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太宗的战略思想转变及其对边防政策的影响

宋太宗的战略思想转变及其对边防政策的影响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次幽州之战后,宋太宗逐渐丧失了收复燕云的信心,开始施行“守内虚外”的方针,边防战略也发生转变,由积极收复失地转为消极防御。重臣赵普、宰相李昉等纷纷上书,劝宋太宗“和戎”。[26]这段话标志着宋太宗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他开始将“内患”视为最根本的威胁,而将“边事”视为次要问题,即所谓“守内虚外”。宋真宗即位后,辽又发动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南侵,河北地区屡遭涂炭。

宋太宗的战略思想转变及其对边防政策的影响

两次幽州之战后,宋太宗逐渐丧失了收复燕云的信心,开始施行“守内虚外”的方针,边防战略也发生转变,由积极收复失地转为消极防御。这一战略转变固然有“战而不胜”的客观原因,也有幽州之战时一些人谋立太祖之子事件的偶然刺激,但不容忽视的是,文臣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幽州之战后,对于是否继续进兵幽燕,朝臣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反对者中,张齐贤、田锡的议论最有代表性。张齐贤强调“内重于外”,他说:“家六合者,以天下为心,岂止争尺寸之事,角戎狄之势而已。是故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人民,本也;戎狄,末也。中夏,内也;夷狄,外也。”他又说:“以德怀远,以惠利民,则幽燕窃地之丑,沙漠偷生之虏,擒之与屈膝,在术内尔。”也就是说,人民为本,疆土为末,内部安定则远人自至。他认为,当时的首要目标是安定内部,而不是收复燕云,边防上只需善择边吏,“峻垒深沟,蓄力养锐”即可。[17]田锡说:“圣人不务广疆土,惟务广德业,声教远被,自当来宾。”[18]他反对用兵的理由,一是时机未到,“戎族未乱,无烦强图,敌势未衰,何劳力取”,二是影响政局稳定,“国家务大体、求至理则安,舍近谋远、劳而无功则危”。说到底,他认为宋没有取胜把握,希望太宗不要关注“恢复吊伐之名”,而要重视“可否祸福之实”。[19]

这一时期,宋太宗虽然并未对劝阻他收复幽州的言论表示反感,甚至时有嘉许,但收复幽州依然是他的既定目标,而且一直在积极做准备。因此,当雍熙三年(986)雄州知州贺令图等人提出,可乘辽主幼国疑之机收复幽州时,太宗毅然决定再次北伐[20]第二次北伐的失败也并没有使他马上放弃收复燕云诸州的想法。当东路军在岐沟关大败,赵普上书请求班兵时,他在回复赵普的手诏中说:“俾契丹之党远遁沙漠,然后控扼险固,恢复旧疆,此朕之志也。”[21]但是,此时,来自朝臣的反对之声日益强烈。重臣赵普、宰相李昉等纷纷上书,劝宋太宗“和戎”。赵普认为,这次北伐是“兴不急之兵,颇涉无名之议”,他建议太宗“安和寝膳,惠养疲羸,长令外户不扃,永使边锋罢警,自然殊方慕化,率土归仁,料彼契丹,独将焉往,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22]李昉则说:“未可与争,灼著于前经,姑务息民,何嫌于屈己。”他建议宋太宗屈己息兵,以金钱换和平,称如此可“不烦兵力,可弭边尘”。[23]

端拱二年(989)正月,宋太宗诏文武群臣各陈备边御戎之策。这是一次关于边防政策的大讨论,也是对此前军政问题的大检讨。这次讨论的中坚人物是张洎、王禹偁、田锡。[24]他们三人所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反对继续对契丹用兵。概括起来,其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从地理形势来看,契丹占据幽蓟地区,使中国北部尽失险阻,造成了难以突破的战略困局。张洎说:“自飞狐以东,重关复岭,塞垣巨险,皆为契丹所有。燕蓟以南,平壤千里,无名山大川之阻,蕃汉共之。此所以失地利而困中国也。”其次,就中原与北方民族斗争的历史规律来说,对契丹用兵的时机不成熟。王禹偁以汉代为例,指出,“且汉文当军臣强盛之时,而外能任人,内能修德,使不为深患者,是由乎德也。哀、平当呼韩衰弱之际,虽外无良将,内无贤臣,而使之来朝者,是系于时也”。这也就是张洎所说的“夫盛衰之理有数存焉,圣人因之以定其业”。再次,从儒家传统民族边疆观念来讲,与夷狄争胜得不偿失,甚至是祸败之源。如王禹偁所言:“讨蛮夷则重困生灵,得土地则空标史策,祸败之本,何莫由斯。”基于这些理由,文臣们认为,不当对契丹作战,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内政上,“内修其德”,“外任其人”,“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对待边防威胁,“来则御之,去则勿逐”。从根本上来说,文臣们的这些言论反映了儒家民本主义的政治立场、“内华夏而外夷狄”的民族观以及“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的理想主义态度。(www.xing528.com)

文臣们息兵通和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宋太宗,成为其“守内虚外”的理论基础。端拱二年(989),宋太宗与王化基讨论边事,“化基曰:‘治天下犹植树焉,所患根本未固,根本固则枝干不足忧。今朝廷治,边鄙何患乎不安。’上然其言”[25]淳化二年(991)八月,并州上奏,有七十三户戎人内附。宋太宗对近臣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26]这段话标志着宋太宗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他开始将“内患”视为最根本的威胁,而将“边事”视为次要问题,即所谓“守内虚外”。

在“守内虚外”思想指导下,宋廷的边防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御。从端拱年间开始,在西起保州西北,东到泥姑海口近九百里的平原地区,宋军利用河渠塘泊筑堤蓄水以为屏障,防止辽国骑兵的奔冲,并沿途置堡寨、军铺,以船只往来巡警。在处理边防争端中,宋廷往往以“和戎”为主导思想,强调“来则备御,去则勿追”,力戒边将生事。

事实证明,宋太宗君臣所谓“来则备御,去则勿追”只是一厢情愿,在实践中很容易沦为消极防御。两次幽州之战使辽看清了北宋军事上的虚弱,因而采取攻势,连年大举南下。第二次幽州之战结束当年的十一月,辽军乘胜南下,与宋军战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西北),宋军全军覆没,死者数万,主将刘廷让仅以身免,知雄州贺令图、高阳关部署杨重进等均战殁。真宗即位后,辽又发动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南侵,河北地区屡遭涂炭。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承天太后与辽圣宗率兵二十万大举南下,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在宰相寇准等人的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双方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对峙的均势局面,在此后一百二十多年中,双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