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人类学、辛弃疾与李清臣对形势的探讨

战人类学、辛弃疾与李清臣对形势的探讨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势”是兵学的重要范畴。一般而言,“形”指的是战争中客观、有常、易见的因素,“势”指的是战争中人为、易变、潜在的诸因素[85],“形”是静态的,“势”是动态的[86]。不知而一之,则沮于形、眩于势,而胜不可图,且坐受其弊矣。辛弃疾的这一分析揭示了形、势之间的差异,十分深刻而精到。李清臣以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势”给事物赋能的作用,得势则小可以搏大,失势则强弱易

战人类学、辛弃疾与李清臣对形势的探讨

“形”“势”是兵学的重要范畴。《孙子兵法》中的《形篇》《势篇》,《孙膑兵法》中的《势备》《奇正》,《六韬》中的《军势》《奇兵》等篇,都是关于“形”“势”的重要论述。

《孙子·形篇》专门论“形”。篇中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讲“胜于易胜”,讲“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讲“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只在篇末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了“形”的特点:“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孙子》虽然没有对“形”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通观全篇,“形”显然是指实力的强弱。正如《势篇》所说:“强弱,形也。”

“形”在《孙子》中还与“名”连用,以“形名”的形式出现,如“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势篇》),指的是作战指挥的信号系统。“形”也有形态、表象之意,如“兵形象水”、地形,以及制造各种假象迷惑敌人的“示形”之法,等等。

《孙子·势篇》专门论“势”。文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描述“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又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又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勇怯,势也”,“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由这些表述可知,《孙子》所论之“势”以“奇正之变”为主要方式,决定着士兵的勇怯、战争的胜负。因此,有学者认为,“势”是《孙子》兵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皆为其具体体现。[84]

《孙子》虽然并未以“形”“势”联称,但从其对“形”“势”所作的比喻来看,一为“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一为“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二者显然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形”指的是战争中客观、有常、易见的因素,“势”指的是战争中人为、易变、潜在的诸因素[85],“形”是静态的,“势”是动态[86]

宋代学者对于“形”“势”有较多的探讨。王安石曾说:“孙武以为:‘治乱,数也;强弱,形也;勇怯,势也。’治军旅有方,则数无不可使治,形无所不可使强,势无所不可使勇。”对孙子“形”“势”的这一理解突出了将领的主观能动作用,所谓“人无勇怯,在所措置”[87]

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中讲道:(www.xing528.com)

用兵之道,形与势二。不知而一之,则沮于形、眩于势,而胜不可图,且坐受其弊矣。何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土地之广,财赋之多,士马之众,此形也,非势也。形可举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譬如转嵌岩于千仞之山,轰然其声,嵬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堑留木拒,未容于直,遂有能迂回而避御之,至力杀形禁,则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势则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济。譬如注矢石于高墉之上,操纵自我,不系于人,有轶而过者,抨击中射,惟意所向,此实之可虑也。(《审势》)

也就是说,“形”是客观存在的大小之形,可用以示威,却不可用以必胜;“势”则是对实力的运用,是运动的,也是主动的,在作战指导者的布设、操控之下,能够形成强大的现实战斗力。辛弃疾的这一分析揭示了形、势之间的差异,十分深刻而精到。

宋人对于“势”最重要的阐述见于许洞《虎钤经》。《虎钤经》专立《任势》一篇,详细论述了“任势”之法。许洞首先指出:“兵之胜败,非人之勇怯也。勇者不可必胜,怯者不可必败,率由势焉耳。”他将“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任之势”,有五,“一曰乘势,二曰气势,三曰假势,四曰随势,五曰地势”,“凡新破大敌,将士乐战,威名隆震,闻者骇惧,回其势而击人者,此之谓乘势者也;将有威德,部伍严整,士有余勇,名誉所加,慑如雷霆,此之谓气势者也;士卒寡少,盛其鼓,张其旗,为疑兵,使敌人震惧,此之谓假势者也;因敌疲倦懈怠袭击之,此之谓随势者也;合战之地,便其干戈,利其步骑,左右前后,无有陷隐,此之谓地势者也。用兵者乘此五势,未有不能追亡逐北以建大功也”。一种是“势之败者”,有三,“一曰挫势,二曰支势,三曰轻势”,“累战累北,吏士畏于战敌,此之谓挫势者也;将无威德谋虑,赏罚不当,吏士之心,率多离散,此之谓支势者也;吏士喧哗,不循禁令,部伍不肃,此之谓轻势者也。凡用兵有此三者,未有不败军杀将者焉”。

对“势”从态势角度加以分类,《淮南子·兵略训》中已经有“三势”之说:“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此谓地势;因其劳倦怠乱,饥渴冻暍,推其摿摿,挤其揭揭,此谓因势。”唐李靖又对《淮南子》之说加以引申,提出对待“因势”,“当潜我形,出其不意,用奇设伏,乘势取之矣”[88]。许洞显然是在继承《淮南子》和李靖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势”的认识。

郑友贤更强调“势”的变动性。他说:“兵法之传有常,而其用之也有变。常者,法也;变者,势也。书者,可以尽常之言,而言不能尽变之意。‘五事’‘七计’者,常法之利也;‘诡道’不可先传者,权势之变也。守常而求胜,如胶柱鼓瑟,以书御马。赵括所以能书而不能战,易言而不知变也。尽法在书之传,而势在人之用。”[89]这一解释道出了“势”的本质属性——“变”,以及“势在人之用”的实践性特征。张预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盖兵之常法,即可明言于人,兵之利势,须因敌而为。”[90]

北宋李清臣讨论政治之“势”,与兵势也多有相通之处。他说:“君之所以安危,国之所以存亡治乱,令之所以行不行,势也。”是否善于运用势,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理势循则行,忤则变,动则险,止则平,轻能重,缓能速。故物有至小而力不可胜即,事有至易而功不可胜原,发如毫芒针端而巨若丘阜,本在拱把而远际穷发者,势也。如户之运也,如车之驰也,如弓之圆也,如矢之激也,如衡以一权而举数倍之重也,水之注于卑泽也,原火之燎于风中也,兵之奋寡而走众也,人之乘高而制下也,势也。”李清臣以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势”给事物赋能的作用,得势则小可以搏大,失势则强弱易位,大败于小。“故明者用势而暗者用于势”,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统兵将帅,都要善于用势。善于用势就是要善于把握关键点,掌握主动权:“明者提至要之处,持其关钮,制其机枢,动静在我,开阖在我,弛张在我,一教一令,一赏一罚,必辅之以形势。故教之而行者易,令之而从者速,赏一而千万人劝,罚一而千万人惧,仁少而悦者多,义近而服者远,无他,理势为之也。”[91]李清臣的势论精辟地阐释了“势”的特点和规律,同样适用于兵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