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兵卫志》记述了契丹的野战之法:
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后于阵四面,列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粆。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历二三日,待其困惫,又令打草谷家丁马施双帚,因风疾驰,扬尘敌阵,更互往来。中既饥疲,目不相睹,可以取胜。
也就是说,辽军善于根据敌军布阵的规模、地理形势、往来道路、救援及后勤补给路线等制定不同的方案。首先以骑兵四面分番冲击敌阵,如能冲散敌阵,则诸军并进。如第一波次不能冲散敌阵,则以第二波次继之。如果几番冲击都不能撼动敌阵,也不力战,而是拖延时间,使敌困弊,再以扬尘迷乱敌人,乘机进攻。由此可见,野战中骑兵进攻为主,同时辅以各种手段疲敌、误敌,是契丹野战战术的重要特点。
辽军作战,往往集中兵力,最大限度发挥骑兵的突击力。如《武经总要》所说,“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10]。为了增强精锐骑兵的攻击力,一般以渤海人、汉人乡兵、奚族人为前驱,待敌疲,再以骑兵出击。如未遇大敌,则不急于乘马,待敌军靠近再上马攻击,“成列不战,退则乘之”[11]。(www.xing528.com)
源于狩猎之法的诱敌、伏击、火攻、围歼等也是契丹的常用战法,“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上风曳柴”[12]。公元904年,耶律阿保机歼灭刘仁恭养子赵霸之战,采用的就是伏兵之法。辽太宗时的白团卫村之战、中渡桥之战用的则是“围而断粮”的战术。
契丹初兴之时,擅长野战,不善攻城。虽然后来攻城能力有很大提高,仍不以攻城为主要目标。遇到规模大且坚固的城池,往往引而过之,或者分兵抄掠,使之孤立无援,失去对其袭扰、阻击的能力。这种战术一方面是出于对攻坚战的有意回避,另一方面也服从于其整体的战略目标,达成快速深入奔袭的目的。澶渊之战中,辽军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