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自2018年列入国家第二批现代技术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网络建设工作要点中心城市(以下简称重点中心城市)至今,一直遵循“行业引领导向+发展需求带动”的建设工作基本原则,采取政府部门引领和行业市场分配结合的管理工作途径,以高价值技术专利人才培育管理中心作为发展源头、公共服务载体作为经营基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作为保证,形成了“一核二翼多平台”的经营服务工作生态系统[26]。建设“一核”。充分发挥大数据管理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功能。投资1000多万元,将打造一个集大数据分析支撑、技术情报研究和运营成果展示于一身的知识产权数据支撑中心。插上了“两翼”。以充分发挥人口聚集区域对知识产权业务的聚集与辐射功能。高水平开展了“江宁国家专利金融服务行业聚集快速发展试点区”工程建设,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已聚集知识产权服务组织83家、2478名知识产权运营从业人员。优惠政策重叠效果在自贸区因为先行先试效果显著,高起点策划“江北新区中心”的建设项目,高级、专业化的金融机构不少于50家。布局“多平台”。充分发挥了公共服务综合载体在知识产权经营中的市场主体地位。10家主要特色服务平台每年服务中小企业5万余次,3.5万件可投入市场的专利分布于南京市的11家经营中心。整个南京市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收益增长量有22个百分点,金额300多亿人民币,交易量突破15332项。全方位、特色化、高专业性的服务载体系统建立。
“三计划组合”重点培植具有高度经济或科研价值的知识产权,形成知识产权培养管理中心的相关机制,72家中央民营企业和30余家发明专利联合研究主体单元基本涵盖了南京八大制造产业链的主要头部公司,从根源上扩大知识产权输出。实施专利引导战略,帮助民营企业与地标产业进行企业级知识产权导航,规划布局国家专利引导实验区,充分发挥了国家专利引导工程对行业发展、中小企业研发乃至园区内主导产业布局规划的路径作用。设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利实施计划”的专项行动。扶持了与疫病防治有关的检测试剂、医疗器械和生产抗病毒药品的公司,深度进行了科技研究与产业化等工作,南京专款投资近800百亿人民币,直接惠及35家公司,有效助力了抗疫企业的复工复产。引入资金“活水”回暖企业、助力创新,建立配套优惠政策制度。政府负责80%的风险,其余20%由商业性银行承担,并给出2个百分点用于金融机构实际投资额中的风险补偿,有效缓解了金融机构主体参与率和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支持通过“我的麦田”服务平台创新使用免评级、大数据评价分析的模型,为公司和银行机构实现专业金融服务。形成系列的金融服务产品,实施了常态化的产品营销,基本克服了经营流程固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惠融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