小学体育课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的方向,同时激发并调动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建设发展受到重创,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下滑。教育部于1961年颁布了新版大纲,首次明确提出“从增强学生体质”编选体育教材。[3]1962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4]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的状态。“军体”课程有所恢复,从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局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校体育改革几乎回到原点,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全面停滞。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处于构建阶段,本阶段没有明确制定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但体育已被确立为必修课程;指导思想经历了从“劳卫结合”到“增强学生体质”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三)建立阶段(1978—1998年)(www.xing528.com)

1978年教育部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一举措为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秩序恢复正常起到了积极作用,明确了“增强学生体质”的小学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对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编排体系等方面做了新的调整。

1982年各地开始研究编制体育教材,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首次提出“适应终身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需要”,体现出“终身体育”的思想。该大纲确定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的目的和“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三项基本任务。1990—1992年国家教委对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进行了实验,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实验用),大纲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1978—1998年,改革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学生体质”指导思想的明确,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学校体育开展如火如荼,学生体质有了质的改善。

(四)整合阶段(1999—2011年)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0年12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将课程名称由“体育”更为“体育与健康”。这次课程改革从课程名称到课程设置都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的追求,对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于同年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此项改革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课程总目标确定为:“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而在具体目标构建上,以健康三维观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划分出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5]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个别省市开始试行该标准,2004年正式在全国各地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经过7年的改革试验,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将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再次强化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6]

1999—2011年,改革的重要标志是2002年正式将“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核心指导思想,验证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初步成果。

(五)深化阶段(2012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推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指导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再只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更应该是着力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过程。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2年开始,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处于深化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方向确立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运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点,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注重体教结合,加强体育教学评价,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