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立国后,“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3],建立起以枢密院—三衙为核心的统兵体制。这一统兵体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分权制衡:地方分权,中央集权;臣僚分权,皇帝集权。
枢密院的设置始于唐代中期,唐朝有左、右内枢密使,由宦官等担任,其职掌承受表奏,将君主的批示付与中书、门下施行。唐末以后,枢密使逐渐变为专管军事。五代时期,枢密使的权力进一步增强,不但主管军政,而且主征伐。宋朝承五代之制,以枢密院为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召募、阅视、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以升拣、废置揭帖兵籍;有调发更戍,则遣使给降兵符”[4]。枢密院与中书省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具有相互牵制的作用。北宋时期,虽然在战事紧张时,出于统一决策的需要,枢密院有时会与中书省联署办公,也曾有宰相兼任枢密使的情况,但枢密院与中书省的独立事权和相互制约,一直是基本政治架构。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郭逢原上书,请合枢密院与中书为一,专任王安石,“疏奏,上甚不悦”[5]。可见,兵权与政权合于权相一人,是宋神宗十分忌讳的问题。元丰改制时,又有人提出废枢密院,以军政归兵部,宋神宗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持,何可废也?”[6]宋神宗的言论清楚地表明,枢密院与中书、兵部等“互相维持”、分权制衡,是必须坚守的重要原则。
三衙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宋初,沿袭五代之制,中央禁军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两支。至宋真宗时,侍卫马步军一分为二,与殿前司并称三衙。宋太祖在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后,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等高级军职长期空缺,或以低级职位权摄,因此,三衙虽然规格较高,但统兵将领地位日益降低,大大减弱了将权对皇权的威胁。禁军分戍各地或者出征作战,三衙将领并不直接统兵,而是打破原有建制,另外委派“率臣”统兵,事毕则各自归建。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在这套制度下,兵权一分为三: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并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率臣带兵驻防作战,由皇帝临时任命。枢密院、三衙、率臣之间分权制衡,都要听命于皇帝,从而实现了君主对军权的集中控制。这一体制被时人认为是破解唐末五代战乱魔咒的要诀,受到高度肯定。北宋名臣范祖禹曾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7]北宋末年的李纲也认为,“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是维持军政的“万世不易之法”。[8](www.xing528.com)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的分权制衡也带来一些问题,在战时和地方统兵体制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禁军出戍或征战,皇帝临时委任将帅,统领三衙各指挥,同一军中往往出现多位统兵官。这些统兵官虽有级别之异,但并无严格的隶属关系,可以起到分散军权、相互制约的作用。但这种体制也造成了军事指挥的混乱和低效,成为制约宋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宋仁宗时,贾昌朝说:“陕西四路,自部署而下,钤辖、都监、巡检之属,军政必相参,谋之未成,事已先漏,彼可则我否,上行则下戾,虽有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也。”[9]蔡襄在上奏中也说:“今之都部署及统帅之名,其钤辖、路分都监、都同巡检等并是佐属裨校,各以宾礼相接。主帅等威既不尊异,向下官署更无节级相辖之理。及至出军,首尾不能相救,号令不能相通,所以多败也。”[10]
宋神宗时改行将兵法,军队分为军、将、部、队四级,一定程度上严格了隶属关系,改变了兵将不相知的局面。正如《文献通考》所说:“神宗即位,慨然更制,部分诸路将兵,总隶禁旅,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卒,平居训厉搜择,无复出戍,外有事而后遣焉,谓之将兵。”[11]但是,将兵法施行后,原有的禁军编制并未废弃。[12]如司马光所说:“又每将下各有部、队将、准备差遣、指使之类一二十人,而诸州总管、钤辖、都监、监押员数亦如旧,设官重复,虚费廪禄。”[13]至于其他在京禁军和不系将禁军,情况更是无所改观。如何在防范将领专权与统一高效指挥之间求得平衡,成为宋代军政建设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