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因为消息的不准确等因素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逆向选择会大大增加道德风险,这就急切需要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来保障知识产权运营的顺利开展以降低运营风险。转让或者许可过程是极其容易发生买卖风险的,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有序化将会被打乱。融资和担保抵押等金融行为更需要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保驾护航。
中国《专利法》从1985年实施30余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根据发明专利领域中存在的新状况、新问题,中国专利法已历经了三次修改,对激励和保护发明与创造、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创造起到了很大效果。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对中国专利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查,草案强化了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并鼓励了专利权实施与使用,对于进一步激励和保护发明与创造、推动科学技术、调动全社会创造活力具有重大的保障意义,这次修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对专利权的保障,并鼓励实施使用,这也是我国发展专利运营的根本目的所在。
1996年10月,我国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9年颁布了《合同法》,其第18章“技术合同”等相关法律为智力与劳动成果转移、利用提供了立法层面的保证。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政府办公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激励地方科研发展机构、高等学校通过采取直接转移、授权和作价投入等方式,向中小企业和其他机构转移科学技术成果。同时,中央政府和各地在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规章,以激励专利保护制度的有效运用。(www.xing528.com)
从2008年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至今,全社会的发明专利确权、维权、使用权水平都取得了明显改善,我国在知识财产保护法律上也不断健全,同时为强化我国对专利权的维护,至2014年底,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先后组建了专利权审判庭并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最终摸索出了一条我国特色知识财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审理道路。2017年开始,在中国南京、苏州、湖北、成都、杭州、宁波、合肥、福建、济南、青岛市、沈阳、天津、郑州、长沙、西安、南昌等16个中央省(市)分别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以集聚全国最大优势审判资源,跨越地域管辖专利权等技术类诉讼,渐渐提高了执行法律的力度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坚决程度,政策法规的发布风向也从确权申请逐步转换到用权运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