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本是对立的统一,对教法与学法作同步研究,使其同步发展、互相协调,就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和掌握“学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就需要切实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实际,并据此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我们把这种备课方法叫做“动态备课”方法。
那么,如何掌握“动态备课”的方法、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呢?蒋金镛老师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前提
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搞好“动态备课”渗透学法指导的前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有密切关系。学生学习,最容易从兴趣出发,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思维就主动、活跃,智力就得到发展。因此,在备课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动态备课”的前提。一般说来,学生开始学习新课时,都会感到新鲜,这一阶段教师教得如何,对他们后续的学习影响很大,因此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好这个“开头”,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学有兴趣。
2.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科书的方法,是搞好动态备课、渗透学法指导的重点。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能力。一位数学教师总结他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学课本的基本经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要求学生看懂插图,根据图意说出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会用数学术语表达书中的结语;对于中年级学生应要求看懂书中的说明和例题,明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于高年级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会叙述书中说明的道理,会解释书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并举例说明。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放手让学生看书,然后组织讨论,进一步消化理解;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过去已有类似的知识基础,现在只是在更大的范围加以应用,可由学生自己先作练习,再与课本对照,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的教材内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求答案,弄清道理,掌握法则;有的教材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和句子,让学生在课本的定义部分圈圈点点、批批划划,逐渐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正确理解结构严谨、叙述严密的数字概念。经常进行这样指导,不但使学生体会到阅读课本的重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
3.关键
根据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搞好动态备课、渗透学法指导的关键。预习是学生自己动脑求知、自己主动探索的重要步骤。预习搞好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中,通过查检工具书,通过阅读、思考、研讨、作图、记笔记等活动,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有利于养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预习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定。在讲每一章每一节前,都要让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以便教学时提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就是《学记》上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的道理。为了讲求预习效果,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去进行预习。布置预习可以口头提出要求,也可印发预习提纲,还可以指导学生写预习笔记。教题对学生的预习要进行检查,其方式可通过口问、笔试和检查预习笔记,也可以组织学生互查。(www.xing528.com)
有的学生不会预习,开始可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预习,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课本中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等,使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4.重要环节
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情,设计学法,是搞好动态备课渗透学法指导的重要环节。备课时,抓住教材特点设计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具体学法,会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5.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以相应的自学方法,是搞好动态备课、渗透学法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备课和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
(1)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2)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3)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达;(4)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做一做;(5)能让学生做出结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综合,归纳并做出结论。
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就会树立起来,自学能力也会因之不断提高。
现代教学方法十分强调教会学生学习。这一思想,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应当加强“动态备课”,开展学法研究,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